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轮伊核谈判结束,未来有两种情形,美国到底是让步还是退出?

第六轮伊核谈判结束了,还是没有达成协议。差不多每一次谈判前和谈判后,都有人出来说已经很接近达成协议了,但是每一次总是差那么一点,就是卡在那里过不去,按照俄罗斯代表的最新说法,有可能在7月中旬的最后一轮谈判中达成最后的协议。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谁也不敢打包票。

问题究竟是出在哪里了呢?按目前的情况看,未来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美国在多个方面做出大让步,使得这个协议达成,这很有可能会成为新旧国际秩序的一个转折点。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个协议就达不成。

第六轮伊核谈判结束,未来有两种情形,美国到底是让步还是退出?

到底会出现哪一种情况,其实完全取决于美国,因为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可能是拜登想象中的那种,按照原来的协议,美国轻轻松松又回来的情况。除了美国,没有人会愿意,反过来说,就是美国必须为退出,付出代价。

所以现在的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卡在这里,大家提的要求和美国愿意付出的代价之间,还有差距,那到底应该是哪一边做出让步呢?

伊核协议涉及多方利益

按照最早奥巴马谈的伊核协议,是让当今世界的几个主要国家一起,来维护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格局,因为当时美国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美国在打完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后,在叙利亚很难推进下去了。

打叙利亚是在2011年,签伊核协议是在2015年,中间四年要是美国能干脆利落拿下叙利亚,哪还轮得着其他国家来签什么伊核协议呢?可是美国在叙利亚陷入了战争泥潭,伊朗上万部队在叙利亚参战,和俄罗斯一起死死顶住了美国的进攻。

所以在2015年,美国拉着英法德,和中俄一起进来,签伊核协议,伊朗大量的油气田被这五个国家的石油公司中标,对美国来说是一种利益让步,对伊朗来说是一种利益捆绑,美国用解除制裁,换取了其他各方对伊朗进行管制。

这种管制,真的就是不搞铀浓缩,不开发核武器吗?其实那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就是伊朗不能打破中东的战略平衡。维护中东的战略平衡,关系到美国的核心利益,当美国搞不定的时候,只有让五常都参与进来,至于德国,可以看作是和法国一体,代表欧盟利益。

第六轮伊核谈判结束,未来有两种情形,美国到底是让步还是退出?

所以在伊核协议签署之后,中俄英法德都开始跟伊朗合作开发油田,中石油,俄罗斯国家石油,英国的BP,还有不少公司都参与了,在2016年9月路透社有一份报道,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总经理阿里卡尔多尔曾经披露,伊朗已与外国石油公司签署了7份初始协议。

卡尔多尔说,这7份旨在研究伊朗油田的合同是与包括奥地利油气集团、法国道达尔公司、德国温特斯豪公司、印尼国家石油公司、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和扎鲁别日石油公司在内的外国石油公司签署的。

石油开发这种事本来就是个投入大,周期长的事,因为有了伊核协议保底,这五个国家都开始大量投入到伊朗的油田,本来是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的,结果有两个事,谁也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是2016年底的大选,特朗普获胜了。

第二个没想到,他搞美国优先是玩真的,伊核协议说退出就退出了。

这一下伊核协议的另外五方都傻眼了,老大还能这么当的?特朗普说,没错,这才是美国该有的样子,谁要不执行,我就制裁谁。当时为了避免被美国制裁,除了我们和俄罗斯没有彻底退出外,英法德的石油公司都退出了。

伊朗有个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南帕尔斯天然气田,位于波斯湾,总面积差不多有9700平方公里,为伊朗和卡塔尔共同拥有。

第六轮伊核谈判结束,未来有两种情形,美国到底是让步还是退出?

当时伊朗把这块肥肉拿出来,搞了一个项目,其中给了法国道达尔50.1%的权益,给了中石油30%的权益,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只拿了19.9%。这可以说是很有诚意了吧?

结果在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法国道达尔害怕制裁,把这50.1%的权益转给了中石油。本来合同签了20年,投入还没产生效益,眼看要开始开花结果了,却不得不退出。

你说肉疼不肉疼?

这也就是欧洲国家,对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恨之入骨的原因。你搞对手就搞对手,咋能连盟友都一起搞呢?这个事没完,你搞得赢对手那还好说,你要搞不过,那迟早要跟你算账。结果2020年的大选出来,换人了,欧盟那是最高兴的,还有争议的时候就跟拜登发了贺信。

换人之后的问题是,新来的老头要搞联合盟友,所谓美国又回来了战略,这对于大家来说,被美国两个急转弯,搞得快恶心吐了,用网友的话说就是: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伊核协议各方立场

伊朗加上伊核的其它五方,啥也没做错,就生生被美国忽悠了两个来回,将心比心的说,换做被忽悠的是美国,你能不急眼吗?所以拜登说要重返伊核协议,对大家来说就是,回来可以,你先说说怎么赔偿损失?

美国想要那种无代价的重返伊核协议,是不存在的。伊核协议的每一方都不会同意,因为这你要是同意了,下一次美国再拉一回抽屉,那不又得打水漂?大家谁也不是傻子,只是没人愿意出头当恶人。

那最后,自然就是我们出面了。

这个事好理解,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国截胡之后,美国还剩一张王牌,4月会谈将拉开世界变局的序幕》中,系统介绍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的背景和战略意义,事实上这就一下把美国下来的台阶给抬高了好几个门槛,因为这个事最主要的就是解除了伊朗的后顾之忧。

西方不亮东方亮,跟美国就算达成个协议,也是朝不保夕,说翻脸就翻脸。拜登要是年轻点,那还好说一些,他干两届,至少能让协议履行八年,可他这样子,让人实在不放心啊,随时随地可能人间不值得,人走以后茶会不会凉?

我们的信誉是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至少是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撤出,现在既然公开化要买伊朗石油,那肯定是有强力的保障。这一点对伊朗来说,比什么都强。

只是这就有点为难美国了,别说25年这种拜登一眼望不到头的协议,美国连5年的协议都不敢签,或者说签了别人也不敢信,换个总统就折腾一回,这是美国的民主癌症,美国自己都治不了,跟别人更加也没说服力。

所以现在大家跟美国做交易,就是搞一锤子买卖。

比如欧盟和俄罗斯,在这件事上,立场可能就很简单,你要重返,我没意见,你再追加点好处就行,比如不能制裁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剩下的你去跟中国和伊朗谈就好了。

到了我们这里,我们要求也很简单,在这次第六轮谈判前,当时据中新社报道,中国谈判代表王群表示,

希望全面、干净、彻底地取消所有对伊朗的制裁。要恢复全面协议履约,美国就必须首先解除其对伊单边制裁和对第三方长臂管辖制裁。美国对伊常规武器禁运,也与全面协议和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不符,也应当彻底解除。

这里提到了三个方面,第一解除美国对伊朗的单边制裁,第二,解除第三方长臂管辖制裁,第三,解除对伊常规武器禁运。第一个好理解,就是帮伊朗出头,这一点上美国应该是很好答应的,因为这个事没啥成本,上下嘴唇一碰的事。但是后面两件事,美国有点头疼。

解除第三方长臂管辖制裁,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只要看一个新闻你就都明白了: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之女、CFO孟晚舟,在12月1日在温哥华被加拿大逮捕,面临被引渡到美国,原因是华为涉嫌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贸易制裁规定。

这就是跟伊朗相关的第三方长臂管辖制裁,要解除的话,除了这个之外,其他对华为与伊朗业务相关的不合理指控,也应该一并全部解除。

第六轮伊核谈判结束,未来有两种情形,美国到底是让步还是退出?

这个事实际上现在涉及的利益倒不是很大,华为不因为这个原因,也已经因为其他莫须有的原因,背了很多制裁的黑锅了,主要是因为这个事在全球造成的影响很大,放不放孟晚舟,对美国和加拿大来说,就是要不要在全球面前,自己给自己掌嘴?

伤害性不高,但侮辱性极大。像加拿大这样,还假模假式冒充法治国家,一遭要是被打脸,这账又得记到美国头上。

除此之外的第三点,既是我们的核心要求,也是伊朗的核心利益,那就是解除常规武器禁运。这个事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它关系到美国的核心利益,这是个战略问题,其他的事都还好说,不要脸就可以解决,这个事要特别小心,因为它要命。

美国的立场

中东对于美国来说,事关两个最重要的战略利益,一个是石油美元的地位存亡问题,一个是欧亚大陆的分割问题。

沙特是石油美元的核心,控制它就控制了中东的石油输出国组织,而沙特不怕别的,就怕以色列,这是四次中东战争得来的教训。而分割欧亚大陆,使得陆权分崩离析,才有了美国控制的海权崛起,中东正是欧亚非三块大陆的连接带。

所以美国一直以牢牢控制中东为最高的战略目标,但是力有不逮的时候,只能退而求其次,就是达成平衡,这已经是他的战略底线了,因为这个平衡再维持不了,那美国维护全球霸权的支点就都没了,一崩俱崩,搞不好就跟苏联一样一样了。

而这个常规武器禁运,就是这个平衡上,很微妙的一个事,尤其是在国力下降的时候,美国知道这里面的危险,他是很不情愿的。在去年10月,这个禁运到期的时候,外界就一直在传伊朗要买我们的歼十,其实我们不光有歼十,还有好多好东西,都是又常规又好用的。

第六轮伊核谈判结束,未来有两种情形,美国到底是让步还是退出?

但是这有可能会打破美国在中东的力量平衡,尤其是以色列,其地位会遭到很大的挑战。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沙特今年以来一直在向伊朗示好,说实话伊朗这势头太猛,过两年沙特说不定能跟他当兄弟,毕竟都是信同一个教,从这一点来说,以色列就很难凑合了。

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打手,说打谁就打谁,美国用的是两手,一手抬一手压,以色列可以跟美国共享最先进的武器,伊朗却被搞了武器禁运,那伊朗怎么跟以色列过招呢?如果放开了武器禁运,都说以色列艺高人胆大,到时候可以再试试。

以后别说对攻,伊朗甚至都有实力在以色列周边搞代理人战争,只要武器到位,以色列还有做不完的噩梦。这是美国最担心的地方,不怕开一个口子,就怕搞成连锁反应,美国现在可承受不起这刺激。

所以说美国现在是投鼠忌器,一边是想拉拢欧洲盟友们,一边又小里小气不敢搞大了,这就让人看了很捉急,现在伊核协议都谈了六轮了,欧盟说快了快了,俄罗斯也说快了快了,就美国磨磨唧唧的,不肯给个痛快话。

美国要是就是不答应,那怎么办?其实这个事也没人提议,本着谁主张谁负责的原则,这事最开始就是拜登的竞选口号之一,他自己提议的,他爱咋地咋地好了。

我们和伊朗现在有个全面合作协议,这是雪中送炭。现在的伊核协议,说破了天,也就是锦上添花,还不知道是雪花浪花还是塑料花,有它没它吧,你说又能怎么滴?对我们来说,根本不影响大局。

所以说谁爱着急谁着急,不着急的话再谈几年,那不也挺好?

最后

隔三差五的总有人说,美国和伊朗又达成什么协议了,伊朗把我们给卖了,其实这种说法没有基本的常识,伊核协议谈判这么多方,我们几乎是伊朗最大的底气,这是一种战略支撑,美国根本没有能与之相匹配的信誉和利益,可以去跟伊朗单方面达成协议。

伊朗对这个问题,认识非常清醒。他们的副外长阿拉格希前几天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伊朗希望得到保证,美国总统未来不会像特朗普那样行事,不会退出伊核协议。”

说实话,这个话连拜登都没法往下接,他自己别说四年后的大选连任,以他这身板,就是这四年的任期,能不能干完他都不知道,美国人说的话,谁敢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美国   叙利亚   沙特   华为   以色列   常规武器   伊朗   中东   俄罗斯   情形   利益   协议   石油   战略   结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