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面胶贴瓷砖,楼里下暴雨,未来两年,“豆腐房”可能大量出现

最近,房屋烂尾的事频繁上热搜。

大连一楼盘延期6年没交房,部分居民无奈入住烂尾楼,过上挑水砍柴的原始生活。一位居民表示,2012年签购房合同后就开始还贷款,压力很大。

地处福州最繁华的市中心,一栋楼至今已经烂尾了25年,如今开始拆除。

在广州,自1996年以来,开发商陆续售出近3000套房屋,共有业主2834户,至今烂尾22年,岁月荏苒,业主黑发渐白。

还有昆明、石家庄、天津多个城市,都因为烂尾楼受到舆论的关注。

为什么吃瓜群众今年对烂尾这件事格外注意?

用双面胶贴瓷砖,楼里下暴雨,未来两年,“豆腐房”可能大量出现

没办法,房价日益高涨,掏空六个钱包买来的房,全家人拿着微薄的工资还月供,最终换来一堆钢筋水泥的半成品,所有人都感同身受。

然而,房地产里的套路是一个接一个,你以为房屋能交付就万事大吉了么?

坑,还在后面。

最近就有个奇葩事。

据北京广播电视台旗下《北京时间》栏目10月10日报道,湖北武汉某楼盘被曝精装修偷工减料,业主收房时发现厨房墙面瓷砖是用双面胶粘上去的,手指一抠,整块掉落。

随后,武汉负责该项目的一名工作人员称 ,墙砖原本是用水泥贴的,掉落后施工单位迫于收房压力,用双面胶粘了上去,一共有两户出现此问题,目前已整改。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年头连瓷砖都敢用双面胶贴了。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开发商还挺理直气壮的,一股脑把责任都搪塞到施工方,把自己择的挺干净,好像自己尽到了按时收房的义务,就已经对得起购房者了。

事实上,大家已经对这种事见怪不怪了。

央视此前报道过,广州某大型房企开发的楼盘,业主验房时,发现自己的新房在楼上做蓄水试验,楼下卫生间“秒变水帘洞”,其中最先收房的201户中,竟有146户出现漏水情况。

精装修费高达每平米10000元至13000元的房子,漏得像“水帘洞”,楼里下“暴雨”的体验,这是何等的酸爽?

在杭州,合同中约定房屋每平米2万8千元,其中6000元为装修款,当业主们按照合同约定日期前来验房时,却发现地板还没铺上、地面也是潮湿的、厨房门随时都会掉落,房间还在施工。

用双面胶贴瓷砖,楼里下暴雨,未来两年,“豆腐房”可能大量出现

为什么这种挑战购房者“底线”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发生?

一方面,开发商高周转卖期房,为了赶工期而偷工减料。

1,截止去年底,建筑工程累计同比增速达到11.1%,同期,安装工程累计同比增速达到了-24.5%,背离严重。

2,同期,期房销售增速5.9%,现房销售是-21.5%。

建筑工程代表了施工,安装工程意味着快进入交房阶段,施工的楼盘越来越多,竣工的越来越少。

也就是说,在售的房源中,9成以上都是期房,购房者没有选择,开发商把摊子铺得太大,但凡有一点回款,马上挪用去拿地盖房,交房期限又是固定的,为了缓解交房压力,不得不在装修上偷工减料,早点把房子交付,上文提到的双面胶贴瓷砖就是典型例子。

另一方面,各地层出不穷的限价政策,被房企钻空子。

从2017年调控加码以来,限价成了各个城市压制房价的法宝。

尤其是像北上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限价政策会人为压低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数据,比如新建商品房4年涨幅榜倒数第二的就是上海,涨幅也只有9.88%。

相比起来,过去4年二手住房涨幅排行榜前三是无锡(45.78%)、济宁(41.42%)、唐山(41.38%),涨幅巨大。

换做你是开发商,高价拿的地,新房却面临限价,卖出去的“面包”还没拿地的“面粉”贵,自然千方百计要节省成本,精装修自然就变成了“惊装修”。

笔者认为,在期房销售仍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未来两年,“豆腐房”可能大量出现。

所谓“豆腐房”,顾名思义,指的是房屋质量差、房企产品差、交房品质差,与购房者所支付的高价完全不匹配。

原因在于:交房高峰在未来两年会逐步出现。

中泰证券房地产团队的报告指出:楼市的竣工高峰被推迟了。

他们把房地产的销售面积拆分为两部分,现房和期房。

其中,假设现房的竣工与销售在同年,期房一二线城市从销售到交房的周期是2年,三四线项目交房周期是3年,进而搭建月度的实际竣工预测模型。

从增速变化来看,正常情况下,2020年2-3季度可能会是本轮竣工周期的高点,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

但是,今年2-3月份,绝大部分城市的施工是停滞的,交房的时间自然会后延。

另外,从全年的竣工节奏看,历史上1季度竣工面积在全年的占比达到20%,明显高于新开工、销售的情况。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3-6月份复工复产后就开始赶工,2-3月份停工的损失也会造成竣工高点的延迟。

用双面胶贴瓷砖,楼里下暴雨,未来两年,“豆腐房”可能大量出现

停工、交房、赶工期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接下来的半年到1年时间里,大量的楼盘将会交付到购房者手中,尤其是近几年在三四线城市拿地的房企,交房压力会越来越多。

交房潮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开发商现在最缺的就是“现金流”。

从9月份至今,随着房企开启“打折潮”,三道红线新规的威力开始显现。

恒大、融创、泰禾、富力、绿地等大型房企,“三道红线”全都越过了,扣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净负债率超过100%,现金短债比也不到1倍。此外,阳光城、佳兆业等净负债率也较高,都超过了100%。

按照有关方面的规定,一旦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财务指标超过“三条红线”,就不能再随心所欲的发债借钱,这对高周转、高杠杆的房企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根据上证报的报道,目前三道红线的约束还只是重点房企在执行,明年将会全面铺开。

综合交房潮、现金流压力两个因素来看,未来两年,开发商交付的房子品质,必然会逐级下降,让人不敢恭维。

我还记得,前年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绿城董事长李军就直言:我现在劝同事们不要买房,近两年的房屋质量是最差的。

他可能没想到,两年时间过去了,这句话依然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水帘洞   资产负债率   烂尾楼   偷工减料   期房   现房   红线   涨幅   暴雨   豆腐   开发商   楼盘   业主   压力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