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半导体在中国的供货比例不到5%,机会空间很大

近日消息,最近一段时间,汽车行业芯片紧缺现象严重,很多车企甚至因此被迫停工减产。

面对“汽车缺芯”现象,在《中国创新公司100》芯片系列沙龙活动上,相关业内人士提问,就汽车缺芯背后原因、智能汽车兴起对国内芯片行业而言有哪些新机会等进行了分享。

相关人士业内分析,近期汽车“缺芯”现象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需求的快速增长。他表示,今年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上升特别快。特别是欧洲几个国家,从去年初的4-%5%,提升到年底的10%-20%的渗透率。电动车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量成倍提升。再加上过去几年晶圆产能的投资相对来说比较谨慎,导致这么一个缺芯情况集中体现出来。

汽车半导体在中国的供货比例不到5%,机会空间很大

就国产芯片而言,目前整个汽车半导体中国的供货比例不到5%,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产品本身要有能出来,我们的半导体产业还在发展。第二个原因,有了产品之后,还要通过车规认证,这两个门槛导致中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

半导体行业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有周期性,想根本上解决这个缺芯潮很难,总是有一波需求快速起来,但是产能跟不上。它核心的原因是半导体的产能扩张要一年以上的时间,但是需求增加很快。当这个需求来了再增加产能肯定是供不上的,核心原因还是一个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对于汽车缺芯情况何时能得到缓解,汽车上游芯片的缓解速度会比消费电子芯片要慢,原因在于汽车半导体上游需要长期的论证过程,车规半导体、车规工具器件、晶圆产线要有很长的论证过程,供给端解决相对慢一点,再加上电动车整体需求的提升,汽车缺芯情况解决可能会慢一点。

谈及智能汽车兴起给国内芯片行业带来的新机会,一辆纯电动车的功率半导体用量可能是一部汽油车的5—10倍,如果全部电动化之后,这给汽车芯片产业带来量级的提升,未来的空间比较大,给国产化市场提供是比较大的机会。

汽车半导体在中国的供货比例不到5%,机会空间很大

无人驾驶、辅助驾驶是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智能汽车涵盖了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微电子等等技术领域。这里面有软件,有系统,有芯片,无人驾驶的时候和周围的电线杆等等通信,要和云端协作,都离不开芯片的辅助。智能汽车繁荣对于芯片来说是非常利好的信息。

此外,中国手机行业发展非常成功,现在全球六大厂商里面占了四大。今年整个资本市场对汽车这么看好,是因为大家觉得可以通过复制整个手机产业的成功,把汽车产业链放在中国。智能汽车的核心是电池、芯片等电子产品,电子行业核心的供应链,本来就是中国的优势领域。通过这些优势可以让未来电动汽车的核心供应链放在中国。

电动汽车尤其智能汽车对中国很关键,一定抓住这个机会把它做大做强。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从芯片、材料到汽车上的软件,整车到零部件,这里面很多投资机会,光一个自动驾驶的产业链就很长。这里面投资人喜欢看一些未来成长空间很大,有平台性优势的企业。

汽车半导体在中国的供货比例不到5%,机会空间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半导体   中国   汽车   欧洲   产能   电动车   芯片   电动汽车   比例   很大   现象   核心   优势   需求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