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这大概是节目组最有意义且最艰难的一次改造。房子建立在半山腰,设计师驱车整整12个小时才来到山脚。进山道路艰辛,连一条完整的路都没有,稍不注意就会坠入山崖。山里条件艰苦,施工队还没到达就解散了。山间道路泥泞不堪,货车行进艰难,随时可能卡在半路。施工突遇连续阴雨,现场出现意外,施工进度大幅度后退。运输道路过于严苛,过半的建筑材料损坏,施工受很大影响。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设计师前往改造,花费12小时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山上道路充满了危险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现场突遇意外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破旧老房原貌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改造之后的破房改头换面

可就是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一座破旧的土房子,在设计师的一番改造下,摇身一变成了豪华青年旅社。外观时尚大气,内在豪华实用,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本次的委托人是一群热心洋溢的志愿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由不同的职业组成。蒲麦地对他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蒲麦地村所在的牛背山,算得上是风景最为秀丽,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每年这里都吸引了无数背包客徒步来到这里。而位于山腰的蒲麦地村是进山的必经之路,山高路远,但凡到牛背山欣赏云海的驴友们,都会选择在当地借宿一晚。但是村民家里的生活设施,特别是卫生条件很糟糕。而如果碰上驴友遇险需要救助的时候,志愿者也会因为条件有限而束手无策。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设施条件十分差

蒲麦地只有30多户村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只留下老人和孩子,而这些孩子很难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想给过路的驴友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居住条件,为村里的孩子建一个固定的阅览室,这成了志愿者们最想做的事。他们向村里的独居老人三哥,租赁了他房子十年的使用权作为公益活动的大本营。三哥的老屋坐东朝西,中间的建筑主体是一幢二层小木屋,底层分别是客堂和四个房间。由于独自居住,客堂也兼具厨房的功能。简陋的卧室朝北,采光十分差,仅有供暖用的火塘也已经被填平。其他三个房间目前空置着,都存在采光弱保暖差的问题。

这是一幢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木结构建筑,梁木纵横交错,贯穿墙体相互借力,因此非常结实。在当地几次地震中,都没有受到损伤,显示了传统的建筑智慧。房子的三楼顶面呈人字形结构,全部贯通。屋顶最高处有1.9米,但最低处仅有0.5米,几乎无法正常使用。房子顶面直接覆瓦,接缝处容易漏风漏雨,所以这里无法居住,只能堆放杂物。除了木结构的主体外,房子的南面是用石头垒砌的半露天厨房,以及另外加建的水泥建筑。房子的北面是原来的猪圈兼厕所,比较陈旧而且肮脏。下面则是依山势而建起来的柴房,既堆放着日常使用的柴火,也有三哥多年累积的木料。

这栋陈旧不堪民居,既要打造成供驴友休息的青年客栈,又要兼具山难救援点,还要是村民文化活动场所。这对于设计师而言,是一次史诗级的考验。

接受这次委托的倒霉蛋,是头发来自五彩魔仙堡的李道德设计师。他不仅形象走在潮流前端,他也旨在设计出让人接受的潮流设计,因此可以称他为潮流房子改造者。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倒霉蛋设计师——李道德

对设计师的考验从出发就开始了。设计师先在成都与志愿者汇合,然后驱车近三百公里前往牛背山。这里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时常发生塌方,路上经历了无数次的堵车,最终历经12个小时,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山脚。

连日的暴雨使得道路堵塞,无奈之下大家只能徒步上山。很快就来到了一处悬崖边,为了防止落石的危险,这样的路段必须每个人单独快速通过。几次休息之后,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位于半山腰的蒲麦地村。

经过实地勘测和考察,设计师对于改造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但即便如此,设计师对于这次难度极大的改造,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

三哥在村民的帮助下,将所有的家具搬出了这间已经有些破旧的房子。

在改造即将开始的时候,现场出现了意外。

由于担心山上的施工条件太恶劣,工人们在山下自行解散离开了。

无奈之下,只能在当地招募村民进行清拆工作。经过艰苦的沟通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第一批工人即将带着第一批物料进山,进山的道路差得难以想象。崎岖而泥泞的山路,货车行进艰难。短短30公里的山路,竟然开了将近7个小时,所幸最后这个巨大的化粪池还是安全抵达工地。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进山道路泥泞不堪,寸步难行

施工队将原本的猪圈清理后,将化粪池埋在其中并连接了管道,这里将成为整个蒲麦地村第一个真正的卫生间。

设计师为旅社外面设计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异形结构。为了实现设计效果,工人们在几个固定的节点上将竹纤维用特别的胶水黏连、加固,加工出了一根根异形的竹钢大梁。

随着现场施工的加紧进行,这个与众不同的主体部分已经开始成型。结构整体成型后,设计师开始着手调整整个空间布局。

一楼空间计划作为志愿者工作和休息区,二楼为开放的公共空间,三楼则是旅社的客房。为了方便公共空间的使用,设计师利用钢结构做了新的楼梯,并将二楼通往三楼的楼梯改在了房子内侧。

在给异形结构覆瓦的时候,设计师采用了新的方式。既能让瓦片很好地覆盖在异形结构上,又能与传统的屋顶浑然一体地衔接起来。

山里的天气多变无常,连续的阴雨让整个工程停顿了下来。原本已经盖好的瓦片全部脱落,在重新覆瓦的同时施工队就地取材,在后山上找到了当地的片瓦岩,用来装饰建筑的外立面。又用木条制作厕所上方的隔断,方便采光和通风。设计师保留房子原本非常结实的木结构,将表面抛光并进行防蛀处理。因为运输不当,建筑材料有许多损坏,几乎一半以上无法使用。而紧急追加的材料却卡在了山下,十米长的大货车根本无法开上山路,无奈之下只能分装,通过小车运上去。

二楼这排特别定制的钢网移门,即便是关闭的时候,也能保证采光。并且设计师在这里还有别出心裁的地方。设计师观察到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前堆放着家里要用的木柴。这排移门的打造以特别新颖的手法与这里的居住方式融为一体。

经过三个月艰苦卓绝的努力,这座藏在大山深处的梦想旅社终于改造完成。

志愿者们和三哥怀着激动期待的心情来到了山里,眼罩摘下的一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摘下眼罩众人都惊呆了

由四川特产楠竹支撑的竹钢结构,覆以本地特产的小青瓦,打造了整栋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外立面。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焕然一新的破土房

一楼分为三个部分。中间部分是志愿者们的会议室,南端是志愿者工作区与医疗室,东侧位置专门设计的救援休息室在遇到受伤驴友时可以直接用担架抬入。最北面则是可供驴友休息的客房。

站在坝子上,面对的是建筑的主体部分。竹钢结构形成的过渡空间,与原有木结构的老屋融为一体。而这个空间也可以给驴友们提供一个搭帐篷宿营的区域。竹钢结构的内侧,正对着远处贡嘎雪山的位置,是屋主三哥的住所。温暖的色调与简约设计以及大量的收纳空间,保证了三哥生活的舒适。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建筑二楼的主体部分,是整个青年旅社的公共区域。整个空间被完全打开,深色木梁与浅色吊顶的搭配,突出展示了传统的木结构,也增加了整个空间的纵深感。大面积的书柜与特别设置的吧台,为整个青年旅社提供了一个最为舒适的公共空间。这里既是驴友白天休闲交流的场所,同时可以提供给村里的孩子们。到了旅游的旺季,晚上也可以作为驴友们打地铺的空间。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二楼部分

三楼是驴友的客房区,右边是供驴友们休息的大面积通铺区域,铺位间的隔板保证了一定的私密性。特别设置的房间,给驴友们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旅社的厨房兼餐厅被放置在了附属建筑,这里保留了山区特有的土灶,兼具烧饭与供暖的双重功能。

大山深处的破土房,仅花费三个月,设计师出手爆改豪华青年旅社

厨房兼餐厅部分

志愿者们一直心心念念的卫生间终于建成,这里是牛背山设施最齐全的公用卫生设施。既有方便的抽水马桶,也有舒适的淋浴设施。

设计师来到旅社,所有人激动极了。设计师向大家介绍了这个独特的门,将门推开,室内外就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空间。

本次的改造,志愿者们一共花费2w元,剩下的全部由节目组和爱心企业负责。

花巨款在偏僻山村打造一栋豪华旅社,究竟值得吗?我想这是很值得的。大山深处总有人前往欣赏最美的风景,但大山深处的人却很难有机会走出大山。如果这样的旅社能吸引来更多的游客,是不是也可以让山里的人接触到更多外界的信息呢?对于这次艰辛的改造,你们觉得值不值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旅社   设计师   木结构   采光   山里   钢结构   村里   村民   志愿者   出手   主体   深处   豪华   道路   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