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投产奥迪A7L的路线之辩,高举还是低打?


上汽投产奥迪A7L的路线之辩,高举还是低打?

上汽集团与奥迪的合作,外界仍然无法感知全貌。不过综合多方信息源能基本确定,A7L将成为上汽首款国产奥迪车型。

笔者检索时惊讶发现,国产奥迪A7L报道大多聚焦加长、降价。在目前仅是零部件招投标文件流出的情况下,各种言之凿凿的细节,很容易让观者生出“上汽着急卖奥迪”的印象。

上汽投产奥迪A7L的路线之辩,高举还是低打?

顶着一汽集团和经销商的反对,冒着宏观市场不佳的风险,奥迪在国内二嫁上汽集团,真能通过改造奥迪高端车型的原有产品属性,以看似更中国、更亲民的方式取得成功吗?

价格敏感有天花板,优惠不对很尴尬

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上,奥迪同级别车的售价本就相对奔驰、宝马略低一档,但这并未转化成奥迪的销售优势。

上汽投产奥迪A7L的路线之辩,高举还是低打?

前11月累计,奥迪在华销售618,596辆,比奔驰少22,337辆,比宝马少37,187辆。在2019年只剩最后一个月的情况下,这样的差距如果没有奇迹,奥迪几乎已不可能染指豪华车销冠位置。

不同行业里,想靠价格竞争成功,都有近似的前提条件。

一是商品本身处在价格敏感的区间、或降幅跨过某个“门槛”。比如超市大减价历来人潮涌动,或者豪华品牌入门车型降到中级车价位。

上汽投产奥迪A7L的路线之辩,高举还是低打?

现售的进口奥迪A7指导价为57.38-77.38万元,网传国产后降到50万左右起步,这种降价对真正的购买群体而言聊胜于无,又无助大范围扩大消费群体基数。

二是需要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价格,提升性价比。比如紧邻高档小区建着几栋小产权房,卖价再低也没法吸引到相同的客户群。

上汽投产奥迪A7L的路线之辩,高举还是低打?

国产奥迪A7L“加长”带来的直观冲击,要远大于其他配件的调整。如果在相比进口车型调整不大的情况下,靠国产成本优势降低售价容易接受,但用一款连样子都不同的国产奥迪A7L谈降价,恐怕不能让消费者建立起可对比的实惠感。

加长和降价一起来,购买冲动没来,说不准在销售员孜孜不倦的推荐下,还会产生些不那么美好的微妙情绪,让上汽奥迪这块刚试图建立的品牌蒙尘。

上汽投产奥迪A7L的路线之辩,高举还是低打?

上汽应牢记前车之鉴,“奥迪=公车”的平庸之路

奥迪曾经在中国豪华车中一枝独秀,靠的是懂中国,今天奥迪被奔驰、宝马拉下老远,原因也只有一条:太懂中国。

2012年有媒体报道,据市场分析机构的数据,自奥迪进入中国后,至少有10万辆奥迪A6销售在中国,其中约有20%为政府所有。而2014年的一则报道则指出,在国内行政级轿车市场上,奥迪牢牢占据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累计销售达50万辆。

公车改革之后,一汽奥迪的转型没有时代转型快,让奥迪的“公车”印象挥之不去。

上汽投产奥迪A7L的路线之辩,高举还是低打?

客观上看,“公车”奥迪不能简单归为企业经营思维落后,只是在当时商业环境之下,带来效益最大化的合理策略,一汽也做的很出色。可惜的是,主战场不再是公车后,一汽奥迪保留在机构内部的肌肉记忆,让其延续了追求稳重的经营策略。

宝马和奔驰更早意识到,中国豪华车的消费群体,越来越追求个性、年轻的品牌产品,市场不只属于正襟危坐的中年官僚。今天的成绩,证明宝马和奔驰经营策略调整的正确。

大众集团让奥迪品牌二嫁上汽集团,相信是考虑到奥迪品牌在中国遇到的品牌瓶颈,上汽奥迪必须找到一条迥异于一汽奥迪的路线。

上汽投产奥迪A7L的路线之辩,高举还是低打?

就现在豪华车市场来看,奥迪曾经的公车形象绝不是定位太高,而是太低。上汽奥迪需要突破奥迪在中国的平庸形象,就不能拿一款奥迪A7L这样的高端车型,却用加长、降价这样的套路来销售。

怎么卖好国产奥迪A7L?错误问题没正确答案

观察生活会发现,逛菜场的基本都要买点东西出去,逛车展看豪车的人却有很多买不起车。但显然,车企赚的钱远比菜农多。

上汽投产奥迪A7L的路线之辩,高举还是低打?

进口的奥迪A7是什么车?奥迪品牌设计总监史蒂芬·西拉夫曾说:“我的前任沃尔特·德·席尔瓦(Walter de Silva)提出了A7 Sportback的最初创意。他让我们设计一款没有任何妥协、一款纯粹的轿跑车。”

每一处设计都不多余,就算车身外观,基本版奥迪A7 Sportback的风阻系数Cd值低至0.29,对降低噪音的作用十分明显。这种全球顶尖设计师的大作,改动一处都会引发连锁反应。

上汽投产奥迪A7L的路线之辩,高举还是低打?

上汽奥迪的第一炮,如果为了多卖几台车,牺牲掉完美流畅的设计,改变其被全球车迷推崇的驾乘体验,也等于牺牲了上汽奥迪的品牌建设。

笔者希望,目前网传的一些信息最好只是网传,加长和降价绝不应成为国产奥迪A7L的关键词。

从营销角度看,当前车企越来越讲究实效,需要吸引消费者成交,但从战略角度看,牺牲品牌建设换来的多卖几辆车,却可能陷入一汽奥迪曾经经历的怪圈,招致奥迪在与奔驰、宝马的豪华车竞争中始终无法有效突围。

写在最后

一款车不一定完成企业的全部目标。不妨高举国产奥迪A7L,先把上汽奥迪的招牌打亮,在丰富车型后再推出相关车型低打促销,将战略目标分解到不同时间完成,有点耐心或将收获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奥迪   前车   宝马   经营策略   平庸   中国   公车   笔者   豪华车   车型   售价   路线   豪华   集团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