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拜登上任一个多月,虽然主要重点放在国内,但对外的动作也一点不少

那种老政客制定全盘计划,然后按部就班一步步实施的行事风格,展现得特别明显

固然缺乏“惊喜”,但是稳健明快,再次提醒我们,这是一个比特朗普更难搞的对手

那拜登这一个月到底做了什么呢?

一句话:美国全方面的回归

打个比方,美国过去在全球有很多碉堡,特朗普时期美国撤出了这些碉堡,随后这些碉堡要么荒废,要么慢慢被中国占领

拜登要做的,就是重回这些碉堡,如果碉堡已经被中国占领,那就抢回来

美国开始回到欧盟的碉堡,开始回到英加的碉堡,开始回到日韩的碉堡,开始回到联合国的碉堡,开始回到世卫与人权的碉堡

一旦美国“重回”或者“夺回”这一个个碉堡后,他就会开始从各个碉堡“扫射中国”

这是美国“夺回碉堡”的外交战略。

美国目前仍处于“夺回碉堡”阶段,还没到“从碉堡向中国开枪”的阶段

所以中美目前还没有发生太大的新贸易或者科技制裁

那么美国“夺回碉堡战略”,进行得顺利吗?

可以说,喜忧参半,至少不如拜登在演讲时连说三次“美国回来”时,那么豪气万丈,理所当然

对此,媒体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拜登大喊美国回来了,可法国德国拼命往后退》

美国回来了,但德法却有意要和美国保持距离

美国外交战线一:变心的欧盟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2月19日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是美国与欧盟的一次深度交流:拜登、默克尔、马克龙三人,欢庆“特朗普时代”的结束

可在喜迎“美国归来”的同时,拜登却有些扫兴

因为拜登发现,马克龙和默克尔不约而同地边拍手边后退

作为“戴高乐主义”的继承者,马克龙婉转的表示,“美国回来了,但我们回不去了”

犹如一对离婚了四年的夫妻,即便复婚,也已是一对互不信任的“劳燕”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充满政治野心的马克龙在会上讲得唾沫横飞,激情洋溢,没人比马克龙更明白,美国压了欧洲几十年,如今就是欧洲重新站起来的最好历史机遇

中美竞争,真正得利的是游走于中美间的第三方

马克龙对天感叹,圣母玛利亚保佑,风水轮流转,终于遇到我大欧洲重新站起来的机遇了

欧洲精英对于美国是有着天生不满的,工业革命后世界的中心一直在欧洲,可谁知道一战二战,让美国这个乡巴佬土包子,篡夺霸权帅印,号令天下

1965年全欧洲最畅销的书是这本《THE AMERICAN CHALLENGE》(美国的挑战)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这本书只讲一个内容:虽然欧洲人很不爽,但未来是属于美国人的(这本书作者是法国人)

书中预言,1990年,世界上5分之4的制造业掌握在15个美国大公司手中,另外美国将完全掌控欧洲的政治、经济、军事

这个预言有没有实现呢?部分实现了吧,但这本书能成为当时的畅销书,突显欧洲人对于美国当西方老大的不爽和无奈。

物换星移,21世纪美国有一个比苏联更强大的挑战者,“中国”

美国必须拉拢欧盟一起抗中,才能占据绝对主动

但和冷战最大不同是,冷战时欧洲视苏联为“共同敌人”

但今天,欧盟不认为中国是“敌人”

更何况美国长期的金融霸权,军事霸权,让欧盟也已生出“天下苦美久矣”的哀叹

天下,不该由美国一家说了算

加上马克龙2022年拼连任,能从中美两边挖出多少政治利益,直接决定他的政治前途

所以也就不奇怪,当美国大喊“我回来了”,法国赶忙往后退

站在法国人的角度想:你回来干什么?继续当老大统领我们?难道我们自己不能当老大?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马克龙婉转的说:“欧洲不能像过去几十年那样依靠美国,我们必须自己承担更多责任”

马克龙这话,恐怕让拜登心有点凉,原来欧洲的碉堡中国人没占,欧洲人直接把碉堡拆了

德国的意思和马克龙相似,默克尔也是边拍手欢迎,边往后退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默克尔讲话的核心只有一个重点:“欧盟的利益,并不总是和美国一致”

德国不会加入“美国全面抗中的队伍”,中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德国BBA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中德若闹僵,经济损失美国赔吗?

在和俄罗斯的关系上也一样,北溪2号管道,美国三令五声不许德国搞,可不搞北溪,能源价格大涨的损失,美国报销吗?

欧盟欢迎美国回归,但关系也确实“回不去了”

而在西方集团内部,彼此间的关系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美国对欧盟的关系是一类

美国对五眼的关系是一类

美国对日韩的关系是一类

(日韩地理上属东方,但也属于西方阵营)

美国与欧盟、与五眼、与日韩的处理方式也需要分开看待

拜登在慕尼黑会议上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转而找到穿一条裤子的“五眼联盟”


美国外交战线二:有顾虑的五眼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美国与铁哥们加拿大通话,继续告诉加拿大,“兄弟我回来了,你们等着瞧好吧”

美国希望把加拿大拉过来,从人权角度打击中国,就利用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新疆问题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国会认定新疆存在“种族灭绝”问题的国家


第二个通过这决议的国家,是加拿大

但不同的是,特鲁多及其内阁成员,全都在议会投票上投了弃权票

特鲁多政府,并不愿意配合美国在这么敏感的问题上刺激中国

“新疆”是美国的一面旗,美国希望通过挥舞这面旗,让更多小弟聚到身边,一起对抗中国

但这种直接干涉中国内政的问题,会造成和中国的直接冲突,特鲁多不愿扩大“中加冲突”,所以表态弃权

而议会那些议员,没有执政压力,他们反倒希望“中加”扩大冲突

中加冲突起来了,加拿大经济受损,特鲁多被问责,反对党得利

可特鲁多不傻,不会为了新疆,而伤到钱袋子

由于特鲁多政府的弃权态度,加拿大议会就算通过了“新疆决议案”,也不会有什么实际动作

但美国还是希望把问题闹大,于是脑袋动到了冬奥会头上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美国众议院发起《国际运动赛事的美国价值与安全法案》(American Values and Security in International Athletics Act)

美国的意思是,因为新疆问题,我们抵制北京冬奥

加拿大议员和反对党成员,也立刻跳上台,呼应美国的抵制冬奥倡议

美国正试图掀起一场“抵制冬奥”的浪潮,先从“五眼”这群美国最亲的朋友开始,然后再向外扩大,到欧盟,再到日韩

最终让冬奥办不成,给中国难堪,将中国塑造成人类公敌

但美国的这一计划,在五眼内部都频频碰壁

加拿大政府不表态,当什么也没发生

不过老兄弟英国表态了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英国首相约翰逊明确表示,“我们不支持抵制体育赛事,这是本届政府的长期立场”

即便反对党都大骂特鲁多、约翰逊,是懦夫,是无耻政客,但反对党都安着什么心呢?

他们不就希望执政党和中国撕破脸,然后经济下滑,执政党下台,他们好上台吗?

对于联盟共抗中国,欧盟往后退

对于操弄新疆问题,抵制冬奥,五眼兄弟也不积极响应

而在第三重关系,美国与日韩的关系上,拜登也有计划地出手了


美国外交战线三:搞不定的日韩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最近拜登出席记者会时,总是摸出芯片说事

由于最近全球闹“芯片荒”,拜登决定重新审视供应链的安全性

他签署行政命令,下令在100天内审查半导体、稀土、医药卫生等产品的供应链安全性

这是美国One world,Two systems战略的一种体现

one world, two systems,一个世界,两套系统

中美竞争未来必然白热化,到时全球统一的供应链将被打碎成两条供应链

一条中国供应链

一条是将中国排除在外的供应链

拜登现在大搞“供应链大体检”,他就是要摸清楚到底现在中国的供应链影响力有多大?

只有摸清楚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后,才能制定更详尽的“排除中国计划”

一年内有两件事对美国“打击不大,侮辱性极强”

一件是2020疫情爆发初期,美国连生产口罩的能力都没有,还要到中国来抢口罩

一件是2021年初期,美国大量汽车厂因“缺芯”停工,产能骤减20%

这两件事,是给美国的两巴掌,他直接涉及到了国家安全问题,这些重要供应链掌握在别人手上,尤其掌握在中国手上时,美国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全感

于是拜登要重组供应链,重组供应链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但拜登跨出了第一步:

先体检,看问题在哪

目前来看,芯片供应链将是美国的绝对重心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芯片是信息时代的绝对大脑,一切电子产品都需要芯片,但今天的芯片供应链也不被美国掌控

全球芯片销量的47%来自美国半导体公司,但美国国内芯片产量仅占全球的11%

全球最大的芯片供应商是台湾的台积电,份额占到全球的24%

而芯片生产,上千道工序,上下游产业链涉及厂家更多

单纯从技术上看,美国想要将中国踢出“半导体供应链”并非不可能

稀土,美国本土和澳大利亚提供

半导体原材料,日本强项(半导体原材料的主要出口国,甚至是一些半导体原材料的唯一出口国)

半导体设计:博通、高通、赛灵思、联发科都是顶级的

半导体制造:三星,台积电,英特尔,也都是顶级的

中国大陆手上,并不握有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

于是拜登基于这一构想,在外交上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施压,重构一条将中国大陆排除在外的半导体产业链,以此来保障美国的国家安全

但拜登也许在做梦

纯从“技术上”确实可以这么做,但现在又不是技能比拼大赛

这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2020年中国芯片进口额超过3000亿美元

这么大的市场和这么大的利润,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不要了吗?就为了陪美国和大陆对抗?

更何况,搞排除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意味着与中国的全面对抗,那到时候不光是芯片市场,其他的任何市场利润,也都别想拿了

那么多企业的损失,拜登会赔吗?

所以,搞排除中国的产业链系统,是一个很不现实的问题,他几乎难以成功

除非是一种情况,那就是中国自己“闭关锁国”了,外企难以再从中国获利,这时候弄一条把中国排除在外的产业链,才可能成功

美国外交战线四:重返国际组织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好消息,美国终于交钱了!

拜登宣布重返世卫,马上缴清欠下的2亿美元分摊费

同时,美国也将重返世贸组织,重返人权理事会,重返巴黎气候协定,重返伊朗核协议,重返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美国重新回到各个国际组织的碉堡,准备再次占领“碉堡”

这是个强权世界没错,但再大的强权,都需要天子,以占据道德制高点

曹操再横,不还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各种国际组织,就是天子

强权,即是曹操

若不拥有国际组织的发言权,那办起事来名不正言不顺,一不小心,还搞成国际围剿

特朗普搞孤立主义,大煞美国威信,并且这几年美国的退出,让各大国际组织内的中国话语权,明显上升

拜登懂得“天子”的重要性,所以该交钱的交钱,该重返的重返,回到这些重要机构,重塑美国威信,为以后更长远的中美竞争,做准备

美国想再当老大,没那么容易


客观地讲,拜登上台一个月的外交成绩单,称不上优秀,但绝对是及格的

虽然在不少方向碰壁与不切实际,但即完整又全面

对欧盟的关系

对五眼的关系

对日韩的关系

对天子的关系

拜登的外交政策,无一遗漏,短平明快,这就是华盛顿四十年老政客的特点

我们常笑称拜登是瞌睡虫,是老糊涂,但他打出的牌和做出的事,却一点不含糊

他不会像特朗普一样给你突然的惊喜或者惊吓,但绝对是有条不紊地对你进行全方位的步步紧逼

而且,这才上台一个多月,拜登的绝大多数精力还是被绑在疫情和国内

这位中国的对手,不能轻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三星   美国   中美   碉堡   加拿大   欧洲   德国   新疆   国际组织   产业链   半导体   中国   欧盟   芯片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