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

CFC秘书处出品《一入信贷深似海》


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

信贷员故事多,他们就是一个社会,心中有经济的动态,有政策的运作,有企业的经营。如今的信贷管理越来越严、风险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重、工作越来越忙,但万变不离其宗,要求信贷员把贷款放出去,把本息收回来。

银行最揪心是不良贷款,晴雨表都在信贷员的脸上。这一刻资产质量好时,一个个如大爷般得意,自我感觉不错;过一刻不良贷款冒出,立马便成了孙子,心思心态坏极了。千万不要取笑人家出事了,站在风险平台上的人都一个命,或许明天轮到了你。成熟的信贷员绝不会幸灾乐祸,常会做案例分析,找到是哪里出了问题,得到警示和教训,祈祷和告诫自己更加小心一点。

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信贷风险太大,借款人作假太普遍,市场太复杂,而且政策多变,出了风险不由你解释。总归是一笔败绩一个污点,能让别人去承担吗?其实,天天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慢慢的出个不良资产也能有正常的心态。姜是老的辣,老信贷经验丰富最敏感,天天在风险中混,身经百战成熟老练了,本领大了办法就多,心情就好了。

中国信贷员的责任是最重最大的,全球都比不上。一方面人均业务量大、放贷多,加上诚信环境差、丑陋太多,自然为难了。而政府、政策、监管多要银行支持经济、支持企业发展,要求把贷款引向风险最大的小企小微借款人。另一方面银行的风险责任制也最特殊,看西方银行哪有对按照规程发放的贷款追究责任的?我们的方式最严厉,连李克强总理都一次次疾呼银行要改改贷款考核制度,解脱羁绊大胆支持小微。但实际上考核制度很难撬动,因为资本仍然死死地考核经营绩效,薪酬照样与利润挂钩,不见股东有松动迹象。

未经几次熊市折磨的人投资心态幼稚不会成熟,不经几次经济下行期的人岂知信贷风险之严酷,是风险把信贷员熬成了婆。一般而言,信贷周期要比股市周期更加长,金融危机周期十年一轮回,信贷员的成熟期也就更长。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证券、基金经理们一直是年轻化的,不成熟的市场、不成熟的参与者,想成功真要靠运气和冒险。信贷市场的秩序不是这样,信贷员年轻时也是天之骄子,五年十年二十年一步步酿成,越来越成熟,变得老道稳健,不靠运气不能冒险。市场太深邃,规律太玄乎,谁都无法抵御风险的降临,否则要技能、经验与智慧干什么!机敏一点可能抓住点时机好运,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周期性风险谁都躲避不掉。

当然,别只说信贷员受苦为难的一面,在银行,信贷的地位是银行职能赋予的,信贷资产占到银行资产的七八成,人数又少,信贷成败事关整个经营的命运。质量、盈利指望着他们,眼睛都盯着他们,绩效考核都取决于他们,一好百好,一差而全行受牵连。地位能低吗?在社会,更多时候他们终究是个财神爷,经济越麻烦反倒地位越高。他们代表着银行,掌控、配置、监管着百千亿的信贷资金,管控着大把的钱,牵动着企业的生死。有权力就有地位,有敬畏就会膜拜。优秀信贷员真像是救世主,为企业排忧解难,总换得感恩在后。这就是风险岗位的两面性。

做个优秀信贷员吧!员工是最可爱的,尤其是金融风险中的信贷员,如同出生入死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相关阅读:

信贷员价值等身于飞行员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货币商人》)


作者简介

张衢,暨南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公司金融顾问(CFC)中国金融行业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1996年被授予"全国金融劳动模范"称号,2002年被中国人民大学评为研究员,曾任江苏银行独立董事,曾任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代表作品:《银行与未来》、《货币商人》。


写给读者的话

各位读者:大家好。

如果您喜欢我们平台的“专家观点”栏目内容,一次转发便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与支持!

如果您对文章内容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希望您能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将您的留言第一时间反馈给专栏作者,及时给大家回复!

由衷感谢大家一路相伴,我们会不断完善公众号内容,努力做的更好!

——CFC秘书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信贷员   可爱   借款人   信贷   周期   贷款   心态   地位   成熟   资产   风险   政策   银行   经济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