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找房亏损赴美上市,左晖打算怎样讲故事?

千呼万唤始出来,被多次传出要上市的贝壳找房,这一次终于要来真的了。

7月24日,贝壳找房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递交招股书,拟申请在纽交所上市,计划交易代码为“BEKE”。根据招股书,贝壳上市的承销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华兴资本等。

据招股书,贝壳找房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持股46.8%,为第一大股东;腾讯为贝壳找房第二大股东,持股12.3%。贝壳找房已经进驻全国103个城市,连接了265个新经纪品牌的超过45.6万经纪人和4.2万家经纪门店。

贝壳找房脱胎于中国最大地产经纪公司链家,由链家网升级而来,在链家18年线下发展的基础上,贝壳找房一路猛进,短短两年,融资两轮,跑步入场。

不过,贝壳找房光鲜背后也存隐忧,商业逻辑上,“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饱受质疑;业绩盈利方面,虽然年入百亿,但至今亏损。2017年、2018年、2019年,贝壳找房净亏损分别为5.38亿元、4.28亿元、21.8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12.31亿元。最近三年多时间中,贝壳找房累计亏损大约44亿元。

对于贝壳找房而言,上市并非高枕无忧。

1


财经观察站

作者 示鸿


业务增长但仍亏损


贝壳找房诞生于2018年,从链家脱离后,业务模式上由房产中介向互联网经纪品牌平台运营转变。发展以来,贝壳找房的业务主要是向三个方向深入:二手房买卖和租赁、新房交易服务、新兴及其他服务。拆解细分,基于链家多年发展累积的资源,贝壳找房在二手房买卖和租赁服务上的营收占比最大,不过新房交易也呈现出追赶态势,收入占比不断提高。


贝壳找房亏损赴美上市,左晖打算怎样讲故事?


整体上看,2017年到2019年,贝壳集团的营收分别为255亿元、286亿元、460亿元,营收增速从2018年的12.3%提高到了2019年的60.6%。虽然2020年整体发展一定程度上受疫情拖累,但伴随大环境回暖,今年二季度,贝壳找房的营收超过197亿元,迎来报复性增长,较去年同期增加72.4%。暴涨背后主要原因即在于,新住房交易板块的业务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新住房交易服务业务的收入增长已达到128.6%。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营收上可观,但是贝壳找房仍然亏损。财务数据显示,贝壳找房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净亏损分别为5.38亿元、4.28亿元、21.8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12.31亿元。换言之,在最近三年多时间中,贝壳找房累计亏损大约44亿元。


贝壳找房上出现的亏损是房产经纪行业通病,不过这也与其自身发展息息相关,虽然目前成长步伐迅速,但整体而言贝壳找房仍处于平台发展初期,这个阶段中,各环节都需要投入高额资金,以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高歌猛进得势头使贝壳找房获得了资本的青睐。2019年3月,腾讯领投贝壳8亿美元D轮融资,2020年3月,据媒体报道,贝壳确认已于2019年11月完成了D+轮融资,参与方包括软银、腾讯、高瓴和红杉,融资额超过24亿美元。

虽然一直在亏损,但很显然贝壳找房始终不差钱。据悉,此次赴美IPO,贝壳找房的目标是最高筹资30万元,上市后的贝壳找房也得以坐上中国房地产服务企业第一股的交椅。

左晖想讲怎样的故事?


贝壳找房诞生初就承载着链家创始人左晖的互联网房产梦。


贝壳找房亏损赴美上市,左晖打算怎样讲故事?


相关调查显示,中国住房市场规模最近几年不断扩大,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至30.7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6%。尽管市场规模巨大,但住房交易和服务行业一直在为低效率而苦苦挣扎。这也成为了左晖切入这个赛道的重要原因,不过左晖的野心可不仅限于此,他真正想实现的是将贝壳找房打造成互联网中介平台,更直白的说是房产中介领域的淘宝、美团、滴滴。


对任何互联网公司来说,“平台”这个词极具诱惑。过去20年,互联网相关的商业模式上,最大的创新就是“平台模式”。Interbrand每年都会评选“全球最佳品牌”,2019年榜单中,排名前31家企业中,13家是平台企业,facebook、谷歌、亚马逊等知名企业均榜上有名。承包了我们餐饮、衣用、出行的美团、淘宝、滴滴也是目前互联网江湖中叱咤风云的存在。平台的最大魅力是打造了自己的生态系统,促成了资源间的对接,形成了一种垄断和共赢有机融合的商业模式。


贝壳找房这类的互联网找房平台,不属于业内“首吃螃蟹”的创新。此前安居客的出现曾经补上了行业空白,但是受房产中介所特有的“规模效应大于互联网效应”的影响,安居客发展日渐式微,随着58同城的收购,垂直度和精准度渐失,慢慢地成为前端流量入口,再也没在这个链条中深入下去。


这也就意味着,在解构公众居住需求的“住”上,房产中介还不算有“硬核标杆”的存在,而贝壳找房的成立一定程度上凝聚着左晖这样的期待:突破链家网房源全自持的垂直化发展,打造互联网中介平台,通过平台化运作,吸引更多的中介机构入驻,为其提供信息发布和成交渠道。


在左晖看来,贝壳找房的诞生身肩书写行业规则的重任,但是他眼中的贝壳找房和同行眼中的贝壳找房能一样吗?


破局者vs搅局者


在贝壳找房诞生之日起,市场和业内的质疑声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大家对贝壳找房最大的质疑就是定位。


贝壳找房亏损赴美上市,左晖打算怎样讲故事?


“我们在做一个球场,希望在这里踢球越来越多,大家踢球的规则越来越好。我们的利益其实在市场的利益上。一个公平公正的协议和规则对贝壳平台的利益是最大化的。我希望未来在这个平台达到100个品牌,有一个链家还有其他99个”。创办初,左晖曾这样形容过贝壳找房,他希望贝壳找房是房产中介市场的破局者,为了进一步表达诚意,上线贝壳后,链家品牌在现有的城市中没有再扩张。


然而细看背后逻辑,难以服众的一面显而易见:


对于中介企业来说,如果加入贝壳,以后的所有客户资源都将公开透明,而由于链家对贝壳的股东性质依然存在,就相当于所有的资源和信息都会免费献给链家。


对于经纪人和客户来说,彼此间的博弈关系成为机制关系,经纪人希望房价越高,挣得佣金就越高,而客户希望房价越低,被抽取的佣金就越低,佣金多少贝壳来定,经纪人和客户都要遵守贝壳的规则。


众多玩家们认为,加入了贝壳买房,就是认可了贝壳找房的规则体系,然而,贝壳找房自身根本没有制定行业规则的权力。对线上线下资源的双向垄断已经为人诟病了,还要“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业内人士指出:链家做贝壳的情怀也许对,但是不该由它来干,应该由行业协会来做,特别是地方行业协会,这个平台的特征是:第三方、非盈利、不垄断,而链家的贝壳肯定都做不到。


目前来看,贝壳找房的模式不断受到同行质疑和排挤。据媒体报道,贝壳找房推出之后,全国连锁的中介公司,很多选择抱团抵制贝壳找房,部分中小地产中介公司,在入驻贝壳找房后,因为“盈利难”等原因,陆续开启“脱壳潮”。


对贝壳找房来说,上市已经近在眼前,但打造地产行业的互联网平台仍前途漫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贝壳   都会   腾讯   佣金   融资   住房   经纪   规则   中介   品牌   行业   财经   资源   平台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