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巴菲特与索罗斯投资逻辑大相径庭的同时,有着很多类似的投资好习惯。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投资江湖的派系门类众多,不过无论怎么分门别类,我们都很难把巴菲特和索罗斯归位一个派别。巴菲特崇尚的是价值投资,他主要赚的是企业成长的钱,在企业价格便宜的时候买入,预测股价会上涨,这种做法简称做多,而索罗斯则是公认的做空派大师,所谓做空就是投资者预测投资标的价格会下跌,并对此下注,如果投资标的价格的确下跌,投资者就可以赚钱了。索罗斯最经典的案例都是做空投资标的。但是,这两位大师真的如我们看到的那般差异巨大吗?在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位大师的同与不同。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先来看看巴菲特与索罗斯两人截然不同的投资逻辑。
和大家的感觉相一致,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逻辑的确存在极大的差别,不过如果简单的认为巴菲特喜欢做多股票,索罗斯喜欢做空股市,那只是极端化的表层认知,为了说明两位大师到底有何不同,让我们来就两人的投资逻辑做简单的分析。
先来说巴菲特。众所周知,巴菲特师承本杰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更是被无数价值投资者奉为圭臬。巴菲特完整继承了老师的衣钵,早期成功投资了很多股票价值跌破清算价值的企业。之后,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巴菲特很难找到符合他投资逻辑的企业,这一时期,巴菲特开始和查理·芒格合作,在其影响下,巴菲特开始了用合理价格投资具有护城河的好企业的新阶段。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喜诗糖果和可口可乐的经典案例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今天我们分享给大家巴菲特投资《华盛顿邮报》的案例。1973年,《华盛顿邮报》股价大跌,市值仅剩8000万美元,当时一家出版商报价4亿美元打算收购邮报旗下的报纸和杂志业务。华尔街认为8000万美元远远不是底部,《华盛顿邮报》的股价还会继续跌,巴菲特则看到了用8000万美元购买4亿资产的好机会,在巴菲特看来,当时邮报的业务情况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邮报强大的护城河依然坚固,现在的低估只是市场先生情绪化的结果而已。于是他在这个价位大量购入邮报的股票,成功进行了一笔完美的投资。
说完巴菲特,我们接着来说索罗斯。和出生金融专业的巴菲特不同,索罗斯是研究哲学的,索罗斯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也难怪索罗斯知名的投资逻辑反身性过程带有很强的哲学色彩。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理解反身性过程是理解索罗斯投资逻辑的关键,让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反身性过程指的是一种自我增强的过程,可以用强者恒强几个字来概括,其内在逻辑是这样的:股价上涨时,投资者感觉到自己更富有了,于是会花更多的钱去消费,结果导致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进一步上升,股票研究员纷纷出报告,指出这些股票的盈利预期进一步扩大,于是更多的投资者买入股票,股价进一步上升,过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这一自我增强的过程不但适用于股价上涨的情况,对于价格下跌也一样适用,1997年泰铢的崩溃就是反身性过程的体现。
当索罗斯预测到某个反身性过程马上要加速发生的时候,他会投下重注,因为索罗斯知道,当反身性过程开始的时候,很难在短时间内中断这一过程,这就是索罗斯投资的核心逻辑。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我们会看到,在不同的投资逻辑背后,是两人殊途同归的投资习惯。
无论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两人都把保护本金视为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巴菲特对于本金的重视体现在他最广为人知的名言上:投资最重要的两条定律,第一条,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条,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而索罗斯由于喜欢使用杠杆做空标的,被很多人视为疯狂的赌徒,事实上,索罗斯经历过二战时期的纳粹占领区,他从他父亲那边学到了十分重要的生存法则,他知道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拿全部家当下注,而且一旦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要马上认错,及时撤退。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保护本金是巴菲特和索罗斯最为重视的原则,除此之外,他们都十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建立自己的投资系统,让他们获得巨大财富的是他们花了大量时间建立的投资系统,而非灵机一动时的灵感。一个完备的投资系统包括以下的要素:买什么?何时买?全款买还是贷款?使用杠杆买?买多少?何时卖?如果有了一个完备的投资系统,投资就成了一件机械甚至略乏味的事情,因为投资系统已经提供了股票操作的所有细节,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如实的执行投资系统告诉我们的指令。我们会发现,对于拥有完备投资系统的巴菲特和索罗斯来说,他们赚的都是自己投资系统所承诺带给他们的利润,往往在同一个时间点,针对同一个投资标的,有可能巴菲特使用好价格买宽护城河企业的投资系统建立了多头的第一个仓位,而索罗斯根据他反身性过程的投资系统建立了空头的第一个仓位,作为旁观者,我们可能会看笑话,认为这两位大师居然在同一时刻做了相反的事情,那么肯定有一个人错了。结果,索罗斯用他的反身性系统赚到了做空的钱,之后股价开始反弹,企业的价值恢复到合理的区间,巴菲特也赚到了他投资系统中的利润。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保护本金和拥有完备的投资系统,是巴菲特和索罗斯都非常重视的投资习惯,第三个很重要的习惯是关于不要分散化投资的理解。其实无论是保护本金还是不要分散化投资,都已经在投资系统中有所体现,之所以单独把这两者提取出来,是因为这两个要素比其他部分更为重要。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提倡集中化投资,不要分散化,我们很多投资者听从了大师的意见,于是总是满仓买入一只股票,结果在很短时间内就面临投资本金被腰斩的尴尬境地。
事实上,结合巴菲特和索罗斯具体的、不要分散化投资的意思,是不要像标普指数那样,持有几百个股票的头寸,那样的话,你索性投资标普指数基金就可以了。巴菲特和索罗斯集中化投资的意思,具体到我们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就是指把投资分散在5-10个投资标的上。因此,所谓集中化投资的意思并不是满仓买入单只股票,而是把投资集中投资不多于十个投资标的上,这才是对于不要分散化投资的正确理解。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华盛顿邮报   护城河   邮报   本金   标的   完备   股价   分散   投资者   逻辑   大师   习惯   过程   股票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