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独家︱拼多多,谁会猝死?


星空独家︱拼多多,谁会猝死?


文/星空下的馍馍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距离2021年还有两天,一名多多买菜98年的女员工却倒在了凌晨1点半下班的途中,而她生前在拼多多内部账号上的最后一条消息是“为多多守边疆”。


星空独家︱拼多多,谁会猝死?


拼多多在知乎上“霸气”回应员工猝死事件,后又秒删。


不过菇凉猝死的消息雷声大雨点小,拼多多本身即便挨了知乎的大刀、遭了劳保局的介入,其股价还是稳稳站上180元/股的大关,本周末的股价距离事发当天(2020年12月29日)还涨了8个百分点。
或许这就是马克思在几百年前讲过的:“当资本来到人间,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液”。
但转念一想,我们是否有些过分苛责一个在寡头市场中刨食的年轻企业。如果拼多多不靠高速的员工去抢下这个市场,那下一个猝死的可能就是拼多多自己,毕竟市场是残酷的结果导向,而投资人也更愿意看到快了再快的拼多多。

星空独家︱拼多多,谁会猝死?

拼多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似乎在一夜之间,拼多多就崛起了,公司营收每一个数量级的跃升,都只用了一年:2016年是5亿,2017年到了17亿,2018年就有131亿。公司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2017-2019都保持了三位数增长。今年前三个季度营收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估计全年增速再上三位数也并非天方夜谭。


现如今,拼多多更是赶上了下沉市场的风口,但在这个风口之中的,还有早已入场的阿里、虎视眈眈的京东、野心勃勃的美团……


所以说,穿上了安徒生的红舞鞋,拼多多如何能停得下来?


星空独家︱拼多多,谁会猝死?


01.电商下沉的风口


说到拼多多的速度,就不得不提到近两年电商巨头们火拼的渠道下沉。


那什么是下沉?


下沉是指企业将自己的渠道纵向延伸,将原本只在城市中销售的网络扩散至农村基层、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简单来讲,也可以叫做“电商下乡”。举个显而易见的例子,京东的下沉是通过“拼购”,而阿里的下沉主要通过“聚划算”,二者走的都是低价收割、薄利多销的农村路线。

为什么要下沉?


下沉的核心在于求增长。随着整个线上交易市场的增速逐渐放缓,电商市场红利也日益见顶,这让寡头竞争者们的拼抢日益白热化,想要在现有市场里获得长期增长,不仅要守住现有客户,更要挖对家客户的墙角。


而拼多多的崛起让资本看到另一种打法,也让市场认识到中国的三线以下城市在线消费的无限潜力。靠着低价揽客和乡村路线,拼多多目前用户使用频次已经成为仅次于阿里的全球第二大电商,而且表现出来非常强的用户粘性使用频率

星空独家︱拼多多,谁会猝死?

阿里、拼多多、京东月用户使用时长对比


根据Mob研究院报告,国内下沉市场用户规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趋近4亿用户),而且整体市场占比也过半,这给了阿里、京东这些已经模式成熟、缺乏客户成长的电商巨头们新的增长希望。

星空独家︱拼多多,谁会猝死?

国内电商下沉市场规模还有增长空间


为什么要拼速度?


虽然有一个越做越大的下沉市场的蛋糕,但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根据东吴证券研报显示,当前互联网用户已基本渗透完毕,三家平台的用户数高度重合,其中拼多多和阿里的用户重合率竟高达58.91%,难怪市场上有“淘宝和拼多多必有一战”之说。

星空独家︱拼多多,谁会猝死?

拼多多、阿里、京东三大平台用户重合度很高


02.社区团购,电商下沉的缩影


2020年,电商销售竞赛的火焰终于烧到了社区,烧到了百姓手里的每颗葱、每头蒜上:


  • 2020年6月,滴滴上线橙心优选;
  • 2020年7月,美团成立优选事业部;
  • 2020年8月,拼多多上线多多买菜;

  • 阿里的盒马生鲜、京东的拼购一直都在。


    短视频巨头快手和字节跳动已经就社区团购展开调研……


    据连线Insight不完全统计,当前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头部公司均已经进入超过200个城市及地区,而这距离各方入局社区团购业务仅有半年。


    这就是“为多多守边疆”的那个姑娘所在的部门,一个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打通13个省份共计31个城市,累计上线中1000个产区、全球150个产区3500款原产地农产品的多多买菜。


    为什么拼多多如此急不可待?主要是比起阿里和京东,拼多多更加耽误不起。


    首先,对于走平民路线的拼多多而言,卖菜是拉动营收的大业务。


    据拼多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拼多多总GMV(商品成交总额)达到1.0066万亿,而农副GMV(产品成交额)为1364亿元,占到总GMV的13.6%,为当前拼多多销售占比最高的品类。面对日益加入竞争的各方势力,本就依赖农副品销售的拼多多自然比对手更加紧张。


    其次,通过卖菜提高客户使用频率,提升拼多多在用户心中的名次。


    拼多多战略副总裁David Liu在三季度财报解读中讲到两点:一个是“现在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在用户心中的排行,这是我们最关注的一个点,也是我们开立买菜业务的原因。”另一个是“多多买菜解决的是用户的每日生鲜的需求,因此用户使用它的频率会比较高,并且在平台上的参与度也会比较高。”


    所以多多买菜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借力高频生鲜业务,带动用户使用频率,进而提升拼多多在用户心中排行的名次。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让客户打开手机,第一个想翻开的是拼多多,而不是淘宝或者是京东。


    最后,履约成本的高低关乎生死存亡,唯有从员工身上要产出。


    什么是社区团购的履约成本?简单说就是每一单货物从仓储、到出货、到配送到客户手中的费用,主要包括仓储费用配送费用两部分。为什么说这部分费用至关重要?举个过去的例子,最早中粮我买网通过自建物流的每单配送费用在20元以上!而拼多多的社区团购走的是团长模式,将货物集中配送到团长手中,团长承担了短期仓储和快递的双重职责,这就大大降低了电商自身的固定投入。


    但开发这个团长,也真心不便宜。业内人士指出,像拼多多这种巨头,商品订单佣金在10%左右,新获客成本为10-20元/人,而且随着巨头们对团长的争夺愈演愈烈,也出现了4K+的无责底薪跟额外补贴,并且这些团长往往是一人身兼数家电商的团长角色,最后肯定会出现价高者得的“团长争夺战”。


    03.谁会在下一关猝死?


    面对有盒马门店+网上平台的阿里,面对有物流规模优势的京东,各种火力加持的竞争对手确实让拼多多的社区团购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拼多多吃到了下沉市场的第一口螃蟹,但不一定吃到最后,特别是在这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拼资本的时代。拼多多是否能保持风景这边独好,就要看能否守住下面三道坎:


    1.客单价低的坎

    拼多多当前的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客单价依然较低,公司是否能够通过百亿补贴引入高净值用户,同时提升产品力来推动客单价,是未来销售增长的关键;

    2.竞争对手的坎

    与阿里、京东、美团的竞争犹在,拼多多还遭遇了地方传统零售商的封杀。动了别人奶酪的拼多多,在不少省市遇到大型商超对上游供应商的联合逼宫,禁止他们对拼多多供货,这些品牌甚至包括可口可乐、蒙牛等硬货,压力无处不在,谁也不知是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3.成本控制的坎

    目前的拼多多,尚在烧钱阶段,但获得利润,是投资者和市场对一个企业的终极考核,也是电商能否长久生存下去的关键。控制不住成本的中粮我买网即使背靠国企也过的很艰难,覆盖不了支出的小黄车也只能继续生锈。就不知烧了钱的拼多多,未来是否还能一直烧下去?


    下一关,谁会猝死,难说。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寡头   生鲜   阿里   风口   团长   单价   星空   费用   成本   员工   客户   业务   用户   城市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