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芯片垄断更可怕,国外半导体人才均是华人,中芯国际率先出手

我国的科技行业起步比较晚,尤其在半导体技术和通讯技术方面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也导致了芯片技术一直被海外企业垄断。国内科技行业长期依赖于海外的后果十分严重,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设备的短缺和人才的流失。

国外企业的“人才孵化地”

中国地大物博,人才众多,涌现出大批像邓稼先和钱学森等优秀的科学人才,在国外技术垄断的情况下我们自主研发了两弹一星、辽宁号,并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卫星。这足以说明中国在科技行业的人才不在少数,为什么却无法解决芯片垄断问题?

比芯片垄断更可怕,国外半导体人才均是华人,中芯国际率先出手


国内科技技术人才并不少,但国内高校培养出的人才都为国外企业做了嫁衣。据中微半导体创始人尹志尧讲述,他在美国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曾发现,美国半导体技术的顶尖人才多数是在国内受到过高等教育的黄皮肤美籍华人,他们放弃了国籍,抛弃了国内的亲人朋友,在国外成为了顶尖的技术人才。

资料显示,在全球半导体材料的专家排名中,前六名均是华人,他们均来自国内的一线高校,然后在国外留学工作抛弃了自己的国籍,成为国外光刻机技术的研发和半导体工艺的先驱人才,国内高校成为了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人才孵化地”。

比芯片垄断更可怕,国外半导体人才均是华人,中芯国际率先出手


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高杏欣为例,她曾是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大学的优秀人才,后来留学在美国从事卫星导航工作,她先后破解了欧洲伽利略卫星的编码,后又捕获了国内北斗卫星的短码数据,我们培养的人才,最后却成为了自己的对手,真是令人可悲。

人才流失症结所在?

国内技术人才远渡重洋去海外镀金,最后却极少有人愿意重新回国,其根本原因令人深思。众所周知,国内高校比较注重成绩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导致了不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空有一身文凭而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比芯片垄断更可怕,国外半导体人才均是华人,中芯国际率先出手


国内对于高新技术人才并不重视,而是更加注重带动经济发展较快的金融和房地产行业,据权威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薪资为12326元/每月,金融房地产行业的薪资水平基本达到了年薪百万,再加上国内高房价的影响,导致了大批国内高新技术人才的流失。

中芯国际率先出手,各高校紧随其后

为了解决国内高新技术人才缺失的问题,中芯国际正式决定联合深圳科技大学,正式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为学校提供更专业的学习经验,同时为集成电路和新材料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就业保障。

比芯片垄断更可怕,国外半导体人才均是华人,中芯国际率先出手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高新技术人才紧缺的问题,各大高校也开始紧急行动,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国内13所知名高校分别增设了一门集成电路类目的专业,同时清华大学也联合中微半导体建立了集成电路学院,这一系列的举措,有利于为国内高新技术行业培养专业型人才。

写到最后

国内半导体行业一直是我们无法解决的“芯病”,ASML对光刻机的垄断不可怕,谷歌、微软对系统的垄断我们也能打破,但是国内高新技术人才的流失才最可怕。中国集成电路的人才缺口可达20万,而且这个数值还在逐年攀升。

比芯片垄断更可怕,国外半导体人才均是华人,中芯国际率先出手


光刻机没有我们可以自己造,芯片没有我们自己研发,系统没有我们自己也能解决,这些问题一直难不倒勤劳的中国人,唯独人才流失才最可怕。

对于国内高端人才流失的问题你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半导体   芯片   光刻   清华大学   人才   高新技术   美国   集成电路   中国   出手   国外   高校   华人   国内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