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

北京一名副处长体验外卖小哥的工作,12个小时里全力以赴,却只挣了41元,这事让他情绪崩溃,大呼委屈,也引起网友热议。此种体验的意义不必多言,而我更关注的点,是行业之间的隔膜。

如果没有这番体验,副处长不会了解到外卖小哥谋生是如此艰难,外卖小哥也不会了解到副处长的决策工作是如此重要。这是两个极具差异的行业,一方受累于“一杯茶一份报一坐一整天”的刻板评价,另一方则难脱“马路油子”“爱闯红灯”的社会观感,要让人们抹平认知上的沟沟坎坎,属实不易。

若把视野拓宽的话,就会发现,这种疏离感存在于更广泛的人群之间。如果不是副处长解开了外卖小哥“一路狂奔”的奥秘,我也并不知道这个群体的辛酸。不仅如此,在不少人吐槽“外卖小哥的收入超过咱”并表达一种莫名其妙的妒意时,我也曾附和过这种浅薄的认识。事实上,不要说月入过万元的外卖小哥不多见,就算他们人人收入颇丰,外界也该对这拿辛劳换来的果实保持尊重。

“我太难了”成为网红语句,调侃的背后,是人们互不了解的现状。一位朋友近几年来至少进入过四个不同的行业,包括“云菜场”。资本抢滩社区团购引来争议后,有人呼吁关注菜场摊贩的艰难处境。我对这一点当然非常认可,因为有亲戚做了半辈子菜贩,披星戴月的生计让其养活了儿女,却压弯了腰背。而在我的朋友看来,社区团购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也是他人无法想象的。

那位北京的副处长还体验过网约车司机的工作,发现这一行同样不容易。我打网约车时,曾遇上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司机,他告诉我,他马上要回东北老家了。他南下的半年间,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因所在城市物价比老家高,算下来也没存住什么钱,决定重回老家。他算是典型的灵活就业人员,他的奔波与惆怅,同样展现了这一行的“与世隔绝”——这或许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如果不是“灵活就业人员”作为一个新词条被纳入国家层面政策的呵护范围,又有谁懂得他们不为人知的苦楚?

民间有言,“一门不到一门黑”,行业也是这样。不了解一个行业,就容易产生错误的念头,得出错误的结论,与其他行业的人群在信息上难以沟通,在精神上无法共振。而这实际上是一个以文明为要旨的经济社会的缺憾。不对他人的生存方式进行主动的、积极的打探和关怀,处长就无法和同僚一起拿出科学的、公正的文书,去指导一个领域的工作,芸芸众生就无法对自身“圈层”之外的生命故事加以体恤。前者会影响到社会管理中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后者会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共情系数”,让行业、人群、人心变得荒岛化。

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我们必须做出改变。如何改变?其实很简单,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某次录节目时,一位主持人和我说起,一次下夜班后,她叫了外卖,但外卖超时了,送外卖的打来电话,她也听不清对方说什么。最后,她看见一位大叔一边拿着外卖飞奔而来,一边指着手机。她这才看见对方发来的文字:我是聋人,因故送迟,抱歉。她马上做了“没关系”“你很棒”的手势,大叔突然站住,向她鞠了个躬。巧合的是,这些手势,她是当天才学会的。看着大叔走远的身影,她始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实在是再重要不过了。

行业不同,经历不同,但因为“理解”,我们获得了共同的启示:世间生民理应加强沟通,对他人的生活多一点关怀,多一点理解,认识到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唯有打破人际间的无形壁垒,才能连接世间人心,才能以共有的价值观实现包容与理解。如此,社会才能少些戾气、冷漠,多些温暖、宽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小哥   沟沟坎坎   妒意   人心   菜场   外卖   手势   北京   大叔   副处长   老家   远方   人群   社会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