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上市鲁企交半年成绩,烟台竟略胜青济?

作者:生菜

出乎意料!上市鲁企交半年成绩,烟台竟略胜青济?

股神巴菲特有一条重要的投资指标: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道破了股市与经济的玄机:

股市长期是一台称重机,称出的是国民经济状况。

当前的贸易混战中,美国之所以敢挑战全球各国,靠的就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万千例证中最具说服力的一条就是:

自2009年以来,美国股市走出了史上最长的牛市。

这个指标,放在区域经济仍有道理。纵观全国,广东、江苏、浙江的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上市公司的表现自然也是红红火火。

山东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初期,鲁股的表现自然称不上大放异彩:193家A股上市公司2018年中报悉数披露完毕,效益较去年好转,但隐患仍然存在。

虽然缺乏亮点,但却很有看点:

地级市烟台竟然略胜副省级的青岛、济南。

三地混战榜首,烟台上市公司质量最好,青岛企业首发上市爆发,济南上市公司效益转好。

三核齐发,也是三雄逐鹿,谁将在引领资本强省的道路上拔得头筹?

出乎意料!上市鲁企交半年成绩,烟台竟略胜青济?

原材料价格上涨 上市鲁企半年狂赚587亿元

总体来看,上市公司依旧代表了区域经济的领军企业。

就山东来说,“粗大黑”企业的效益好转,也带动了山东经济的向好。

上半年,193家山东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8354.65亿元,实现净利润587.4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437.17亿元增长150.23亿元,增幅达34.36%。

净利润突破1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11家,净利润突破1亿元的上市公司达到90家。按平均数计算,山东193家上市公司平均盈利达3.04亿元。

2017年的“盈利王”万华化学地位屹立不倒,以69.5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它也是唯一净利润突破50亿元的大关的企业。排名二、三位的分别是青岛海尔和潍柴动力,净利润分别达到48.6亿元、43.9亿元。

与去年同期的7家相比,今年有4家公司跻身“10亿利润俱乐部”,分别是鲁西化工、华鲁恒升、山东钢铁、太阳纸业,上半年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7.2亿元、16.8亿元、16.78亿元、12.28亿元。

鲁西化工和华鲁恒升净利增速均超过200% ,增长势头惊人;山钢集团更是实现了扭亏为盈的逆袭,继2017年度利润总额从亏损14.37亿元转为盈利39.2亿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更是大增181%。

出乎意料!上市鲁企交半年成绩,烟台竟略胜青济?

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纷纷抱怨税负难以承担,另一方面大型企业利润却普遍增加,原因几何?

经过一段时期的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煤炭、钢材等大宗商品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带动汽车及机械制造等行业销量、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以大象经济著称的山东也沾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光,企业效益自然水涨船高。

但对于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初期的山东企业来说,经营效益转好,到底是企业自身竞争力增强,还是仅仅因为行业景气的上升?

这个问题搞不明白,会给企业造成转型完成的幻觉,从而可能中断改革的步伐。

如果伤疤没好就忘了疼,很快就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胜负难分 烟青济“三核”并驾齐驱

从地域来看,烟台、青岛、济南“三核引领”态势越来越明显,上市公司在营收、利润方面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态势,其他14个城市与济青烟的差距也在越拉越大。

出乎意料!上市鲁企交半年成绩,烟台竟略胜青济?

烟台在上市公司数量方面遥遥领先,达到38家。

上半年烟台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267.5亿元,实现净利润127.7亿元,较2017年中的91.51亿元增长39.55%。而且全部处于盈利状态,无一亏损。

形势看似大好,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

质量方面,万华化学的利润占据了烟台所有上市公司的一半以上,如果它的利润出现下滑,会严重影响全市的数据。

数量方面,今年山东3家过会的企业,全部来自青岛,青岛上市公司数量很快将破“30”,对烟台的追赶越来越紧。

出乎意料!上市鲁企交半年成绩,烟台竟略胜青济?

青岛则贡献了山东全部新增上市公司。

今年以来,山东共有青岛海容商用冷链、青岛银行、青岛港三家企业IPO过会,即将登陆A股市场,3家企业全部来自青岛。

青岛28家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高达1565亿元,实现净利润9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3.56亿元增长超9%。同样,青岛上市公司无一家亏损企业,平均每家公司净赚3.25亿元。

上市的势头很猛,上合峰会又大幅提升了城市形象,但要成为“世界的青岛”,青岛还需解决龙头不强的问题。

海尔、美的、格力是家电界“三巨头”, 上半年,美的集团营业收入1426.24亿,格力电器营业收入909.76亿,青岛海尔885.92亿元。从利润来看,美的集团净利润129.37亿元,格力电器净利润128.06亿元,青岛海尔净利润48.59亿元,还不及前两家的一半。

出乎意料!上市鲁企交半年成绩,烟台竟略胜青济?

济南24家A股上市公司的总营收最高。

上半年共实现营收1658.5亿元,占鲁股总营收的19.85%,超过烟台和青岛。盈利总额虽然不及青烟,但势头很足。共实现净利润71.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3.67亿元增长63.37%,增速高于烟台、青岛。

济南的问题在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不高,亏损企业太多。

济南有7家上市公司亏损,*ST天业、*ST地矿亏损额均超过1亿元。前些年甚至有ST济南的说法,可惜这么多年还是没能解决。

现在,济青烟都意识到了资本市场的魔力。

烟台区域基金管理中心、青岛财富管理中心、济南区域金融中心,个个都是在打资本牌,相互竞争的味道越来越重,一出竞争好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出乎意料!上市鲁企交半年成绩,烟台竟略胜青济?

谁来带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节奏?

今年是山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起势之年,作为各地经济的主力军,上市公司应该挑起动能转换领头羊的重担。

检索后发现,“新旧动能转换”成为不少山东省内上市公司中报的高频词。

鲁信创投发起设立鲁信创投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有限合伙)(筹),总规模 10亿元;山东药玻引进MES智能管理系统,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推项目;华纺股份制定了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与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国内高校合作组建了智能纺织品研发团队;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已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但从行业分布来看,山东的传统经济属性仍然没有改变。

化工、钢铁、造纸行业企业仍然排在盈利榜前列,“四新”经济企业在榜单上还未见踪影。

山东省规划的十大产业到底能否异军突起,目前尚未可知。

从区域来看,烟青济谁能首先带起新旧动能转换的节奏?

烟台上市公司的鲜亮,过度依赖万华,其经济增速今年上半年仅为6.56%,GDP总量仅领先济南13.45亿,而济南GDP增速为7.25%,不出意外,济南全年GDP将会超过烟台,结束万年老三的尴尬局面。

而青岛是依靠外贸兴起的城市,随着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大幅降低,传统制造业的衰落,加之青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对周边的辐射能力愈发有限。但其万亿当量的GDP,山东暂时无人可以撼动其领军地位。

作为承担先行先试重任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目前已经完成规划,拉开了建设的大幕。潍坊市的潍柴集团将代表未来发展核心的新能源基地设在济南先行区,也印证了“强省会”时代的来临。

所以,最终也许仍是青岛和济南两大副省级城市的双雄争霸。

出乎意料!上市鲁企交半年成绩,烟台竟略胜青济?

但是,无论哪座城市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

当前经济疲弱的情况下,并非投资创业的好时候,政府应该将更多的职责放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方面,给他们创造创新创业的优质环境。

把市场的交给市场,把市长的交给市长,这应当是产业新旧转换之外,动能转换的更深层含义。

烟青济三核齐发虽然好看,但如果不以企业为主体,各地政府为转而转,强带节奏,又是否会打着新动能的大旗,走上追求GDP的老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烟台   海尔   动能   青烟   济南   青岛   山东   净利润   出乎意料   新旧   上半年   上市公司   效益   利润   半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