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粘性仅次于微信,甚至更有优势,快手,会是下一个腾讯吗?

用户粘性仅次于微信,甚至更有优势,快手,会是下一个腾讯吗?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656篇。

好公司需要好价格,收益确定性才更高,那什么样的价格算好价格呢?价值事务所团队花了几个月,打磨了企业估值简易学习课程,实操性非常强。尤其企业研究实力还没有足够精深的,更需要估值配合,抓紧机会哦。


今年上半年,最惹人注目的IPO,无疑是快手了。刚上市,市值就破了万亿,竟然和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新贵站在了同一梯队,说实话,这是所长没有想到的。


快手的发迹史


快手成立于2011年,一开始,他只是个做GIF动图的工具(也就是做那些可以动的表情包),嗯,一款非常小众的产品。


不过,互联网,最不怕的就是小众,只要产品足够有特色、好用,再小众的细分领域都能养活一家公司。


GIF动图,说白了,就是一个特别特别短的短视频,因此,GIF快手,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往短视频制作工具甚至短视频社区上走。


2013年,4G开始出现,也是那两年,小米、vivo、oppo手机的成功下沉,使得大量五环外人群用上了4G智能手机,由于这帮人“无聊的时间”更多,快手,很快就成为他们的“理想型”app,于是,1.0时代的快手,就这样,啥也没干,躺着就享受到了智能手机普及和电信运营商下沉的红利,也因此,孕育了一大波头部“土味”主播。


下沉市场有多厉害,大家看看拼多多心里就该有数,于是,短短两年时间,2015年,快手的用户就达到1个亿;2016年,更是突破了3亿,日活达到4000万;截止2020年,公司的日活用户数已经达到2.71 亿人,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更是达到惊人的 89.9 分钟,是中国短视频赛道当之无愧的核心玩家之一。


2020年,快手营收达587.76亿,如此大的体量下居然还实现了50.24%的增长,其中,线上销售服务(绝大部分来自电商)增长尤其迅猛,电商营收从2019年的2.6亿到2020年的37亿,一年时间,飙了13.3倍,GMV更是从2019年的596.41亿增长到2020年的3811.7亿


用户粘性仅次于微信,甚至更有优势,快手,会是下一个腾讯吗?


太可怕了,短视频,真真是吸金神器,无怪人家一上市就和美团、拼多多等新“BAT”站在同一梯队。


不过,所长今天的文章不是来夸快手的,而是来挑毛病的,在所长看来,快手光鲜靓丽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快手的隐忧


还记得咱们之前讲过的拼多多么?


从某种程度来说,快手和拼多多很像,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土”、“low”、“下沉市场”,拼多多创立的时候,市场上已经有淘系和京东两大巨头,因此,多多一开始要的就是两大巨头一开始不要的用户、不要的供应链,没有什么大牌、最大程度的发挥“省”这个字,抓下沉市场。


不过,多多虽然从下沉市场入手,但他的目标永远不局限在下沉市场,从2019年起,公司就在去低端、去劣质,完善供应链。


比如,百亿补贴就成功让所长上车了,用比京东便宜近1000块钱的价位买到iphone,不出意外,他的百亿补贴会一直持续下去,覆盖的大牌品种也将越来越多,吸引更多的主流用户。


目前,多多的日活已经超过淘宝,你很难再说,多多还处在边缘市场了。


但,快手不同,快手到今天,日活近3亿,下沉红利基本到头了,正是应该想办法杀进主流市场,但是,快手一直很被动,他的标签,出现了固化,到今天,他的头上依旧贴满了“下沉化”“低俗化”“土味”等标签。


本来,快手3亿的日活,是抖音的近一半,去年,同春晚合作,当天效果非常好,使得快手、抖音的日活一度非常接近,但是没多久,差距又被拉开,直到现在,快手的日活又恢复到了抖音的一半。


用户粘性仅次于微信,甚至更有优势,快手,会是下一个腾讯吗?


去年,快手巨额亏损,原因就是用户增长碰到瓶颈,为了增加用户,公司花了重金去投广告、提高品牌知名度。


然并卵,巨额广告投下去,水花都没荡起来一个,公司的日活,2020年Q3比起Q2就增长了不到千分之一,月活更是出现了下滑,Q4比起Q3日活依旧只涨了不到千分之一,月活恢复到Q2水平.......


用户粘性仅次于微信,甚至更有优势,快手,会是下一个腾讯吗?


为啥出现这个情况,正是因为快手没能破圈。


3亿日活,基本就是快手现在定位的全部用户了,他想增长,除非“破圈”,毕竟,很多人是不愿意被打上“low“的标签的,如何像拼多多一样,从五环外杀进五环内,是快手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而抖音呢,一开始是字节跳动里一个十几人的小团队,想做一款比较高端的、对音乐视频有偏好的音乐小视频,因此,抖音从基因里就比快手“高端”。


一个代表“潮”,一个代表“土”,大家即便想刷短视频,估计也很少有人会选土的那个吧?


快手的错误努力


本来,抖音背靠字节跳动,拥有超越快手一倍的日活,而互联网的特性决定,同款产品,只能有一个,有了老大,便不再需要老二了。


之前的外卖双雄,到现在,美团不断挤占饿了么份额,阿里再如何百亿补贴,饿了么也无力回天;微信一出,米聊秒跪....


而快手,在被抖音超越后,还能保持快速增长活到今天,市值突破万亿,不出意外日后还能活得相当滋润,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所长认为,便是快手和抖音的“基因差异”,换句话说,所长认为,快手和抖音,看似都处于短视频赛道,实则是两家完全不同的公司。


抖音的玩法是秉承了字节跳动一贯的基因的,那便是推荐引擎模式,如果玩过抖音和头条的童鞋,应该清楚,基本上看的东西都是刷出来的,是平台基于你可能的喜欢给你推荐,自己很少去主动选择内容,这样,便会使得大V和粉丝间黏性非常弱,反而使得粉丝和平台黏性强


而快手呢,打一开始,走的就是私域流量路线,他是让用户去选择内容,而不是自己帮用户挑内容。


于是,在快手这个平台上,用户和大V的黏性是更强的,反而对平台的黏性会较弱。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大V,出于对自己“自私”的考虑,是很有可能会想办法,如何把抖音的粉丝弄到快手上来。


看看两家公司的收入结构,也能看出巨大的不同,抖音的收入几乎全是广告,而快手的广告费很少,居然绝大部分来自直播服务(即,粉丝对博主打赏的抽成)。


用户粘性仅次于微信,甚至更有优势,快手,会是下一个腾讯吗?


假设,快手按照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基因去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想办法突破五环外人群破圈到五环内,所长认为,快手还是一家非常有想象力的公司。


但,错就错在,快手开始学抖音。


不久前,快手上线极速版,并进行了史上最大幅度的改版即:发布快手8.0版本,兼容双列点选和单列上下滑两种浏览模式,嗯,说白了两个产品都在向抖音靠拢


前文所长就强调,互联网的特性是,不需要一个重复的一模一样的公司,不然的话,模仿今日头条的趣头条以及模仿拼多多的陶吉吉,早就成功了。


现在呢?谁还记得趣头条,谁还记得陶吉吉?


说做下一个星巴克的人都死了,而做瑞幸,走截然不同道路的互联网咖啡却红红火火(不考虑瑞幸造假事件,至少他的模式背后,逻辑是对的,看看喜茶、奈雪的茶店铺越做越小,大力发展线上,就能看出)。


写在最后


快手,无疑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在面对app工厂,不论资源、实力都远强过自己的字节跳动围剿,公司还能保持高速增长,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短视频也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吸金、吸时间利器,快手手握3亿日活、用户里面,创作者占了1/4,私域流量对于创作者的吸引无疑是巨大的。


如果快手能够实现从土味边缘化人群完成向所有人群的破圈,快手的未来无疑不可估量,但如果快手被抖音带偏了,越来越往抖音的方向走,所长将旗帜鲜明的看空他。


最后,跟大家说一下,价值事务所旗下的财经号《通通有讲》正式上线了,这个号会讲些不一样的财经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大宗商品,数字货币,财经热点等,跟投资相关和不相关的都有。


今天的《通通有讲》里,通哥将通过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分析下半年股市恐将面临的大风险,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大家搜索“通通有讲”关注一下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快手   黏性   用户   粘性   小众   腾讯   梯队   所长   字节   基因   人群   粉丝   优势   时间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