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信:走差异化经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广东农信:走差异化经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广东农信:走差异化经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广东农信:走差异化经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广东农信:走差异化经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张一鸣 阚琨

编者按 广东,最早打开改革开放的“南风窗”。近年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广东农信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全力服务乡村振兴,以“改制化险”为保障,以“本土银行”“大零售银行”“合规银行”“数字银行”四个转型为主抓手,做好转型提质的大文章,探索出一条农金改革发展创新的“广东农信之路”。

江门农商银行:“链条联通”助力小陈皮变身大产业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在资金活水的注入下,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陈皮产业从小陈皮变身大产业,区域产业的竞争力明显提升。

“新会陈皮有9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具备消炎功能的黄酮类化学物含量更高、香度更高,之前的价格是其他产地陈皮的3倍到4倍,最近几年已经增长到10倍左右。”丽宫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丽宫是江门农商银行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江门农商银行与江门市农业局对接,择优扶持了9户辐射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整体发展,自2015年以来,向丽宫公司的陈皮产业授信4亿元。2017年丽宫公司的陈皮板块上市,成长为“新会陈皮第一股”。

新会陈皮经营商户李老板从事柑树种植和加工销售多年,经营老字号广东三通农业有限公司,通过申请江门农商银行“陈皮贷”产品,隔日就拿到150万元,还款期限长达三年。他将自有的库存陈皮存储到丽宫公司的标准化仓库里,通过多种专项财政贴息,使得融资成本下降了30%。

丽宫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陈皮储存时间越长价值就越大,以往农户为了回笼资金,通常在采摘后第一年就售出8成左右,收益很低。在进行标准化储存后,陈皮价值大幅攀升,江门农商银行的“陈皮贷”,解决了农户来年生产的资金缺口,新会陈皮的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

在金融资源的带动下,新会陈皮产业集群蓬勃发展,陈皮产业市值从2018年的8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超126亿元,增幅高达42%。“新会陈皮”荣登全国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百强榜,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第41位。近年来,吸引了30多亿元社会资本投资进入陈皮产业,整个陈皮产业链加工产品品种超过100个,带动下游经营商户数量快速增长。2020年,新会柑种植户达8020户,首次突破8000户,经营新会陈皮商户达1200家,商户规模是2016年的3倍,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

江门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代平表示,从2019年起,该行从准入、期限、额度、利率、担保、渠道六大方面对产品“陈皮贷”“柑树贷”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优化,找准产业金融需求的痛点、难点,并转化为产品的竞争点、亮点,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江门农商银行打造的“陈皮产业链银行”,由丽宫公司推出恒温恒湿标准化仓库,解决仓储难题,陈皮经营户凭借仓单通过核心企业担保可申请最高1000万元的贷款,既风险可控,也盘活了客户资产。

杨代平表示,江门农商银行深耕地方特色产业,升级陈皮供应链融资路径,打响陈皮金融服务品牌。一是用活“卡贷宝”“悦农小微贷”等适合陈皮产业的“线上+线下”服务产品,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深化与核心企业合作,激活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价值,探索“核心企业1+N”方式,为上游种植和下游经销商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批量贷款服务。三是契合“党建引领,你帮我、我帮你,共促乡村振兴”业务下沉工程,通过网格化服务指引经营单位精准营销,深耕本地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肇庆农商银行:“数字信用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5月,广东省沙浦镇沙四村里的10栋楼房正在施工,村民陈桂仪看着即将建成的楼房,对记者说,“是农商银行帮助她提前实现安居梦。”这栋造价50万元的房子,得到农商银行15万元贷款,陈桂仪只需要在10年内还清本金,利息由政府补贴。

沙四村的“金融顾问”周振宁每周都去村里对接村民的金融需求,他是肇庆农商银行沙浦支行行长,陈桂仪就是他的客户。村里的养鱼大户梁镜辉也是农商银行的贷款户。在沙四村,得到建房贷款的农户就有14户。

梁镜辉说,沙四村里有90多户村民养鱼,2020年他从肇庆农商银行贷款200万元,买了更好的鱼,扩大生产规模,今年收入在去年基础上翻番。

沙四村是肇庆农商银行“数字信用乡村建设”的受益者,村委会里的信用信息管理档案上记录了每个村民的个人信息,沙四村已建成信用村。在“金融顾问”“金融村官”的帮助下,农户得到贷款,产业也发展了,乡村面貌得到改善。

作为广东省农信联社“数字信用乡村建设”试点,肇庆农商银行通过走村入户,并从政府获取村民信息,逐步掌握村民的信用情况,在一些村庄率先建成信用村,并选聘支行负责人、业务骨干分别到镇政府、村(居)委会担任“金融顾问”“金融村官”。目前,肇庆农商银行已在9个镇(街)、25个行政村派驻了9名“金融顾问”和29名“金融村官”,共授信67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建设。并计划在今年底前选择70个村(居)委全面实施派驻“金融村官”工作。

现在“金融顾问”“金融村官”已迭代升级为“行长顾问”制度,由镇级政府向农商银行派驻“行长顾问”,负责向农商银行提供地方金融服务需求。“行长顾问”与“金融顾问”“金融村官”双向互动,促进政银共同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成为“数字信用乡村建设”的制度保障。

肇庆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东奇表示,开展“数字信用乡村建设”工作,是农商银行回归本源、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市场定位的要求,通过紧紧依靠政府、加强对本地经济与产业的研判分析,瞄准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与地方经济一齐发展的“多赢”目标。

2020年9月25日,肇庆农商银行与肇庆市农业农村局率先在广东省启动了“数字信用乡村建设”工作。目前,已经扩展到肇庆城区9个镇、25个村,累计走访农户1604户,其中已评出信用户256户,有87户存在贷款需求,已发放贷款70笔,贷款金额1585万元。

清远农商银行:地方银行的政银合作差异化竞争之路

红、白、蓝、灰的28栋民宿,错落有致地坐落在清远市新桥村,村里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已成为附近市民周末和节假日的度假地。

“民宿贷”“文旅贷”是清远农商银行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推出的专属产品。村民夏伟敏于2018年成立田园雅居农家院民宿,因自有周转资金不足向清远农商银行申请“民宿贷”。清远农商银行发放5年期专项贷款10万元,缓解了他的资金周转压力。截至2021年4月末,“民宿贷”“文旅贷”两款产品累放贷款近300万元。

2021年4月12日,清远农商银行率先在清远农村金融机构成立“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以“五专”模式为主线,建立“金融村官+微贷专业团队+信贷专业团队+理财专业团队”四大服务团队,采取“网格化+金融村官”模式,把更多金融资源送到各村镇。

天安智谷位于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天安智谷和红润谷两个项目,一期已经投入运营,二期还在建设。天安智谷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发天安一期项目在清远农商银行授信人民币2亿元后加速推进,目前贷款已结清,清远农商银行还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项目进展顺利。

清远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松开对记者表示,清远农商银行在天安智谷项目周边设立服务网点,配备专属客户经理,并立足企业购买标准厂房的需要,设立“众创贷”产品,项目总授信余额203216万元。截至2021年5月19日,在天安智谷两个项目累放“众创贷”26户27笔,金额合计1.22亿元。

“清远农商银行,清远人民自己的银行”的口号已经深入清远市市民的人心,通过下沉地方,深耕企业和百姓,清远农商银行走出了一条政银合作差异化竞争之路。

记者获悉,清远农商银行正在推进“8421”战略,与清远市八大部门、四大国有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制定两个战略、支持一批重点项目,其中,“8”指市金融工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供销社、团市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人社局、市妇联;“4”指市德晟投资集团、市水务投资集团、市国资控股集团、市旅游投资集团;“2”指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双创”战略;“1”指倾力支持一批重点项目。

陆松开表示,清远农商银行紧扣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对标清远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创新特色产品、深化政银合作、打造生态银行为切入点,以金融活水服务乡村振兴,近三年来,累计发放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382亿元,助推清远在粤北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

惠州农商银行:携手地方和企业共融生长

“我们对技改投入的需求较大,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6%以上,近几年每年投入1.5亿元,惠州农商银行是九联科技的主力授信银行,在银行的多年支持下,企业近期顺利上市。”九联科技是惠州市数字家庭及物联网通信企业,公司董事长詹启军告诉记者,惠州农商银行为企业量身打造融资方案,快速解决企业阶段性资金需求,助力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惠州农商银行与九联科技合作已久。2018年初,得知企业因扩大经营规模,存在融资需求,惠州农商银行向九联公司授信6000万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回笼受到影响。惠州农商银行在一周时间内向企业发放信贷资金4300万元,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随着合作进一步深化,惠州农商银行对九联科技的综合授信逐年递增,目前已达到7亿元,利率从6.3%降到4.7%。

“银企双方是相互合作、相互成全的关系。一方面,企业需要通过银行获得支付结算、信贷融资等服务;另一方面,银行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推出各类新产品、新服务,实现共同发展。”惠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小伟对记者说。

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正着力推动“2+1”产业集群发展,以“千亿园区、万亿产业”为目标,聚力打造“3+7”工业园区。近年来,惠州农商银行持续推动对各大工业园区的贷款投放,帮助当地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除了九联科技,深科达智能装备于今年3月在科创板上市。截至今年5月,惠州农商银行累计对惠东新材料产业园、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天安数码城”等5个工业园区以及32家规模以上园区企业授信85.42亿元,累计投放贷款金额达11.43亿元。对惠州市政府与广东省农信联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内各领域累计授信306.42亿元,贷款投放108.57亿元,近期计划新增授信23.5亿元,其中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累计授信21.5亿元,实现信贷资金投放10.5亿元。

朱小伟表示,近年来,惠州农商银行引导信贷资源投入惠州重大工业园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领域,通过与地方的互利共赢,实现银行的稳健发展。到2023年,惠州农商行要打造资产规模、存款规模双双破千亿的“双千亿”农商行。

惠州农商银行于2012年9月挂牌开业,是广东省内第一家由城区联社合并,并以地级市名冠名的农商银行。2020年,该行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对企业减费让利2.13亿元。截至2020年末,全行不良率为0.88%,资本充足率为15.92%,拨备覆盖率为352.06%,监管评级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2B。

佛山农商银行:小狮子的数字化转型大文章

打开电脑登陆网银系统,一组数据便出现在昊晟陶瓷董事长眼前,下游经销商可以从佛山农商银行获取的贷款额度一目了然。

昊晟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文强告诉记者,昊晟集团与佛山农商银行已有10多年的合作。集团由中小微企业发展成为龙头企业,在佛山农商行的支持下,授信金额从原来的几千万元到现在的几亿元。佛山农商银行作为扎根佛山的本土银行,非常了解陶瓷行业的经营模式,通过不断摸索研究,与昊晟集团合作推出了“订单贷”产品,给予经销商1500万元授信额度,解决了经销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下游经销商。

“订单贷”是佛山农商银行针对陶瓷行业经销模式,在供应链系统量身定制的专属产品。该产品以下游经销商为场景,核心企业通过网银系统推荐客户、创建订单,经销商通过手机银行贷款。自2021年3月正式全面铺开以来,为4个核心企业授信6000万元。

陶瓷产业是佛山的支柱产业之一,占到全国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供应链金融是佛山农商银行当前向数字化转型的发力点。

佛山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川告诉记者,数字化供应链业务场景适用于多个行业,目前已有储备核心企业9家,涉及多个行业,预估供应链业务需求约1.75亿元。

记者获悉,依托于广东省农信联社银信中心搭建的科技大平台和“普惠金融户户通”项目平台,佛山农商银行根据本地特色需求开发的“小狮bank”APP,成功上线账户通(支持I/II类账户)、理财通、信贷通和缴费通等产品服务,自2月推广以来,截至4月末,注册客户达到11.4万个,其中绑卡认证客户9.2万个,占比80.9%,让农村居民足不出村享受“金融+生活”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李川称,佛山农商银行围绕信用通、信贷通、理财通、缴费通、政务通、产业通提供差异化产品,以客户画像、营销运营、风险管理、数据治理为支撑,构建“平台+渠道+产品+运营+数据+风控”的架构,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金融服务链条。

供应链金融和“小狮bank”APP是佛山农商银行服务企业和百姓的两条路径。从企业用户到老百姓,佛山农商行立足社区、拥抱互联网,在“小狮子”提速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为“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同时以数字化为核心驱动,以“场景化、线上化、差异化、数字化、敏捷化”为目标,加快科技赋能,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化银行,对内深改革,对外强赋能,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清远   肇庆   天安   江门   惠州   陈皮   村官   佛山   广东   乡村   贷款   银行   产业   金融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