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户认宅+阶梯计费标准!它真的要来了?

近期,河南新乡石婆固镇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封公开信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原因是信中的内容非常劲爆,明确要在全镇全面推行农村宅基地改革,并在工作指导方案中明确收取对象、认定标准、收取标准、使用范围等内容。

认户认宅+阶梯计费标准!它真的要来了?认户认宅+阶梯计费标准!它真的要来了?

​信中关于“一户一宅”的认定标准为:

1.农户只有1个子女的,认定为一户;2.农户有2个以上子女,但只有一个儿子的,认定为一户;3.农户有2个以上儿子,父母随其中一个儿子居住的,认定为一户,其他儿子待年满18周岁后可认定为一户;4.一户村民虽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宅基地,但面积总和未超过167平方米的,认定为一宅;5.对入驻新型农村社区,单体独户的认定为一宅,多层、高层单元户不认定为一宅;6.新批划宅基地,必须按规定每处不得多于167平方米。

上面几条对于户和宅的标准认定已经非常清楚,简单的说就是一户的标准就是“父母+儿子+N女儿+N儿子(未成年)”,N≥0,且N为正整数。而宅的认定标准主要是面积,不超过167平方米。城市里的小伙伴可能认为167平方米已经很大了,起码是5室2厅2卫以上的房子,但是在农村,这个面积真不大,老书说的农村特指南方的农村,北方的农村还是以小平房为主,但是南方的农村基本上都是宅基地上2-3层以上,面积肯定远远超标了。

我们再来看看对于超出部分的征费标准:1.超出面积1-50平方米部分,按每年2.5元/平方米计费;2.超出面积51-100平方米部分,按每年5元/平方米计费;3.超出面积101-200平方米部分,按每年10元/平方米计费;4.超出面积201-300平方米部分,按每年20元/平方米计费;对大于300平方米以上的宅基地,不鼓励执行有偿使用政策,建议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组织收回。

我们以每个档次的最高标准为限来简单算一下​计费数据。超出50平方,每年交125元;超出100平方,每年交125+250=375元;超出200平方,每年交375+1000=1375元;超出300平方,每年交1375+2000=3175元。

看到这个消息后,老书昨天晚上特意打电话回家问了下老爸家里的房子面积有多大,老爸说大概是350平方,为便于计算,老书以367平方计算,对照这个标准差不多每年要交1375元。可能会有小伙伴说:老书你家农村的真大!对比城市的商品房肯定大,甚至可以用阔字来形容,但是在老书那个村里,老书家的房子真不大。村里近几年建的新房子楼层都比老书家的高,单层面积也比老书家的大。​老书从手机里翻出了两项2017年拍的家乡的照片,小伙伴们看下就知道老书说的是不是实话了。(牌照技术确实比较差,小伙伴们就别吐槽了)

认户认宅+阶梯计费标准!它真的要来了?

这个消息虽然当前只是在农村,而且只针对宅基地,但是已经引起了全国网友们的热议,原因就是大家认为会在农村适应开之后推广到全国。那么这个事情到底该怎么看呢?老书认为有以下几点:

1.测试各方面的反应。首先选择阻力相对较小的农村,然后就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在这里适行有很强的代表性。如果适行之后压力不大,而且在网上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抵触情绪,那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2.传递的政策导向。从户宅的认定,再到征收面积,多么熟悉的字眼。类似的消息近些年基本每年都会在网上热炒一阵,只是版本却各有不同。老书印象中,今年好像没怎么炒,反而还被认为是没消息了,因为政策中的关键字眼也有稳步改成了稳妥。但殊不知,竟然来得如此之快。俗话说:话不说出来,事就办不成!所以老书认为,这件事情的背后就是大家所担心的事情要来了。

3.土地规划改革。宅基地改革的目的是保障宅基地资源合理使用,确保宅基地资源的公平性,提高宅基地使用效率,实现农地集约化、有序化管理。老书觉得这应该就是在为农业现代化做准备,对标的就是美国的农业,只有实现农地的集约化,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才能全面推广。至于被征收的农田,每年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现在大家最担心的就是政策会不会全面铺开,全面铺开后城市和农村会不会有差异。老书认为肯定会的,但不可能是一个标准。农村和城市肯定会有区别,各省和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会有区别,套用大政策的话讲就是因城施策。

最后老书要提醒一点,根据墨菲定律,你担心的往往就会发生。房地产已经被高层定义为灰犀牛,可见当中的风险已经被足够重视,接下来就是如何降低风险,如何拆雷了。虽然前段时间的大会虽然没提房住不炒,但是也没提到房地产的发展,再结合近期重组失败后复牌的深深房A,其实导向已经很明确了。

当然,也不排除这个消息在推行的过程中会有挫折,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它已经来了!趋势一旦开启,就不会停止,中间可能会遇到情况会有波动,但也无法阻止趋势的步伐。对于担心的小伙伴,老书的建议是那就行动起来,让自己别那么担心,或者说别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笼子里,分散是最好的避险渠道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固镇   农地   标准   书家   宅基地   集约化   农户   这个消息   阶梯   儿子   担心   面积   房子   农村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