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深圳诗剧场《窗口》感受到了文艺创新。

无论任何领域都需要创新,才能被人们所认可,表演艺术也不例外。此次第一朗读者诗剧场《窗口》是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南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是“第一朗读者”第八季的隆重演出。

看深圳诗剧场《窗口》感受到了文艺创新。

是一场以中国传统文学为基础,以现代生活为主题,以未来为牵引的一场创新之作。

今年九月份七日晚上,在保利剧院隆重上演。以“40首诗,40张照片”为元素,以“诗歌+戏剧”表演形式,表达了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历程。

属文艺界向深圳建市40周年的一份创新厚礼。

看深圳诗剧场《窗口》感受到了文艺创新。

全剧分40个小章节,呈现出深圳建市以来,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步足迹。牵动了在场观众对往事的追塑。

看深圳诗剧场《窗口》感受到了文艺创新。

演出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当这行熟悉的字眼出现在我们面前,背景灯光暗淡,在视觉中又回到那个年代,全场观众热泪盈眶。联想到深圳的节奏,深圳的拼搏!

听《蛇口记事》的诗篇,把观众的回忆带到1979年,感受那个时期的“深圳速度”。仿佛就是昨天的点点滴滴。

又一首《火车开上了那座桥》散诗,则再现了1978年,一辆绿皮火车开过罗湖口岸的动人瞬间。在剧情里不仅仅是一列历史火车,更是一艘满载观众心情穿越时空的飞船。

看深圳诗剧场《窗口》感受到了文艺创新。

未来,令人充满期待。

未来,令人展现出美好憧憬!

剧中采用了多元素,多视角的手法把一场整整40年的经历奉献给了所有观众。

演出接近尾声,十几位男生跑上主体结构拆打钢架,意味着拆除固化思想,去接受现代文明和现实的发展。他们从舞台冲向观众,热情地表达,迎接美好的未来。

看深圳诗剧场《窗口》感受到了文艺创新。

随后40名演员身穿印有年份数字的T恤,在舞台上站成一排。当1978至2018从他们口中斗志昂扬地喊出,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看深圳诗剧场《窗口》感受到了文艺创新。

演出形式上,《窗口》突破单一艺术手法,以跨界的舞台表现形式呈现给观众。此剧创新性地将诗歌与肢体剧相结合,用一种当代戏剧的表演形式,对这些铭刻深圳历史的诗篇进行整合与呈现。

除了多媒体影像外,该剧还以情景舞蹈、现代舞、机器人参与等多种形式衬托年代感,以更好呈现这一跨界创新的舞台剧。

看深圳诗剧场《窗口》感受到了文艺创新。看深圳诗剧场《窗口》感受到了文艺创新。看深圳诗剧场《窗口》感受到了文艺创新。

在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以从容、李凝、唐华刚、阎三元、李信阳、陈祈充为首的主创团队,开始以“40首诗,40张照片”为素材进行戏剧创作,赋予深圳历史一种新的缩影。

看深圳诗剧场《窗口》感受到了文艺创新。

“40年,40首诗,40张照片,构成了《窗口》。这是一个时代的窗口,创新的窗口。

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从容表示,该剧以丰富艺术形式,展现所有城市建设者的艰辛与汗水,浓缩着一个时代,当这个时代通过诗歌、戏剧、影像等植入年青一代的心中,他们所感受到的是勇气和改革创新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深圳   诗剧   窗口   艺术界   深圳市   诗篇   联合会   戏剧   诗歌   文艺   观众   舞台   演出   形式   火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