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光汇通:挖掘地缘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近年来,文旅小镇异军突起。作为全新的旅游产品,文旅小镇以乡土文化为根,以振兴产业为魂,在市场检验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目的地选择。伟光汇通作为中国文旅小镇产业运营商,见证了文旅小镇的起步与繁荣。在市场多年的摸爬滚打中,伟光汇通形成了独特的文旅小镇打造方法论。

传承一方文化

自昆明出发,经嵩昆高速、杭瑞高速,向东行驶两小时,便能抵达爨乡故地——曲靖。昔日的爨乡故地,如今的经济重镇,曲靖凭借繁荣的工商业,已成长为云南省的第二强市。10月30日,大文旅时代城市与爨文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暨南中爨城招商启动大会在曲靖召开。会上各界嘉宾围绕爨文化的挖掘、演绎与新生交流看法,伟光汇通南中爨城成为关注焦点。

伟光汇通:挖掘地缘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大文旅时代城市与爨文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暨南中爨城招商启动大会现场


彩云之南,钟灵毓秀。这片土地不仅拥有秀丽风光,还孕育出了多彩文化。除耳熟能详的滇文化,这片土地还有爨文化。关于爨文化的起源,我们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彼时,爨乡尚称南中,是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之地。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亲征南中平定夷乱。其中,《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七擒孟获”就源于此次南征。

南中平定后,诸葛亮有意扶植南中大姓。对此机会,以爨氏为代表的地方氏族进一步壮大。成汉灭亡后,爨姓等地方大族降晋为官。由于远离统治中心,南中的实际统治权事实上被爨氏等大族把持。随着其他家族日渐式微,爨氏逐渐掌握南中统治权。自公元333年,爨彪、爨琛任交州刺史起,到唐天宝蒙诏灭爨。爨氏父子世袭相传,统治该区域长达400多年。其间,南中形成了包括礼乐、诗歌、习俗、典祀、服饰、饮食、医药、建筑、工艺等在内的特色地方文化——爨文化。

伟光汇通:挖掘地缘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唐天宝蒙诏灭爨后,爨文化也随四散的爨姓族人没落。如今作为爨文化的发祥地,曲靖长期致力于发掘与传承爨文化。其中,对二爨书法的保护就是最好的例子。为更好地传承发扬二爨书法,曲靖不仅将其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曲靖师范学院还专门成立了二爨书法研究所。为让二爨书法进入日常生活,在曲靖师范学院二爨书法研究所副所长梁培生牵头下,二爨书法研究所成功研发出曲师二爨培生字库与曲师大爨建国字库。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其特殊的延展性和生命力以及创新驱动力,伟光汇通此番打造的南中爨城正是基于爨文化这一内核开展的。某种意义上讲,以爨文化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也成为打造文旅小镇的根。中国文旅产业小镇运营商伟光汇通拥有20余年整合在地文化传承、丰富市民生活、并涵盖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相关产业,带动就业扶贫、整合文旅资源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南中爨城项目的打造过程中,也紧扣爨文化主题,将在地的传统优良文化转变成可体验的、可互动的、可娱乐的旅游产品、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文创产品,可体验文化节日,营造富于独特人文价值的魅力空间,创造性地完成爨文化的活化传承。

伟光汇通:挖掘地缘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正如伟光汇通旅业助理总裁李乐在大文旅时代城市与爨文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所说,“伟光汇通将城市文化核心脉络重新挖掘活化,以城市发展的大格局,将在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以文旅小镇为主要模式、重要平台,来打通延长城市产业链,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在文旅小镇的蓬勃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的转型升级。”

带动一方经济

伟光汇通起步于云南这片热土。2006年,伟光汇通在楚雄投资建设的首个文旅小镇彝人古镇开街迎客。现如今彝人古镇项目经过多年发展,被评为云南省30个文化产业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成为楚雄的城市名片。除此之外,彝人古镇项目也影响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高附加值旅游业成为楚雄经济新支柱。

楚雄地处昆大丽黄金旅游线的中段,拥有着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早在2003年彝人古镇开发之前,当时楚雄的支柱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面对每年“昆明—大理—丽江”黄金旅游线上3000万游客过楚雄而不入的局面,当地政府迫切希望发展旅游业。

伟光汇通:挖掘地缘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彝家公社精美的彝绣制品


“你们能不能思考做一个产品,能够把这3000万的游客通过一个旅游产品留在楚雄,来带动楚雄当地的城市发展,拉动当地百姓的消费。”伟光汇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陆学伟回忆当时当地政府领导对企业的期待。时至今日,彝人古镇项目不仅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成为滇西黄金旅游线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比彝人古镇项目所在的楚雄,南中爨城项目所在的曲靖同样拥有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彝人古镇项目从初创到成熟,一步一步成长为了昆大丽黄金旅游线上的彝族特色文化旅游小镇。现如今,尚在建设中的南中爨城项目也同样具备成为潜质。不难预见,南中爨城项目建成后,也将带动周边旅游业提升,并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强力辐射带动滇中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展示一方风情

伟光汇通文旅小镇项目在前期阶段,坚持策划先行,通过全方位的历史遗迹调研、史料典籍分析、文化场馆调研、文化专家访谈等系统工作,在文旅小镇实现文化建筑化、文化景观化、文化场景化、文化活动化,让文化价值对文旅小镇项目进行赋能,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基于各维度旅游消费的分析,满足文旅客群的全面需求,围绕着吃住行、游购娱、商学养、闲情奇的文旅消费生态链,形成文化体验与文旅商业的复合聚落空间。

伟光汇通:挖掘地缘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彝人古镇广场举行的“祭火大典”


以彝人古镇为例,彝人古镇广场每晚都会举行“祭火大典”。仪式上,彝族的毕摩以钻木起火的古老方式取火种,将点燃第一个火把传送给游客,和游客一同点燃用于祭火的火盆。值得一提的是,彝人古镇的毕摩并非由演员扮演,而是真正来自于彝族部落世袭毕摩。彝家过山号响起,粗犷、古朴的毕摩演唱回荡在广场上空,熊熊燃烧的火焰与载歌载舞的人群,让现场游客深深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彝族风情。更具真实性的“祭火大典”,更能令人对原生态文化心生敬仰。除了隆重的“祭火大典”,包括左脚舞、苏尼文化、服饰文化在内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彝族恋歌也生动展示当地的地缘文化。

在场景的打造上,伟光汇通更注重提炼当地独有的建筑风格,将属地传统文化衍生,植入到小镇建筑风格中,彝人古镇中的建筑完美融合古建之长与民族特色文化之美。歇山顶式的建筑不仅恢弘大气,更为小镇注入古韵气质。彝人古镇旅游运营负责人表示,彝人古镇中的建筑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精华外,还借鉴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比如说,“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风格。通过建筑、景观、场景进行文化表达,唤醒人们对这个城市的文化认和与历史记忆,为国人找到文化身份认同感,也是伟光汇通文旅小镇发展的价值观。

视频加载中...

伟光汇通彝人古镇自主打造的旅游产品彝乡恋歌之彝绣霓裳

如今,伟光汇通已经走出云南布局全国。截至2020年,伟光汇通集团已开发并长期运营文旅古镇13个,同时,还拥有云南芒市傣族古镇,湖北襄阳关圣古镇、十堰汉水九歌,湖南吉首湘西秘境等16个在建项目,版图覆盖长三角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等国家战略覆盖区域,先后落子江苏张家港大唐东渡港、苏州浒墅关运河文化小镇、浙江嘉兴闻川运河古城、广东肇庆西江古镇、重庆涪陵爻里小镇等多个文旅小镇,已运营、在建、在筹备的文化旅游小镇累计超过50个,遍布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文明如故、欢乐如今。伟光汇通文旅版图绘就了一幅“小镇里的中华”新图景,以场景化的文旅生活方式,凝练成伟光汇通独特而鲜明的文旅价值。

(文:新旅界 Gavi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南中   楚雄   彝族   曲靖   城市   文化   地缘   大典   古镇   书法   小镇   游客   建筑   项目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