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传递温度与价值,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读书文史!

文 | 读书君


01

小时候觉得,错位人生这种事,只出现在电视、电影中;长大才发现,原来错位人生这种事,无时无刻不在身边上演着。

谁曾想过,一不小心自己就变成了故事的主角,对于山东冠县农家女陈春秀,不亦如此。

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16年过去了,若不是自己再次参加高考,再次查询学籍信息,她或许永远不知道,16年前,她已经考上了大学,只是莫名地被人顶替了。

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1984生的陈春秀,如今已经36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高考当年,她不过是一个年仅20岁的青春少女,本可以开心地去上大学,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洗礼;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人生没有“错位”,凭着她的知识、学历及拼搏努力,她现在应该过着相对更好的生活。

不过,现在的一切如果,都是假设。16年过去了,少女熬成了中年妇女,16多年来,她不停地打工,从在食品厂做工人,到在电子厂加工镀膜镜片,再到在拉面馆当服务员……各种脏活累活都干了。

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原本,“十年寒窗苦读”,至少有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然而,一场意外,又或者说一场预谋,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当初的“十年寒窗苦读”,没有“换来一朝金榜题目”,而是换来了无尽的失望和伤害。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究竟是什么颠倒了黑白?

02

中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古代科举制度,延续了上千年,成为了当时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及世族垄断的重要举措。

而如今的高考,无异于当年的科举制度,成为了无数寒门学子突破阶级固化的希望。

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一个孩子,从小学念到高中,再换来一张录取通知书,那得需要付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才能等来的结果?

对于一个女孩来说,读书十二载,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风风雨雨的拼搏,才能等来一次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

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一张小小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承载着一个少女,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代又一代人无尽的希望。

对于富人而言,也许,“知识改变命运”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但是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而言,那却是一句真正的呐喊!

陈春秀家境贫寒,本和哥哥一同读书,若按中国农村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观念,也许女孩早就没有了读书的机会。但是,父母亲是开明的人,深深谙悉“读书改变命运”之重要性。

面对家里无法同时供两个人读书的窘境时,父亲做了决定:谁学习好就供谁上学,最后,学习好的陈春秀得以继续念书,而哥哥则只能外出打工。

父亲曾说:“要是女儿能上了大学,就算是砸锅卖铁借钱,家里也会让她去读。”

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陈春秀父亲

谁能否定,这不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对于一个去年才实现了脱贫的家庭来说,可以想象,当年为了让女儿读大学,这个家庭投入了多少的心血?

三更灯火五更鸡,一把锄头一把镰刀,穷人家庭,辛辛苦苦挣学费,生活费供养女儿读书,而拼尽了全力,到头来编织好的“衣裳”,却成了别人的“嫁衣”,这是何等的冤屈?

一个少女辛苦学习,考取的分数,被一个文科考分仅有303分,连专科线都上不了(距专科线还差200多分)的顶替者陈某某截了胡,盗取了劳动成果,这对公平教育来说,是一件多么讽刺的事情?

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整整16年过去了,迟到的录取通知书,终究没有送到当事人手中,反而,学籍顶替事件发生后,本该属于陈春秀的学籍,被注销了。本来,明明是惩罚顶替者陈某某的“罚单”,结果,却让受害者陈春秀承担了下来,这又是多大的讽刺?

当陈春秀表示想重新入学,山东理工大学负责人却给了一句“无此先例”给拒绝了。这让人多寒心?寒心之余又不禁想反过来问:“当初顶替者入学时,又是谁开了先例?”

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03

事件发酵到今天,当事人再次发声:“有机会也不会读了。”

从表示想重新上学,到有机会也不会再读了。短短数日,残酷的现实,将一个人,一个家庭对生活的希望,彻底浇灭。

贝多芬曾在困境中大声疾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然而,对于陈春秀及家人来说,要喊出这句话,得有多困难?

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最后,读书君想说:

请别让“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教育宣言,成为一句空话!

教育,关乎一个人的命运,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公,但是在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去纠正、减轻这种不公平带给人的冲击。

因为,教育的公平与正义,这已经是最基本的底线。

对于贫困的学子来说,教育永远是翻身出头的砝码,在教育方面,贫穷的人,也应该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公平的竞争条件。

因为,寒冬本来已经很冷,请不要让刺骨的冷风再吹刮了,有些人不仅没有温暖的房屋御寒,就连基本的保暖冬衣都没有。


点赞是一种美德,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被冒名顶替了16年的陈春秀,究竟该由谁来为这场“事故”买单?

今日话题:关于陈春秀被顶替一事,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冠县   冒名顶替   寒窗   舅妈   科举   学籍   先例   山东   买单   贫困   公平   事故   当年   父亲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