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荟团”再遭重罚 警示社区团购平台

本报记者 夏金彪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社区团购平台“十荟团”低价倾销等行为作出顶格罚款150万元,并责令“十荟团”平台江苏区域停业整顿三日。这是“十荟团”继3月被罚后再遭重罚。

从监管部门调查情况来看,“十荟团”的违法事实非常清楚:一是通过巨额补贴,以低于进货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低价倾销行为。“十荟团”在没有计入商品运营成本、仓储成本、配送成本等支出的基础上,低于进货成本、远低于经营成本销售商品。持续通过降价、补贴等方式低于成本销售商品,排挤竞争对手,抢占市场意图明显。二是利用欺骗性的语言、文字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如通过秒杀、直降等方式开展价格促销活动,存在虚构原价、谎称降价情形;通过价格比较方式开展价格促销活动,但未准确标明划线价格含义。

去年的疫情导致人们出行受阻,社区团购成为新零售的热门模式。各大互联网平台和企业纷纷涌入社区团购市场,利用资金、流量、数据等优势跑马圈地、抢占市场。自2020年6月份起,滴滴旗下社区团购品牌“澄心优选”上线。7月份,美团宣布成立“优选事业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区团购项目“多多买菜”上线;10月份,苏宁菜场社区团购平台在北京上线;12月11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将向社区团购平台兴盛优选投资7亿美元。

各大互联网平台竞相进入社区团购新赛道。社区团购采取“一对多”的配送模式,即一个平台、一个站点、一个配送员对多个消费者,极大地发挥了配送商的优势,解决了疫情期间各大电商平台运力不足的问题。此外,社区团购“以销定采”的预售模式,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库存压力。

但大量资本涌入社区团购,开展价格补贴,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线下社区经济造成冲击,损害了守法合规经营的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利益。一旦线下实体店被挤出市场,平台资本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后,就会考虑放弃补贴政策,转而依靠网络效应提高上下游两头的使用费用,最终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去年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出台了规范社区团购的“九不得”规范,为社区团购划定“红线”:不得滥用自主定价权进行恶性价格竞争、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得虚假宣传及商业诋毁、不得利用大数据“杀熟”等。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对包括“十荟团”在内的五家社区团购企业作出顶格处罚,其中“十荟团”被顶格处罚150万元。

此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对“十荟团”施以顶格处罚,表明对社区团购无序竞争的监管在不断加码,这对其他社区团购平台也具有警示作用。社区团购关系到老百姓的餐食,还涉及到农贸、集贸市场、超市和小商贩等群体的生存,对国家来说,是社会稳定的底线问题。互联网企业有资本、流量、规模优势,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创新上,放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上,放在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合作共赢上,放在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消费体验上,共同促进平台经济行稳致远、繁荣发展。正如市监总局发言人所告诫,社区团购企业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交了罚款就买到了“护身符”,这样的“护身符”靠不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重罚   低价   平台   护身符   社区   市场监管   总局   上线   资本   消费者   成本   国家   商品   价格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