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暴富靠“炒鞋”?

“炒鞋炒出一套房”,“90后炒鞋怒赚3000万”,等诸如此类的消息,不断刺激着一批又一批人。一双鞋而已,怎么会有这样的魔力呢?球鞋为何从穿变成了炒?炒鞋又为何能炒出一套房?要想理解炒鞋的运作机制,首先需要了解篮球鞋这个行业。1986年,NBA娱乐公司向中央电视台邮寄1985年NBA总决赛的录像。该录像带在中国转播后,立刻掀起了中国球迷们的狂欢。之后不久,日本动漫《灌篮高手》在中学生群体中日渐流行。由于这部动漫的普及,篮球热持续升温。随后,家喻户晓的姚明加入了火箭队,成为国人骄傲。以上种种因素的叠加,带动了中国的篮球热。而中国的球鞋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


年轻人暴富靠“炒鞋”?


那时的球鞋收藏还是小众爱好,小部分人基于这个点开始交易。大家都还只是通过贴吧发帖、论坛等方式公开球鞋的信息。随后,受全球嘻哈文化、明星文化的影响,潮鞋所引领的时尚市场也正式爆发。知名说唱歌手侃爷通过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合作,带火了他所创立的个人潮牌Yeezy。该牌子旗下生产的椰子鞋一问世,就遭到了粉丝们的追捧,售价几千元起步。此外,吴亦凡在某综艺节目脚穿潮鞋引发众人围观,更是在节目结束之后,该潮鞋的售价直接涨了500。陈冠希与耐克的合作,加上周杰伦的“如虎添翼”。“白丝绸”在发售时甚至达到了缺货的地步。中外明星粉丝效益的叠加,造成了爆款球鞋一鞋难求的局面。整个市场的球鞋消费者和小部分的收藏者也逐渐演变为球鞋的投资者。市场开始供不应求,球鞋也因此开始涨价。


年轻人暴富靠“炒鞋”?


那为什么不提高产量,任由球鞋涨价呢?因为品牌商们玩起了饥饿营销的游戏。以耐克、阿迪达斯为首的两家老牌球鞋公司分别针对自己旗下的爆款系列,不断与明星合作发行联名款、限量款球鞋。品牌商们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停止生产让潮鞋更稀少,开始炒作让价格迅速攀升。如果一旦提高产量的话,消费者肯定是不会买账的。因为潮鞋一旦多起来,限量款的意义就不复存在,大家人手一双,价格也会贬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中央电视台   球鞋   套房   中国   小部分   售价   旗下   产量   年轻人   消费者   篮球   收藏   明星   品牌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