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不慎,让武大郎蒙冤了数百年,真实的武大郎,并非“矮穷矬”

01

《水浒传》中最令人唏嘘的小人物,莫过于武大郎。提到武大郎,后人都对其深表同情。

施耐庵笔下的武大郎,是一个其貌不扬,甚至可以用相貌丑陋来形容的可怜人。

小说开头如此写道:

“身不满五尺,面目可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

以至于江湖人给他送了一外号“三寸丁,谷树皮”

ps:“丁”,指地丁,一种低矮的草, 高约10-30厘米。“树皮”这个就不用说了,由此可见,其身材有多小个,长相有多不如意。

除了长相不佳,武大郎的身世也坎坷,从小丧父丧母,靠卖炊饼为生,日子过得相当凄苦。

交友不慎,让武大郎蒙冤了数百年,真实的武大郎,并非“矮穷矬”

另外,他与潘金莲的故事更是一个悲剧。

家穷人丑,没钱没势,好不容易娶了一个媳妇,本想好好努力,挣钱养家,哪曾想到不仅被冠了一顶“绿帽子”,甚至还被自己的妻子和奸人西门庆所毒害而死。

交友不慎,让武大郎蒙冤了数百年,真实的武大郎,并非“矮穷矬”

《水浒传》小说中的武大郎,可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底层人物,一个可怜又可悲的小人物。也正是卑微而可怜,他的这一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02

然而,多年之后,一个古墓的出现,却意外地揭开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1992年, 邢台清河县城东的一个小村庄——武家那村,挖出了一个古墓,这是一座悬棺墓,由青砖垒造而成,墓室为圆形结构。

【其实,早在1946年,这一古墓就曾被挖掘过,里面有骨殖,推断其生前身高有1.8m或以上。】

交友不慎,让武大郎蒙冤了数百年,真实的武大郎,并非“矮穷矬”

交友不慎,让武大郎蒙冤了数百年,真实的武大郎,并非“矮穷矬”

这座古墓碑文写道: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今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碑文,或许就是最为有力的佐证,以上这段碑文,很好地为武大郎正名了身份。从碑文可知,真实的武大郎并非是矮小、贫穷、卑微、可怜的小人物,而是个达官贵族的人物。

交友不慎,让武大郎蒙冤了数百年,真实的武大郎,并非“矮穷矬”

此外,根据武大郎的后人武双福等人的回忆,古墓被掘开时,其所看到的里面的棺木都为楠木。而要知道,楠木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木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真实的武大郎挺富有,这并非是一般烧饼人所能比。

1996年,武氏族人为了缅怀自己的先人,特意筹资修葺了这一古墓,并修建了展室、围墙等,村中还修建了他的祠堂,里面有武大郎的塑像、碑志、悬棺等物。

交友不慎,让武大郎蒙冤了数百年,真实的武大郎,并非“矮穷矬”


交友不慎,让武大郎蒙冤了数百年,真实的武大郎,并非“矮穷矬”

另外,根据《武氏族谱》记载,武家那村的武氏族人武双福等老人,已是武家的二十四代传人。所以,真实的武大郎并非是死后无人。

与此同时,据考证,他的妻子潘金莲也并非是家境贫寒,出身卑微的女子,放荡不羁、水性杨花的荡妇,而是名门士族的千金公主,大家闺秀。

交友不慎,让武大郎蒙冤了数百年,真实的武大郎,并非“矮穷矬”

03

历史上的武大郎,为何被黑得如此惨?

武大郎(武植)惨遭“毁容”,这主要归结于交友不慎

武植,自小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早年时期,生活贫困潦倒,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曾受过一位王姓朋友的接济。

后来,武植凭借着自身的刻苦努力,考上了进士,当上了官。因为为人厚道老实,刚正不阿,清正廉明,因此备受百姓喜爱。

交友不慎,让武大郎蒙冤了数百年,真实的武大郎,并非“矮穷矬”

某日,这位王姓的朋友家中失火,房屋被烧毁,走投无路的王姓朋友想到了心善的武植,于是便带着满心的期许投奔了武植,希望能在他那谋得个吃住之地,再顺便谋个一官半职。

到了武植家中之后,王姓朋友每天吃好喝好,日子过得滋润潇洒。然而,就这样,好几个月过去了,却唯独没见武植谈到做官提携之事。

对此,王姓朋友越想越来气,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与怒气,他特意编造谣言来诋毁武植。而当地的恶霸西门庆对武植也是心怀恨意,在他的煽风点火之下,武植的形象更是被丑化。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谣言一散布,一传十,十传百,被传得沸沸扬扬,最后被施耐庵听见了,就被当成写作灵感写进去《水浒传》里了。

交友不慎,让武大郎蒙冤了数百年,真实的武大郎,并非“矮穷矬”

这一事件,在施耐庵后人的道歉诗中,也得到了较好的证明。

后来,王姓朋友得知武植偷偷地给他修建好了房子后,对于散布谣言一事,他后悔不已。不过,话说出去,就像水泼出去一样难收,自此,民间流传着各种版本的传说。之后,又经过民间口耳相传,人为主观的加工编造,武植的形象也渐渐偏离了实际。最终,演义到最后,武植就成了一个被黑得很惨,被丑化到完全与实际不相符合的人物形象。

参考资料:

《水浒传》、 《清河县志》、《武大郎形象刍议》等


文 | 文史君

图片 | 网络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作不易,喜欢就点个赞吧~

交友不慎,让武大郎蒙冤了数百年,真实的武大郎,并非“矮穷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清河县   水浒传   清河   悬棺   墓室   楠木   碑文   树皮   小人物   古墓   谣言   卑微   后人   形象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