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4.77亿后,诸暨富豪放手上市公司,浙江富润十年轮回

巨亏4.77亿后,诸暨富豪放手上市公司,浙江富润十年轮回



作者|于婞

编辑|缪凌云


十年前,赵林中从国资手中接过了亏损的浙江富润,十年后,巨亏的浙江富润又回到了国资手中,只不过,业务从纺织变成了IDC。



6月25日,浙江富润(600070.SH)发布一份年报更正公告,对“收入成本”、“商誉”等项目进行了调整,而在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30.39亿元,同比小幅下降2.87%,扣非净利润却为-4.77亿元,将之前三年的利润(合计3.28亿元)一次性亏完。


巨亏之下,浙江富润正在谋求接盘侠。




国信华夏携IDC入主浙江富润



巨亏4.77亿后,诸暨富豪放手上市公司,浙江富润十年轮回


6月9日,浙江富润控股股东富润集团与国信华夏签订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富润集团拟溢价14.17%向国信华夏转让浙江富润9%的股份,拟转让价格为8.46元/股,转让金额合计为3.97亿元。


此外,富润集团还拟将5.24%股权的投票权委托给国信华夏,届时富润集团持有公司有表决权的股份数量将低于国信华夏。


也就是说,公司控制权将发生变动,浙江富润或易主国信华夏


公告发布后,浙江富润连续3个涨停,之后有所回落,截至6月25日收盘8.75元/股。


6月19日,面对来自上交所的问询,浙江富润又对股权变动做了补充解释。


公司称,为明确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认定,在满足表决权委托的前提下,富润集团愿意在委托5.24%投票权的基础上,再增加5.16%投票权委托,最终使国信华夏拥有投票权的股份比例增加至19.40%


同时,表决权委托不存在对价安排,其前置条件是国信华夏协调安排上市公司完成战略资源引入,主要系协调上市公司与现有大数据业务关联的资源方进行项目接洽、对接,并完成项目落地,即注入优质资产。


而要落地的项目,即时下非常火热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


IDC作为数据存储及交换中心,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伴随着云计算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中国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提速降费”政策继续推进,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数据流量大规模增长带来企业和机构对数据计算和存储需求的提升。


随着5G、云计算和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建设进程加快,使得下游需求者对IDC产品及服务的需求日渐上升,预计2024年中国IDC行业营收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而此次股权的受让方国信华夏,系中国国信旗下的全资企业,中国国信隶属于国家信息中心,国信华夏下属控股公司业务范围涵盖航空物流、高新科技、信息技术、物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国信华夏总资产为29.9亿元,净资产为6.13亿元,资产负债率 79.46%;2020 年度,营业收入为5.89亿元,净利润为1002.35万元。


目前,国信华夏及中国国信已与多个地方政府就IDC建设项目达成了投资协议或合作意向。拿到公司控制权后,国信华夏将积极协调安排浙江富润成为各地IDC项目的主要参与方。


此外, 国信华夏还明确引入战略资源的内容为不少于1万个机柜或10亿元投资规模的IDC 项目,完成时间为9%股份转让完成后6个月内。


对比IDC行业头部企业,光环新网现有机柜数量5万台;宝信软件3万台;鹏博士3万台;数据港1.1万台;奥飞数据0.8万台;正在重组中的普丽盛(润泽科技)超4万台。


若国信华夏的承诺成功兑现,浙江富润或将跻身IDC行业前列。




跨界转型迎来亏损



IDC战略资源引入若是成功,浙江富润或可完成由营销科技公司向互联网数据公司的转型。


此次转型的成功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但浙江富润历史上的转型并非都是一帆风顺。


浙江富润的前身是诸暨针织厂,以纺织印染起家,2008年通过实行对明贺钢管的增资扩股,将钢管销售与加工发展成为公司的第二主业。


2015年,没有互联网基因的浙江富润跨界转型进入互联网行业,2016年,又以12亿元收购大数据公司泰一指尚100%股权。自此,浙江富润业务重心完成了由纺织向互联网的转变。2020年,浙江富润进一步完成了对印染纺织等传统业务的剥离,致力于集中资源发展以互联网营销及数据分析为核心的新兴业务。


然而,从财务状况来看,跨界转型的结果并不乐观。


2016至2018年,浙江富润净利润同比逐渐下滑,2019短暂增长后,2020年又巨亏4.77亿元。浙江富润在2016年高达7.94亿元的商誉,于2020年减值至2.88亿元,这也是造成巨亏的重要原因。


债务方面,2016年浙江富润的货币资金3.26亿元,短期借款3.33亿元;到了2020年,其货币资金3.12亿元,短期借款6.76亿元,短期债务压力陡然高企。


如今,向IDC转型的浙江富润能否扭亏为盈?市场会在未来给出答案。



浙江富润十年轮回


巨亏4.77亿后,诸暨富豪放手上市公司,浙江富润十年轮回

来源:浙江富润官网


浙江富润前身是国营诸暨针织厂,创建于1982年,从县工业局拔款10万元和港胞捐赠的针织旧设备起家。


经过数年的发展,浙江富润由一家困难的针织小厂发展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并在1992年至2003年间,合并了22家国有企业,并于1994 年登记注册。


1997年6月4日,浙江富润成功登陆上交所。但上市后的财务状况并不好看,净利润同比增长多为负值。


2011年,按决策部署,浙江富润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国有资本参股企业,惠风投资以5.3亿元的价格受让其81%国有股权,成为控股股东。而惠风投资的实控人就是时任浙江富润董事长赵林中。


如今,巨亏之下,浙江富润又回到了国资手中,这距离国资撤股过去刚好十年。十年轮回,浙江富润的业务已从纺织变成了IDC。


转型后的浙江富润会迈向发展的坦途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诸暨   浙江   国信   富豪   投票权   表决权   华夏   控制权   净利润   中国   股权   上市公司   业务   项目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