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暑假眼看就要到了,天气也一天比一天热了,学生们盼望已久的暑假再过一个星期就要到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就等着这一天早日到来,看着他们开心的神情,我们也松了一口气,毕竟忙碌了一个学期,大人小孩都该放松放松一下,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我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作为一个出生在湖南常宁农村的70后,记忆中的暑假自然少不了要给家里帮忙干农活,尤其是“双抢”的经历,可以说是终生难忘!“双抢”是南方农村农民的必修课,因为湖南这边水稻种植两季,不同于北方的一季。所以,在湖南常宁农村,在暑假期间,短短的十几天之内,既要收割上半年的水稻,然后又要及时栽培下半年的秧苗。时间不等人,必须抢抓农时,所以,常宁人称之为“双抢”。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记忆中的常宁农村,劳动力永远是不够的,农村里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都很辛苦,腰酸背痛,常常是累得晚上一上床就睡着了。所以,过去的农村生活并没有现在的人眼中那样充满诗情画意。说句真心话,那时候农村居民大部分人非常向往工厂的生活而希望能够离开农村。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在我们村子里,跟我同龄的孩子,家家户户都一样,只要是一放假,孩子们都要帮家里干活。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读书的时候星期六也要上课,只有一个星期天。基本上星期六晚上就要把学校的作业全部做完,然后星期天一整天都是给家里干活。在农村,平时孩子们要放牛、砍柴、扯猪草、扯鱼草、烧饭、喂猪、洗衣服、洗碗、扫地等等。一到“双抢”时节,那是大人小孩齐上阵,忙得团团转。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在那时候的常宁农村,基本上小孩子到了六七岁就要下田干活。年龄小的割稻子、插秧,年龄大一点的就要挑秧苗、打稻子、挑稻子等,完全等同于半个劳动力。因为夏天天气热,太阳出来得早,我们常常早上四五点钟就被大人叫起来干活。毕竟早上要凉快一点,干活要舒服一点。但是,我们这些孩子的确是觉得很困,早餐也没有吃,就下田干活了,等到快到中午了,太阳也大了,田里的水有点烫脚了才回家休息吃中饭。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我们小时候最怕的就是蚂蝗,因为老人常告诉我们蚂蝗钻进人体内都不会死,还能繁殖后代,所以,大家都对蚂蝗非常惧怕。那时候,常宁农村的水田、水塘里蚂蝗特别多,看着他们在水里游啊游的,头皮都发麻。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帮隔壁邻居家下水塘捞鱼,捞鱼结束以后上了岸,老妈从我身上抓了几十条蚂蝗下来,我到现在还感到怪怪的。农村人那时候不讲究,喜欢喝生水,就是直接喝井水,父母告诉我们,喝水的时候不要太急,要看清楚再喝,怕有蚂蝗。我们的确好多次从水缸里舀水喝时发现了许多小蚂蝗。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孩子们都恨蚂蝗,每次抓住了蚂蝗,就必然对它处以“极刑”。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用一根小棍子,把它从头穿到尾翻过来,然后把小棍子插在地上放在太阳底下晒,只需要一天,蚂蝗就被晒焦了。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常宁的夏天,雷阵雨特别多。割了稻子后要脱粒,然后要把稻子晒干。我们常常把田里才脱下来的稻子挑到禾坪上晒干,可是老天爷说变脸就变脸,动不动就给你来一场暴雨。于是大家又忙着把稻子收拢往家里运。有时候才收回家,雨停了,太阳又出来了,我们又和大人一起把湿的稻子又挑出来重新晾晒。真的是折腾得人汗流浃背。常宁农村那时候晒稻子没有地方,晒稻子的场地还是几家轮流使用。一块平地还分割成几家,村里的人们还常常因为晒稻子越界你家多占了空地我家少了而争吵不休。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夏天本来天气就热,人就更容易烦躁。“双抢”的时候,村民们常常为了用水、用牛、还有谁家的鸡鸭偷吃了稻子而争吵,简直就是乱成一锅粥。所以,晒稻子的时候,小孩子还多了一件工作,就是看稻子赶鸡。我小时候比较调皮,看鸡的时候带着一把弹弓去吓鸡。没想到有一次歪打正着,把一只偷吃稻谷的鸡直接撂翻在地上。鸡主人正好看到了,把我一顿臭骂,家里人也只好给人家赔礼道歉。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因为我家相对来说水田比较少,所以每次我家农忙结束之后,我还要去帮亲戚家和邻居家干农活,一个暑假两个月,就有一个月天天在田里忙碌。“双抢”结束以后,除了正常的农田打理之外,还要除草施肥等等。那时候还要交公粮,就是每家每户都要送稻子到镇上的粮库去。大家都没有车,每家一两千斤的任务粮缴纳全靠肩挑人抬。我家离镇上远,大概有六七里路,我家每次送粮食,爸妈都会叫我一起去。他们挑一百多斤,我年纪小就挑六七十斤。一路上走走停停,累得浑身无力也要咬牙坚持。到了粮库,只见送粮食的队伍人山人海,排着长队。等到把粮食交好后,早上出发,回来都是傍晚时分了!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正是因为过去农村干活特别辛苦,所以很多农家子弟都很懂事,读书特别努力,就是想通过读书用知识来改变命运。因此,大家读书都不需要家长过多的操心,因为在农村家长能够让你读书都是一种幸福,哪有不卖力的呢!这就正印证了“男儿立志出乡关,不建功名怎能还。”这句话。也许,艰苦的生活经历也是一种人生的财富吧!

回忆当年常宁农村“双抢”的故事,多少农家子弟因此努力走出乡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双抢   农村   秧苗   稻子   水田   农活   田里   湖南   子弟   农家   乡村   暑假   大人   当年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