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策略观点—精选高景气度资产

2021年市场整体将波动向上

展望2021年,流动性和业绩对于估值的正反作用力是市场关注的核心:

第一,全球经济基本面从疫情中恢复向上,流动性预期变化是引导行情的主要矛盾

基本面:整体平稳,快变量景气改善维持增速,慢变量政策催化逐步转型。

快变量:国内外投资和消费动能稳步接棒,经济复苏后劲十足。国内方面,2020年地产基建持续发力、实现逆周期调节,明年全球经济复苏环境下,制造业投资有望继续回暖;海外供应链受疫情影响恢复较慢,促使国内出口持续超预期。向后看,内需有望置换外需,类比今年商品类的报复性消费,期待2021年服务类的报复性消费。国外方面,待美国大选落定、新总统任期开启后,美国有望出台大规模基建计划,在海外供应链复工羸弱的情况下,国外周期品供需错位,国内周期出口产业链有望受益。中美博弈大方向下,有望出现阶段性改善。

慢变量:促进内循环与供给侧改革相结合,长期看好中国内需市场潜力和产业升级。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将“坚持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基于要素市场化改革角度:一方面,坚持传统要素(土地和劳动力)改革,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2035年中国人均GDP有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内需市场潜力无限;另一方面,加快新型要素(数据)建设,提高数字经济比重,推动中国步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关键高技术突破和自主可控,相关科技成长产业具备长期投资机会。

流动性:股市流动性稳中有进

股市流动性好于社会宏观流动性,居民、机构、外资等持续增加权益资产比重。居民配置、机构配置、外资配置是中国权益时代的重要推手,随着A股走向成熟,资金流入A股的趋势仍在继续。1)金融供给侧改革以来,广谱理财型产品收益率下行、基金具备赚钱效应,吸引基民入市;2)各类长钱在低利率时代中,将逐步加配权益资产,获取收益;3)经济增速、利差和制度优势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进入中长期升值通道,未来几年万亿量级外资有望流入A股。

第二,估值并未泡沫化但提升空间有限。(1)沪深300、中小板100、创业板100、科创50的2021年动态估值并未泡沫化(2)历史仅仅06-07年和19-20年出现连续2年提升估值带动指数上涨,2021年估值再度提升难度大:在宏观流动性相较2020年难以进一步宽松的前提假设下,2021年仅赚企业盈利的收益已是乐观假设,如果流动性大幅收紧的话,不排除估值中枢有下行压力。(3)复盘历史上“紧信用”阶段,无论期间是“盈利修复”还是“盈利下滑”,均无法抵挡估值下行的压力。(4)全球复工带来利率中枢抬升对绩优股估值的压力:绩优股股权风险溢价下降至2010年来历史底部;同时全球流动性因素对于绩优股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6年来10年美债收益率与白马股估值负相关且有一定的领先性。并且海内外龙头股估值比较来看,A股消费品整体呈显著较为明显的溢价。相比之下,中游制造板块股权风险溢价尚处历史中位数附近,性价比并不极端。(5)2021年PE值得关注的行业:休闲服务、稀有金属、半导体、计算机、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军工、食品加工、食品饮料、医疗器械。

第三,机构占比日益提升或将加速市场出清。

(1)20年四季度关注当前公募基金低配的顺周期复苏资产:可选消费、金融、周期;

(2)19-20年主动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36%、38%,而历史上持续两年高收益率后的下一年往往经历调整;

(3)机构投资者话语权快速提升和个股涨跌幅放宽,或将加速市场出清。

第四,行业政策方面,重点关注十四五规划,为科技新周期布局。

第五,市场交易特征:

(1)历史上在经历了2-2.5年的牛市行情后,下一年市场往往承压;

(2)M1-M2剪刀差底部回升、且M1能超过M2的历史阶段,股票市场均迎来大行情,但在M1超过M2之前行情大概率见顶。如果本轮M1无法超过M2,从以往规律推演,股市继续上行空间有限。

基于行业比较五因子模型(基本面、估值、微观结构、政策面、市场特征),2021年在后疫情时期,从两条思路关注景气度复苏的行业:

(1)顺周期宏观强相关、等待全球复苏:包括周期、金融、汽车、家电以及机场、航空、传媒等服务类消费行业;

(2)宏观弱相关但订单递延(医美、医疗教育信息化、云、安全等);长期赛道高景气的行业关注:生活工作娱乐场景线上化+5G应用+新能源汽车+军工。


重要声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要约、要约邀请或承诺,文中相关评论、观点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本文引用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投资者应咨询专业顾问,自主判断证券、基金的投资价值,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景气   中位数   报复性   绩优股   溢价   内需   疫情   流动性   收益率   基本面   中国   变量   周期   观点   资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