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统失败后,华为鸿蒙接棒,他们已经准备了9年

大众所熟知的系统无非就是IOS、安卓以及Windows,但这些系统都是由美国来把控的,在此前人们对于国内没有自己的系统并没有感到任何危机感,因为美国并没有对中国发起禁令,但今时不同往日,我国华为在5G技术方面的成就刺痛了美国的自尊,为了维护美国自身的霸主地位,美国对我国实行了芯片禁令以及各种制裁和打压,系统就是其中一个被“卡脖子”的行业。

阿里系统失败后,华为鸿蒙接棒,他们已经准备了9年

美国为了限制我国5G技术的发展,早在19年谷歌就切断了华为的合作,华为已经无法再使用谷歌全家桶了,华为只能用安卓开源的代码自行更新系统并且谷歌已经停止向华为手机提供谷歌服务了。华为虽然还能够使用开源的安卓系统,但华为失去了谷歌服务器,这将对华为拓展海外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国产系统能担此重任吗?

在被“卡脖子”后,国人和各大手机厂商都意识到了国产系统的重要性,国内手机厂商也对系统进行了一番研究,对国产系统首次尝试的是阿里,这个系统也被称作是阿里云OS,装载阿里云OS系统的手机有魅族、天语和纽曼,虽然这个初次尝试失败了,但对国内系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来说说阿里系统是如何走向失败的。


首先是因为搭载阿里OS系统的手机品牌知名度态度,这些品牌的受众不广,在国产手机品牌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这些二三线的小品牌逐渐没落,阿里系统自然也就没有地方可以施展拳脚,也就失去了出现在大众眼前的机会。

阿里系统失败后,华为鸿蒙接棒,他们已经准备了9年

其次是因为阿里OS系统与安卓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阿里云并没有自己的特点,这也造就了阿里云无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结果。阿里云OS与安卓来自同一个平台Linux,但阿里云系统是阿里自主设计研发的,阿里云为了能够使运行更加流畅而通过虚拟主机来兼容安卓系统的应用,这样一来解决了云溪速率问题但也使得阿里云OS和安卓系统如出一辙,到最后人们只会对使用很久的安卓系统产生依赖性,而不是对一个特点不够鲜明的新系统所吸引。


华为:未雨绸缪,早有预料

自华为在5G技术方面所展现出的成就与从容之外,美国就对华为搞起了小动作,对我国实行起了芯片封锁政策,切断了技术和设备支持甚至与其他国家企业的合作,这一系列的打压政策让华为5G扩张被迫泡汤,再加上禁用GMS,美国这是要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赶尽杀绝,但好再华为有先见之明,对于系统方面,华为其实也研发了全新自主的鸿蒙系统,这将不会受到美国技术的牵制拥有完全自主权。


早在2012年,华为就将鸿蒙系统提上了研究日程,而到今天来说华为鸿蒙系统已经不再是成为安卓系统的替代品了,鸿蒙系统将与IOS、安卓系统并驾齐驱,在今年的4月12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说过,到2021年底,将有1亿台设备搭载鸿蒙系统,也就是说华为即将拥有自己的系统,我国也将拥有国产系统了,在系统方面我国也将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形成高度自主的盛况。


众望所归:鸿蒙系统能成功吗?

鸿蒙系统成为了当下国产系统最后的希望,鸿蒙系统能不能不负众望呢?下面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鸿蒙系统。鸿蒙系统虽然采用了部分的SAOP代码,但这并不是鸿蒙系统的唯一一个版本,鸿蒙系统还有一个OpenHarmony 2.0的项目,将在6月2号前实行开源,而这个项目大大缩小了安装包的体积,且这个项目与手机上的鸿蒙系统大不相同,因此,鸿蒙系统不能说是安卓的替代品,鸿蒙系统有着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优势。

阿里系统失败后,华为鸿蒙接棒,他们已经准备了9年

该2.0系统旨在将万物相连,打造一个全智能的生态场景,据了解,鸿蒙系能够实现极简配网、万能卡片、极简交互以及硬件互助等能力,用户能够通过简单触碰的方式实现联网互通,在没有安装APP的情况下也难够控制设备的联网情况。


除此之外,在鸿蒙系统的支持下,各个品牌手机厂商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和场景,而组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达到使用功能优化的作用,从而实现“超级终端”,通俗来说就是设备能够根据用户个人的情况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达到真正的智能化。鸿蒙系统2.0是针对一些智能穿戴设备上的,华为目前的策略是兼顾安卓和开发鸿蒙系统,在手机上要先兼容安卓系统,用富余的精力大力发展鸿蒙系统,通过在智能设备上的研究先占据部分市场,最后挤掉安卓市场。华为鸿蒙系统也正在积极的寻找合作伙伴,目前已有国内的电器大头将搭载鸿蒙系统,鸿蒙系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生态圈,国产系统不日也将落地生成。

阿里系统失败后,华为鸿蒙接棒,他们已经准备了9年

就鸿蒙系统展现出的优势来看,国产系统将迎来春天,鸿蒙2.0系统必定能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达成万物相连的场景,最终跑赢一众国外系统,实现系统自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华为   鸿蒙   阿里   接棒   系统   大众   替代品   美国   手机厂商   场景   自主   我国   国内   设备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