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融资超4100亿元!中小银行争相“补血”为哪般?

5个月融资超4100亿元!中小银行争相“补血”为哪般?

5个月融资超4100亿元!中小银行争相“补血”为哪般?


近期,多家银行都在忙着融资“补血”。据上证报资讯最新统计,今年尚未过半,A股上市银行就已实施和计划筹资超4100亿元,超过2020年、2019年同期,几乎是2020年同期的3倍。


从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滑较快,第三季度录得10.4%,较2019年底下降了0.48%。


而在2021年一季度末,该问题虽得到缓解,但依然存在。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3%,较上季末下降0.09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1%,较上季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51%,较上季末下降0.19个百分点。


由此,从2020年至今,银行业为补充资本金进行IPO、发债、定增、配股动作较为密集。另外,对外动作上,中小银行渐渐从追求资产规模扩大转变为追求高质量发展,零售信贷也受此影响,整体增长放缓。


背后原因比较复杂,既有突发疫情影响,也有银行业的周期因素。


首先,受疫情等影响,银行逆周期让利实体,资产质量受到影响,尤其是中小银行不良率上升。不过今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已降为1.89%,这也为其融资创造了条件。


其次,近年来,不论是大行还是中小行,信贷规模快速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着银行的资本。


另外,监管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系统重要性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原来的不低于8%提升至不低于11.5%,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由8%提升到了10.5%。目前根据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看,上市银行中,民生、中信、杭州、青岛、无锡等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较监管红线很近了,需要加快融资步伐。


这些多种因素下,商业需要更多的资本金来抵御风险,而核心资本能确保银行增长的持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银行,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在通过定增方式融资的同时,还“搭售”不良资产。


今年以来,有10家银行在定增方案里要求认购方认购新股份的同时,另行出资购买公司不良资产。


例如,湖南耒阳农村商业银行的说明书中提到,“本次定向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元/股;但认购方在认购新股份同时,需另行支付0.95元/股用于购买公司不良资产。”


广西融安农村商业银行表示,“本行股金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投资者每出资1元认购1股的同时须另行每股出资0.35元用于购买本行不良贷款本金及利息。


可以看到,定增“搭售”不良资产包是中小银行为“自救”的无奈之举,其压力显而易见。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超过12万亿元。其中,2020年处置不良资产超过3万亿元。


在后疫情时代,中小银行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当下中小银行盈利能力减弱,计提拨备无法满足消化不良的需求;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中小微企业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还会导致不良贷款增加。


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未来信贷投放力度应该不会减少,反而可能会提高,而由此带来的资本紧张问题则会更加突出。因此从中长期来看,这些银行的资本补充都是一个问题,而且当下的急迫性也已较为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耒阳   融资   商业银行   银行   本行   疫情   银行业   百分点   信贷   不良资产   不良贷款   充足   资本   核心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