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也科技推出BaaS服务,担当银行业数字化深水区“关键角色”

信也科技推出BaaS服务,担当银行业数字化深水区“关键角色”

信也科技推出BaaS服务,担当银行业数字化深水区“关键角色”


所有的银行都在抓紧数字化转型。


用金融科技的突破来帮助银行金融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可以说,谁在金融科技上有投入有成果,谁就在这轮银行数字化转型中赢得了先机。


但我们观察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并不是银行业自己的“独角戏”;以技术傍身的金融科技平台,成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参与者”。


在美上市金融科技平台信也科技,面向银行业的数字化升级需求,近期推出了BaaS服务,正是这一趋势的实践者。


当下,在银行业,尤其是在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中,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很多落地与开放的技术应用,让中小银行尝到了数字化转型的“甜头”。


信也科技推出BaaS服务,担当银行业数字化深水区“关键角色”


当转型遇到转型


在金融业数字化的进程中,银行业一直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的横空出世,一度冲击了银行业的这一地位。


2019年以来,无论是市场竞争的倒逼还是监管的督促,都促使银行业迎头赶上,金融科技与银行业务的融合再一次加速,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深。


但实际上,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银行业内部也是分层的。


大型银行将金融科技上升至战略层面,纷纷制定了清晰的数字化转型目标。技术方面的投资随着水涨船高,根据《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0》,2019年主要上市银行技术投入打1079亿元,平均科技投入资金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


截至2020年底,共有12家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


而广大的中小型银行,面对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银行当然也意识到,必须要进行数字化的转型,但规模小,没有大型银行的物力、财力、人力,也没有大型银行、互联网平台那样的流量。


尤其是《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办法》)的实施,让中小银行的这一窘境变的更加明显。《办法》要求银行应当确保具有足够的资源,独立、有效开展互联网贷款风险管理,而互联网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应当涵盖营销、调查、授信、签约、放款、支付、跟踪、收回等贷款业务全流程。


实际上,中小银行技术上的短板明显,自主风控的能力很弱。


可以看到,随着银行业数字化加速进行,分化问题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大型银行取得先机,而众多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则举步维艰。


中小银行只能寻找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因此,在现有的监管框架下,和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借助第三方金融科技平台的数据模型,快速形成自己的数字化能力,恐怕将成为众多中小银行的最佳选项。


与银行数字化进程同步的,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转型。


从《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到《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再到《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直至《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框架已经搭建起来。


监管政策改变了整个互联网贷款行业的格局,互联网贷款业务回归银行大势已定,互联网金融平台最紧迫的课题就是“转型”,ToB业务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转型的一个大方向。


如此趋势下,一边是亟需第三方技术支持的中小银行,一边是转型技术输出的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两者一拍即合,想像空间巨大。


信也科技推出BaaS服务,担当银行业数字化深水区“关键角色”


双方寻找匹配度更高的合作方


市场上,有很多面向银行的IT系统供应商,各自拥有不同的基因,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金融科技供应商都适合中小银行的需求。


在与从业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小银行需要的是与自己体量、业务匹配度高的金融科技合作方。


这个问题到了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那里,其实也是它的一个转型路径的问题。大方向上,大家都在往ToB转,但转型也不是造“空中楼阁”,还是要建立在原有业务优势的基础之上,拿的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支撑才行。


我们观察发现,与纯粹的系统提供商不同,信也科技这样的金融科技平台最大的优势在于懂业务且有技术。


拥有14年从业经验的信也科技,在不过升级中,跨越了完整的行业周期,在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业务上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中小银行有哪些痛点和难点,信也科技理解得透彻。


这样的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很快找到转型的抓手。


比如,信也科技近期推出了BaaS服务。这一服务包括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规模化等综合能力,是经过14年经验积累反复验证淬炼出来的成果。


可以看出,BaaS服务的定位明确,就是瞄准零售信贷业务的数字化,向中小银行输出零售信贷技术。


众所周知,零售信贷金额小、频次高,对需求响应速度要求也高,传统模式显然已经很难覆盖现在的零售信贷业务。


比如,在获客环节上,平台需要将分布分散的零售信贷客户挑选出来,然后排除掉高风险人群;在运营环节,需要建立全线上的流程管理,在互联网上完成所有与客户的交互。这些都需要非常强大的数字化能力。


事实上,在获客、活客、留存方面,金融科技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动态分群获客及智能分层经营,匹配适宜的产品、权益及活动,实现贯穿全触点、全周期、全旅程的客户经营。


以信也BaaS服务为例。


在获客端,BaaS系统从数据治理、数据打通、用户画像的建立,乃至智能化、自动化的建立,帮助银行形成千人千面的用户画像,构建一站式、自动化、智能化的营销体系。在实际的应用案例中,通过技术使获客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在同样触达的情况下,BaaS使转化率提升了10%到15%。


在风控环节,面对接进来的客户,很多中小银行无法进行精准风险定价,贷款放出去之后也难控制不良。接入信也BaaS服务后,金融机构可以精准的构建评级体系。据了解,信也BaaS的监控体系和风险定价,可以实现对不同银行、不同产品体系、不同目标客户的差异化定价,而最后的风险也表现出很好的区分度。


消金界了解到,BaaS服务可以降低中小银行获客成本和融资成本,而这正是中小银行最看重的一点。


独自开发这样一套系统对中小银行来说并不现实,即便是引入第三方技术,如果成本太高,对中小银行来说,也非常困难。


据消金界的了解,信也科技BaaS服务在与中小银行合作时,是基于效果来分润,银行在接入初期,投入非常少,等产生利润之后,再跟信也进行分润。这种模式对中小银行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近期信也科技已与百信银行、海峡银行、众邦银行、亿联银行、华瑞银行等银行机构,签署了“信也BaaS服务合作备忘录”。


除了业务合作外,通过BaaS这个产品,信也构建起了ToB业务的架构。


这样的转型升级路径非常有代表性——深挖自身原有业务的优势,然后赋能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在新的监管框架下,既是可行的,市场空间也非常大。


当下,全行业都在进行着数字科技转型。信也科技从2018年至2020年,花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集团的转型,也确定了数字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这种重新定位,正是为金融业,尤其是零售信贷的未来竞赛做好充分准备。而BaaS服务的推出,正是携手银行,以开放拥抱未来的主动出击。


从金融业升级的角度看,这何尝不是数字科技能力与产业相结合的又一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银行业   商业银行   科技   深水   金融业   信贷   贷款   角色   体系   能力   关键   客户   业务   银行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