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只有深谙创新,才能深耕创“芯”、创“心”


央企只有深谙创新,才能深耕创“芯”、创“心”


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局长苟坪在3月19日国新办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方面,国资委将按照“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原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中央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央企只有深谙创新,才能深耕创“芯”、创“心”

而在此前,国资委已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提到将加快攻克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芯片、核心软件的关键短板。也就是说,管理层已经深刻认识到,央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不能再在规模上做文章,而要在质量上下功夫,不能只做其他所有制企业、特别民营企业能做的事,更要做其他所有制企业不能做的事、做不到的事。

事实也是,央企享受的社会资源是最多的,虽然做出的贡献很大,特别在重大事件、重大问题、重大灾难面前,央企都是冲在最前面,付出的代价也是最大的。但是,显然这只是一个方面的作用,更应当发挥作用的,就是在高端技术、高端供给,特别是供应链技术打造、产业链构造等方面,发挥央企技术攻关能力强、经济实力雄厚的特点,攻克更多高端技术,弥补我国在高端技术方面的缺口、拉长高端技术方面的短板。毫无疑问,核心技术、高端芯片、核心软件等就成了央企必须攻克的难关。

央企只有深谙创新,才能深耕创“芯”、创“心”

我们注意到,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公开表示,华为已经开发出了高端芯片,却苦于无企业生产和制造。如此之语,对央企来说,应当有点愧疚。因为,央企既没有开发出高端芯片,也没有成为高端芯片的制造商、生产者,从而让华为成为没有配套企业的芯片开发商,最终只能受制于国外企业。如果央企能够早一点醒悟,把更多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安排到技术创新、产品创“芯”、竞争力创“心”中去,及时开发出中国自己的高端芯片、核心电器元器件、核心软件,那么,就不要被别的国家和企业牵着鼻子走,相关国家想要打压中国企业就没有机会,而会主动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

虽然说现在重视高端技术创新、产品创“芯”、核心力创“心”等有点亡羊补牢的感觉,但是,科技无尽头,只要勇于探索、勇于开拓、勇于创造,仍然可以后来居上,通过发挥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奋踏实,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赶超世界先进国家。而央企,无疑是目前最具潜力和创造力的群体。

那么,央企当如何发挥好在创新、创“芯”、创“心”中的作用呢?重点可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就是发挥好自身的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创造优势,组织专门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针对我国短缺的,有未来发展空间的,能够领先世界的方面,大力攻关、努力探索,确保这些领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新突破,真正拉长这方面的短板。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逐步转变唯规模至上的思维,不要再把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大量集中于满足规模需要的方面,而要注重质量的提升、技术的提升、产品的提升,真正为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发挥央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利用央企的特殊地位和身份,组织其他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共同组织高端技术团队,联合攻关、联合研究高端技术,而不是央企单打独斗。央企的能力再强,也离不开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支持和配合。央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合作,可以把重点放在共同打造单打冠军、隐形冠军方面,将某项技术拿出来,与民营企业一起研究和开发,发挥民营企业市场敏感度高、拓展市场能力强的特点,共同培育单打冠军和隐形冠军,使中国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得到有效铸造,不在某些方面过度依赖国外企业。

央企只有深谙创新,才能深耕创“芯”、创“心”

如果能够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央企的作用就能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央企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也会更加明显。到时,央企就会成为真正有“新”、有“芯”、有“心”的企业群体,“共和国长子”的地位才会更加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华为   单打   所有制   中国企业   产业链   技术创新   中国   民营企业   芯片   核心   作用   冠军   国家   财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