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维度,看未来谁能变成华为那样的伟大公司?

是什么让华为成长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企业?这应该不只是咱们国内投资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大概全球投资行业都在研究它的发展模式,因为它是全球500强里唯一的非上市企业。

1、通常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华为大规模研发投入

这点经过多年的知识普及,同时2017年后国家批复的研发投入记入GDP的统计范围后,上至地方政绩导向,下至企业发展思路,几乎已经形成社会共识。而且资本市场角度,过去原本就很重视研发投入的企业,8成也都是不错的公司。

简单统计以下,A股过去一年研发投入前20的公司如下:

三个维度,看未来谁能变成华为那样的伟大公司?

集中在基建、5G、高铁、钢铁、家电、汽车、电子制造供应链。如果是对我国目前在国际经济中领先的几个领域有基本认知的朋友,应该能看出这个榜单和我们的成果高度吻合。

基建狂魔早已不是靠拼人工去干的了,5G、高铁这些东西就不谈了,钢铁今年能吃下全球60%的需求,家电方面美的也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

高额研发带来市场领先,这其实并不只在华为方面体现。

这将会是一个大趋势,甚至会超越经济周期,可以预见,如果我们把华为的研发投入比例,设置为一个量化方向,那么可以进一步帮我们挑选有“转型潜力”的好公司。

华为2019年研发支出约1300亿元,近年来其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15%

因此

量化标准:营业收入15%的研发投入,或投入金额大于1300亿元

这个标准意味着什么呢?先不说这个夸张的总金额,A股大多数公司都是有心无力,光投入比例,在我眼中如果有公司想在自己的领域,以华为的财务结构去转型升级,用研发的投入来换取未来,那么最起码它现在的主营业务毛利率,要高于15%才勉强有可能。

否则,公司将面临经营亏损,我把这称之为“倒车重启”。

而A股中2019年有720只股票(约6%的股票),毛利低于15%,在我眼中它们现在的首要目标不会是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而是生存下去。如果你找到越做越大,越大越强的华为型企业,毛利这栏是绕不过去。

简单一句话:毛利不上来,研发反而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拖累。

在毛利达标的基础上,目前研发投入比例已经大于15%(华为标准)的企业才有竞争未来的资格,如此筛选,A股只剩210家公司达标,全部集中在医药、通信、软件、游戏、机械制造、航空、半导体。

三个维度,看未来谁能变成华为那样的伟大公司?

赛道其实很清晰,未来很多年应该都不会变化。

2、高研发未必享受高回报,赛道如何优中选优?

市场问题从来不是中国企业担心的首要矛盾,因为挑选赛道时,依然是从研发角度思考。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不同行业的研发成本差距很大,而这里面蕴含的其实是国内企业转型最大的潜力。

还是以华为来看,通信行业能出现这样的国产伟大公司,除了华为自身的决心以外,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国内的教育土壤,为通信领域提供了足够的可培养人才。这就是我上面说的“最大的潜力”,一个有别于我们过去说的“人口红利”,现在“人才数量红利”其实才刚刚开始爆发。

中美相关行业研发人员成本对比,我们最大的优势其实在这里:

三个维度,看未来谁能变成华为那样的伟大公司?

在满足国内研发人员的需求前提下,同样的技术方向,国外上一组人,我们平均可以组织3组人同时进行,目前除了中国,没有任何其它国家同时拥有这样的人工成本和人才数量。

从第一点中我们得出结论,有机会成为伟大的公司,应该在行业中具备基本的竞争力并且重视研发。那么结合第二点,有机会伟大的公司,不止要有决心,最好还有相应的研发成本优势。

因此,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医药行业,可能比其他领域爆发力更大。

3、享受了上一代产业红利的公司,转型可能很困难。

关于华为,被拿来讨论就是联想。从增长模式来看,联想是典型的低毛利企业,因此持续大额研发投入对它来说,根本不是决心问题,而是竞争力不允许的问题。

那么这样的企业同样能辉煌一段时间,原因是什么呢?

当然是上个时代的人口红利造就了他们。

几乎所有的消费品(包括个人电脑)品牌崛起,根本原因都是人口红利,这些企业只要少犯错,就能很自然的越做越大,很多企业家不承认这一点,整天谈核心竞争力如何如何,其实换个市场环境,换个国家,他们都会泯然众人矣。

具备相同逻辑的还有房地产、传统金融以及低端制造业。

当新生儿数量断崖下降后,但普通劳动力的家庭财富升高后,很多领域的红利正在消失,应对这个问题,过去5年很多之前享受着人口红利的企业家鼓吹“消费升级”,因此我们看到了很多产品的不断涨价。但这不能让他们变得伟大,人民币升值之后,越来越多的消费品会失去竞争力,人民的消费习惯也会改变,周围抽烟喝酒的人会进一步减少,这对它们而言都是危险信号。

因此这里提到的几个领域,在A股里被认为是超级大白马的公司,我个人长期而言并不看好。

总结:

伟大公司的基因里都有类似的特征,比如它目前的产品竞争力就不会很差,这点在毛利上会体现得非常清楚!同时,伟大的公司,它赚到的利润会投入非常多在研发(或者让自己变好)上,能够享受到“人才数量红利”的企业,会比其他领域更轻松。

同时,我再次强调,很多享受了上个时代人口红利的公司,他们已经很难改变,强者恒强很难在它们身上实现。

如果你想挑选一家有机会变得伟大,让你在资本市场财富自由的企业,华为模式有迹可循,值得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华为   维度   家电   公司   赛道   红利   潜力   竞争力   人口   比例   数量   领域   未来   人才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