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都缴过,养老金该怎么领?

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都缴过,养老金该怎么领?

之前已经跟大家科普过,社保分为居民社保和职工社保,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购买一种社保,但由于实际原因的出入,也会有人购买了两种社保,并且一直没有进行过转移处理。


没有退休前,这一切都只是缴纳多一份费用的问题,但是退休后,如果缴纳了两份社保,养老金该怎么领取?


毕竟,养老金是不能重复领取的,但是以前缴纳的费用难道就打水漂了吗?应该怎么办才好?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都缴过,养老金该怎么领?


1、缴过职保和居保养老金该怎么领?


先后参加过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在达到职工养老保险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申请办理“转接”手续:


转接条件:


01 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的,可申请将居民养老保险转入职工养老保险,按照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02 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申请从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居民养老保险,待达到居民养老保险规定的领待条件时,按照居民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注意:已按国家规定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能申请办理“转接”手续。


例如,明叔早年在工厂上班交过16年职工社保,后来下岗了又自己交了5年居民养老保险,下半年就满60岁了,该怎么领退休金?


像明叔这种已经缴满15年职工社保的,停止居保缴费后,先申请居保转入职保,然后申请职保退休就可以啦!



2、怎么办理转接手续?具体待遇如何享受?


01 转接手续如何申请?

申请办理居保转入职保的,先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关规定确定待遇领取地,并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关系归集至待遇领取地后,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申请办理;

申请办理职保转入居保的,先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关规定确定待遇领取地,并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关系归集至待遇领取地后,在转入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申请办理。


注意: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保险时,全额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哦!同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也是是可以作为城居保的缴费年限的,并与城乡居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这种一般都是养老保险缴纳不足,才从职工养老保险转移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02 以前缴的钱怎么办?

如果是职工养老保险转接至居民养老保险,那么,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额全部按规定转入居民养老保险账户。反之亦是。


03 缴费年限如何计算?

按照政策规定,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合并计算或折算为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但是,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也就是说,具体转移方式是:

城乡居民个人养老金账户全部储存额转入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可抵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转入职工养老保险后,只增加个人账户金额,不增加缴费年限。具体计算由经办机构计算,不对外公开。


例如:晓晓在原工作单位(湖南老家人民医院已交职工保险15年),以后停薪留职到广州一卫生院打工继续交职工保险,且户籍已转至广州,今年53岁,退休后社保怎么办好?

阿保仔这边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在广州退休,广州是户籍地,建议把原湖南老家的社保转移到广州,最后在广州领取养老金。

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都缴过,养老金该怎么领?

3、两种养老保险重复缴纳该怎么处理?


根据养老保险关系唯一性原则,每位参保人应只有一份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所以,如果参保人在同一年度内同时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其重复缴费时只计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并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复缴费时段相应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退还本人。


退费流程


申请:参保人持身份证或市民卡向户籍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申请,并填报城乡养老退费申请表;


受理: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受理,不符合条件的,将申请材料退还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审核:社保经办工作人员对符合条件的进行退费处理。

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都缴过,养老金该怎么领?


关于养老保险还有疑问的,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养老金   养老保险   职工   居民   湖南   广州   户籍   年限   社保   个人账户   待遇   城镇职工   手续   条件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