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宋卫平


再见,宋卫平

1982年,宋卫平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历史系毕业。做了几年党校教师后,于1987年下海南下珠海闯荡,在一家电脑公司做着一件非常边缘的工作(内刊编辑。这个经历和美的现在的掌门人方洪波倒是相似,而方洪波也是历史系毕业的),但还是从最基层的员工做到部门一把手。应该说,这个时候,老宋已经显露出“人中龙凤”的特质。

也许是不甘命运,1994年宋卫平从珠海回到杭州,宋卫平借了15万元进军房地产,搭上了中国房地产这辆快车,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渐渐的一个在中国房地产界以品质著称的“绿城”诞生了。也许处在中国房地产本应是野蛮生长的历史时期,追求品质的宋卫平的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只是学历史的他是否早已知天命?

宋卫平的出名不是因为绿城集团在中国房地产企业中排名有多靠前,也不是他上了胡润百富榜,而是因为对产品打造的极致。相信对于地产人来说,提到绿城,必定会提到其产品,提到宋卫平,必提到他对产品打造的疯狂。谈及高端产品层面的竞争对手,宋卫平曾认为星河湾的黄文仔在规划设计上也不过是业余选手中的高手。对的,就是那个在上海浦东买10万元/㎡的星河湾。据说江浙一带的老百姓都喜欢买绿城的房子,因为品质过硬,哪怕贵点也都愿意。笔者曾经考察过绿城杭州余杭桃花源项目,除了偏僻了点(本就是给富人休闲养老住的,偏点无所谓),是真心让人喜欢。建筑风格、设计细节等等应该说都是独具匠心,难怪桃花源别墅区里的江南园林式别墅——“十锦园”10套别墅面世不久就被抢购一空,其中最低价格的别墅也在2700万元左右。只怪自己囊中羞涩,无缘此等好东西。

回到今天。2019年7月11日,对于宋卫平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但这一天也似乎是他谋划已久的。他从绿城规划设计委员会名誉主席的职位上退下,意味着他在绿城再无任何职位(股东身份不算)。而就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宋卫平分几次减持自己持有的绿城中国股份,最终减持到10%以下(此时此刻,从法律意义上讲,他与持有1000股的任何绿城小股东没有区别),也许就是为了这次交班的董事会做准备。

而如今,除了那9.9%的股份,宋卫平也许再也与绿城没有多大的关系了。关于这9.9%的股份,他说了一句“我会把剩下的9.9%股份带到棺材里。”这也许是他对绿城最后的倔强与不舍。创业数十载,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拼搏,又有遇到多少的艰难险阻,做出一个千亿级别的房地产企业谈何容易?

我们无法得知“老宋”在这个时候会在想到什么?是心里波涛汹涌还是异常平静?也许永远只有他自己知道。当年自己一个个精心打造的高品质项目,一手创建的绿城足球俱乐部,曾经中国地产十大风云人物的称号,还是当年与孙宏斌、九龙仓及中交建的剧情等等,这一切也许会想放电影一样过眼烟云。人这一辈子也不过如此。

叱咤风云也好,黯然离开也罢。也许对于他来说,都会想起往事种种,但都不重要。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最好是50岁就退休,60岁还干活,是无能的表现”。如今,他如愿以偿了。

对于绿城来说,不姓“宋”也许会走的更远,也许更能建立起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制度,带领“新绿城”继续攻城拔寨,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书写辉煌的篇章。但在人们心目中,绿城的核心是产品,而产品的灵魂是宋卫平。没有宋卫平的绿城,是否还是当初那个绿城,是否还能不忘初心,坚持产品路线,保持在中国房地产界乃至老百姓心目中打造高品质产品的绿城?

新绿城,你好!再见,宋卫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桃花源   浙江大学   珠海   财经系   杭州   心目中   中国房地产   中国   房地产企业   股东   老百姓   别墅   品质   股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