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在许多革命家的心里,毛主席十分平易近人,时不时的一次玩笑,就可以调动活跃气氛。但作为中国革命领导者,“玩笑”除了调节气氛的功效外,往往有着背后的深意。

1951年,毛主席笑着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可毛主席姓毛,彭德怀姓彭,怎么会同姓?毛主席所说“二人同为石头”又是为何呢?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二人确与“石头”有缘

1951年2月,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结束,彭德怀回到北京向毛主席汇报朝鲜战场的阶段性情况。两人在闲谈期间,毛主席笑眯眯地对彭德怀打趣到:“德怀呀,你我都是同石头有缘分的。你的字号叫石穿,我的乳名叫石三伢子,我们两个同是石头。”

毛主席所说两人都姓石并非无凭无据。彭德怀在年轻的时候曾有过另外一个名字:“石穿”。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在彭德怀青年时期,曾经被湖南湘军抓去当苦力在洞庭湖筑堤修坝,彼时的彭德怀尝尽了人情冷暖和迫害欺压。

而彭德怀的是出了名急脾气,也有着极强的抗争精神,看着其他工友被大肆剥削,耐心到了极限的他奋起反抗,将一个小监工“痛扁”了一顿。

打了“领导”,苦力不仅干不成,还要面对湘军发起的追缉,彭德怀在逃跑过程中无意中来到一个山洞之中,躲藏了起来。

在这个山洞中他看到了一块被滴水穿透的石板,感慨万千:顿感水滴石穿所表现出的坚韧,为了时刻警醒自己,彭德怀给自己起了个别名“石穿”。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毛主席与彭德怀的别名不同,带“石头”的起源则是因为乳名:石三伢子

毛主席原本有七个兄弟姐妹,但因为彼时生活条件极差,缺吃缺穿,生了病也无法得到良好的医治,所以最后只剩下了三个孩子,毛主席是活下来的其中一个

为了让毛主席能够活下去,母亲将毛主席送给了七舅当儿子。在分别前母亲将毛主席带到了一块大石头面前磕头,因为排名老三,所以起了乳名“石三伢子”。

这样看来毛主席所说的两人都姓石也说得过去,而毛主席能够将自己的乳名告知彭德怀,也能够看出毛主席与彭德怀的革命感情极其深厚。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但作为下级彭德怀哪敢与毛主席“平起平坐”,立马回道:“我岂敢与主席相比。主席是块稀世宝石,我彭某只不过是一块冥顽不灵的顽石。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

毛主席摇了摇头:“不,同样都是石头嘛。我们两块石头,一块扔给了杜鲁门,一块扔给了麦克阿瑟!”说到这里,两人对视片刻,而后会心一笑。

两位领导人的“闲谈”貌似引发了二人之间的某种共鸣,会心一笑则证明双方已经心领神会,那么其背后的深意究竟何如呢?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你我都是石头”:毛主席的大力支持

究其深意,就要结合两人谈话的背景。彼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朝鲜主战场是由彭德怀一人直接负责与指挥

而彭德怀此次回国前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方才结束,一方面要回国向毛主席汇报情况,另一方面也是来寻求毛主席的支持与帮助。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志愿军通过四次战役一次次粉碎了美军欲迅速结束战争的企图,但伴随着停战谈判破裂,敌我双方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同时在第四次战役中,美军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进行了狂轰滥炸,导致志愿军面临补给短缺的问题,所以这次彭德怀回国也是为了“要物资”的。

但彼时的国内环境不容乐观,首先战争消耗的弹药、粮食是一个国家所要支付的战争成本,是真金白银换来的战争物资。其次中国刚刚自抗日、解放战争之中走出,国家需要重建、需要进一步发展,“哪方面能拨钱,能拨多少”很难做到权衡。

所以彭德怀在找到相关部门及其领导人讨论此事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国家不给,彭德怀肯定不能硬抢,一度心情十分低落。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毛主席在这个节骨眼对彭德怀说“两人都是石头”,实际上是间接地告诉彭德怀:你我都是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者,我同你一样,更同你一道!对待抗美援朝战争更要像石头一样坚硬,让对手“啃不动”!

实际上,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在国内初期的讨论中受到了很多反对,但毛主席的最终入朝,也证明了他打赢战争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这场战争也不能输,因为朝鲜毗邻中国,一旦沦陷,朝鲜将成为美国钳制中国的桥头堡,国家安全将陷入危险的境地,所以毛主席必须全力以赴地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作为支持者,也作为一国最高领导人,毛主席无法直接参与彭德怀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因为毛主席的一句话会带来诸多连锁反应,于是他便想到了用“开玩笑”闲谈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还给予了彭德怀巨大的作战信心。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朝鲜战场上的两块“硬石头”

毛主席说彭德怀是扔给麦克阿瑟的一块石头,实际是在肯定彭德怀

麦克阿瑟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曾在媒体记者面前扬言:“我们要在圣诞节之前凯旋而归。”却被志愿军打得节节败退,战线由鸭绿江附近推到了清川江附近,一举稳固了朝鲜战场的局势,麦克阿瑟的“圣诞节攻势”也因此成为了国际笑话

在抗美援朝的正面战场之上,彭德怀在两军将领的过招中占到了上风,难怪毛主席会说彭德怀是扔给了麦克阿瑟的一块硬石头!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而麦克阿瑟为了找回“军事天才”的威风面子,欲一举消灭让自己头疼不已的志愿军,萌生了一个极端的想法:向杜鲁门申请使用原子弹轰炸中朝边界。

在二战期间,美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并投放到了日本广岛与长崎。惊人的爆炸伴随着无数生命瞬间消失,原子弹成为了美国手中的“大杀器”,更是一张王牌。

根据麦克阿瑟的回忆:“当时美国批准了这一计划,并准备了26颗原子弹,在战局出现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使用”。

这无疑是对中国志愿军的一种巨大威胁,因为原子弹一旦落下,志愿军将全军覆没,其产生的辐射污染也将影响到中朝边境。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在美国眼里,这种威胁是中国无法破解的,因为中国没有原子弹,在博弈中无法拿出对等的谈判筹码。

但毛主席却不这么认为,随后则向全世界宣告:

“原子弹是美帝用来吓唬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这是杜鲁门的核讹诈,不用理他,要是他想在朝鲜战场上投放原子弹,是不会提前透露出消息的,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威胁和恐吓。我谅他老美不敢用原子弹!”

这其实是彼时中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心理博弈,杜鲁门事后都不禁感叹:低估了毛主席的胆量,难怪会说自己是扔给杜鲁门的一块硬石头。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两块“石头”的不同结局

毛主席与彭德怀的确是两块“石头”,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纵观二人的一生,才能发现这两块石头也大有不同。

杨尚昆曾评价彭德怀:“德怀同志刚正而缺乏通融,率直而失之急切,有时不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的确正如‘石穿’一般,彭德怀的刚正不阿是他最为显著的性格特点”

1951年,毛主席为何对彭德怀说:我们都姓石,都是两块石头

反观毛主席的革命历程,从参加建党到秋收起义,再到井冈山、反围剿……直到新中国成立,毛主席多次面临被降职,甚至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的难题,还曾多次亲历暗杀大难不死,可谓大起大落,但也正如“石三伢子”一般,毛主席始终没有放弃过心中的革命理想,坚韧无比。

毛主席当初的一句“你我都是石头”,看似玩笑,但饱含深意,更有意思的是,也点出了两人“截然不同”性格秉性,细细想来历史中二人的结局也恰恰与这其中的性格相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麦克阿瑟   杜鲁门   伢子   石头   乳名   朝鲜   湘军   志愿军   深意   原子弹   美国   中国   战役   领导人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