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报精华摘要:逆回购“小变化”释放大信号

6月25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分别关注了央行时隔三月首次加大逆回购操作规模的消息。央行公告显示,为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6月24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为2.20%。

《中国证券报》刊文称,分析人士表示,这是今年3月以来,央行此类单次操作量首次超过1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意在释放稳定年中流动性的信号,操作绝对规模虽不大,在呼应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的同时,凸显政策操作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特征。

《上海证券报》刊文指出,专家认为,眼下正值半年末时点,出于税期走款、跨时点等扰动因素,市场资金面出现边际收紧。央行此举意在呵护半年末流动性,维稳市场预期。

此外,《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还分别关注了2021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修订已启动的消息。据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6月24日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共同启动了2021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修订工作,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目前,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究,抓紧推进相关工作。

逆回购“小变化”释放大信号,年中流动性无虞。临近年中,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出现久违的新变化。央行公告显示,为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6月24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为2.20%。分析人士表示,这是今年3月以来,央行此类单次操作量首次超过1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意在释放稳定年中流动性的信号,操作绝对规模虽不大,在呼应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的同时,凸显政策操作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特征。(中国证券报)

政策加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将获精准滴灌。近段时间以来,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密集发声,支持提升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质效,多项政策措施正酝酿落地。专家预计,下半年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将迎来更大力度政策支持。在此过程中,需积极应对不良资产反弹,加强资金流向监管。(中国证券报)

基金经理把脉“碳中和”,三大投资主线呼之欲出。24日,“光伏屋顶指数”等概念板块多只个股涨停。对此,公募人士指出,在“碳中和”发展趋势下,新能源产业长期发展趋势较为明朗,可重点布局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替代三大投资主线。(中国证券报)

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类产品加速扩容。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售的权益类产品共有7只,数量超过2019年和2020年之和。分析人士预计,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类产品和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将呈渐进式增长,银行理财资金加配权益类资产是大势所趋,未来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中国证券报)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谈完善银保机构绿色金融监管思路,绿色转型进展将纳入日常监管评价。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日前在“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进会上表示,要正确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给银行业保险业带来的机遇挑战。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都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对金融系统自身的绿色转型来说,也是一场硬仗、一次大考,在此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上海证券报)

碳交易市场启动在即,银行业积极探路碳金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上线。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将带来巨大体量的碳交易规模,蕴含的碳金融发展空间,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面参与碳金融提供了市场基础。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积极布局碳金融领域,多个首单“碳中和”债券、碳结构性存款等碳金融产品纷纷落地。(上海证券报)

精选层开市交易近一年,首批公司谁将迎来转板机遇?临近精选层开市交易一周年,精选层公司集体走出了一波漂亮行情,多家精选层公司股票创阶段性新高,成交量放大。从首批32家精选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市场表现来看,部分公司或将迎来转板机遇。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负责人诸海滨认为,目前来看约有15家初步符合条件,但满足的只是最低标准,而转板更看重的是公司的成长性。(上海证券报)

上海机场披露重组预案,收购三大资产,配套募资60亿元。6月24日晚间,上海机场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机场集团持有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上海机场集团物流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相关资产。同时,为提高本次交易整合绩效,上海机场拟向机场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募资总额预计不超过60亿元。(上海证券报)

支出结构持续优化,财政政策后程发力空间大。伴随着经济复苏,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兜底民生与市场主体。宏观上优化支出结构,保证财政收支“精准滴灌”;微观上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注重施策提质增效。以宏微观合力并行,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可持续,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专家认为,当前财政呈现“后程发力”的特点,相信下半年财政政策空间较大。(证券时报)

加码调控楼市先扬后抑,二手房市场或渐趋熄火。2021年上半年,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升级加码,住房信贷收紧,严查经营贷、消费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楼市,以严控的姿态保证了楼市热度从年初逐渐收敛。专家指出,随着信贷收紧与调控政策的效应不断释放,以及调控重点逐步转向二手房市场,预计下半年二手房市场或将在调控加码下逐渐熄火。(证券时报)

各种“茅”股还能配置吗?券商策略会观点在“打架”。今年3月上旬至今,不少白马股市值出现大幅回调,甚至创下一个阶段来的新低,使得不少重仓的“顶流基金经理”在上半年排名中“神话破灭”。为此,围绕这些“茅”股,在年中券商策略会上也出现了观点“打架”。有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认为,简单的“龙头躺赢”策略失效,配置上应该将成长性放在首位;有的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则表示,龙头公司长牛特征将越来越明显,春节以来的回调只是性价比的自我修正,仍然值得配置。(证券时报)

三连板后森特股份提示风险,称尚未承接BIPV工程订单。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概念持续火热,森特股份(603098)迎来第三个涨停。公司在收盘后披露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称目前尚未承接BIPV工程订单,未开展BIPV工程建设。(证券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商务部   大报   财政政策   央行   券商   流动性   精准   上海   年中   上海证券报   证券时报   信号   摘要   机场   操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