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曾就中东问题中伊朗现状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美国客观上“扶持”了伊朗,其原因是想遏制中国,结果不仅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还“帮助”伊朗恢复了国力,并增强了实力,而后又坑了沙特一把。

就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分析得很透彻。

实际上,源于地缘矛盾、宗教矛盾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伊朗和沙特在中东地区争斗已久,双方隶属于完全对立的两个联盟,在联盟背后,还有俄罗斯和美国的身影。

我们常说,中东问题是高度复杂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矛盾调和起来非常困难,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文化原因,又有宗教原因、外部大国利益纠葛的原因。造成今天伊朗恢复元气,沙特感到受伤的情况,其实美国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这肯定不是美国的本意,但是其所作所为的确帮了伊朗的忙。

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1.中东地区,利益纠葛

中东地区,有两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由于地区中各国从历史、文化、宗教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容易产生深刻矛盾,甚至是仇视。这就如前几日打得火热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一样,仇恨已经深入骨髓。

另一个问题是,因为中东地区盛产能源,除了传统的化石能源之外,还有丰富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因此,该地区成为了各个大国博弈的重中之重

20世纪后半叶,中东地区呈现三足鼎立的情况,即伊朗、以色列和伊拉克。至于沙特,只能算是一个富有的国家,但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并不强,特别是军事装备水平和部队的作战水平,更是相较于这三个国家差得很远。

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美国在该地区的态度一贯支持以色列,甚至是完全偏袒以色列。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中,中东地区的关键性“楔子”就是以色列,如果让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搞一个紧密的联盟,就凭美国之前对阿拉伯国家的态度,恐怕其无法再在中东地区立住,而如果美国没有一个落脚之地,能源安全和控制全球的霸权思想就无从谈起了;

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有很多犹太人,由于他们勤劳,特别是头脑活跃,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美国很多大的财团都是由他们控制的。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选举是要花钱的,因此,美国总统(或候选人)必须要拍他们马屁,为自己争取选票

本来,美国在中东的布局已经比较完整了,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也因为美国遏制伊朗的战略取得成功,而逐渐改善了同美国的态度。

但是,“两伊战争”时,美国消灭了萨达姆的沙漠坦克大军,这实际上是帮助了伊朗实现了战争的胜利,给伊朗非常重要的喘息机会。

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2.想整中国,却反而帮助了伊朗

战争结束后,虽然美国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却不长记性。就在进入到21世纪的时候,美国又犯了一个更加巨大的战略失误

彼时中国开始崛起,石油进口总量超过了1000万桶。美国看着中国严重依赖石油进口,开始打起了坏主意,希望通过抬高国际原油价格,让中国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减缓中国的发展速度。

于是,在2001年,国际原油价格毫无征兆、毫无原因地从12美元/桶,直接升到了147美元/桶。

不过,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不同于其他国家,韧性强、动力足,所以并没有因为石油价格飙涨而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美国的这一举措,不仅没有让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反而还让伊朗大赚了一笔。由于“两伊战争”提升了伊朗在中东地区的话语权,抬升石油价格,又让伊朗在经济上收获颇丰,所以该地区对美国的态度也开始变化了。

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两次错误过后,美国接着就在2003年,犯了第三个战略性错误,那就是彻底推翻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并开始在该国搞所谓的“民主选举”。这个战略错误带来的后果就是:

推翻了萨达姆,造成了伊拉克政权的空窗期,伊拉克民众受到塔利班的鼓动,开始产生反美情绪,这客观上给了塔利班生存的空间,导致了恐怖主义蔓延开来的结果;

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推翻了伊拉克政权后,美国开始在该地区搞所谓的“民主选举”,可是没想到民众反美情绪高涨,因此选举出来的伊拉克政府同美国的关系很不好,反而给自己找了很多麻烦;

推翻了伊拉克政权后,客观上美国在该地区为伊朗彻底消灭了一个敌人,让伊朗再次得到了喘息机会;

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以及以色列看到美国将自己千年来最大的敌人的对手给消灭了,给了伊朗可乘之机,也就会认为美国的战略实施能力弱,对美国的态度也开始转变。

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可以说,美国在中东地区连续犯了3个巨大的战略错误,直接导致了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减弱,让俄罗斯得以慢慢重新建立了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虽然如今的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和主导权远不及当初的苏联,但是我们也看到俄罗斯也在疯狂地努力之中。

在这背后,是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在推动。一方面,由于北约不断东扩,不断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俄罗斯必须要找回自己在中东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以在全球布局和博弈中,牵制美国及其西方盟友;

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另一方面,俄罗斯同伊朗一样,国家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能源出口,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因此,俄罗斯要控制中东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阻止中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出口到欧洲,对自己带来竞争和压力。

因此,我们看到,俄罗斯不断强调自己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并且直接出兵进行干预,就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所以,美国真的“很受伤”。一方面,美国想整中国,结果帮助伊朗变强大了;另一方面,中东地区美国的传统盟友和重要伙伴,同美国的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微妙,甚至让俄罗斯重新在中东地区站稳了脚跟,美国真的是得不偿失。

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3.中美博弈,中国开始主动出击

现在,美国在中东地区感觉到非常难受。总的来说,一方面,很多中东事务罪行都是由美国所挑起的,这些地区的国家对于美国来讲非常重要,因此不可能直接抽身出来不管他们了;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崛起,实力越来越强,美国既然已经把中国定位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肯定要拼尽全力,防止中国最终超过自己。

但是,美国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国内疫情严重、经济严重下滑的情况下,美国是有心无力。如果不能尽快从中东地区抽身出来,就无法集中精力来对付中国。而再过几年,中国完全崛起后,美国再想要遏制中国就来不及了。因此,现在的美国非常着急和难受。

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开始在中美博弈中主动出击了。由于两国实力一升一降,转换期间中美博弈整体态势已经从战略相持阶段,慢慢向中方处于战略进攻态势方向发展。

就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结束后,王毅外长密集访问了中东6国,特别是与伊朗达成了投资协定。中国投入到伊朗的资金,不仅在经济方面具有意义,在战略方面意义更加重大。

如今,美国具有石油霸权,这是世界公认的,美国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能力,主要是因为其控制了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产国。美国、沙特作为联盟,对阵俄罗斯,胜算很大,因为主产国可以通过调节供油数量来决定国际油价。

金灿荣:美国“扶持”伊朗想遏制中国,结果没达成反养活了伊朗

不过,因为中国此次对伊朗的投资,涉及到石油开采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伊朗的产油水平提升到世界第一梯队中,从而形成了伊朗、俄罗斯对阵美国、沙特的格局。

在2:2的情况下,国际石油定价权就不可能再由美国一家说了算。没有了石油霸权,美国的衰落就会进一步加速。

总之,美国本来想通过提高石油价格来整死中国,却没想到把伊朗养活了,而且还让伊朗在经济方面收获颇丰;打击伊拉克,客观上美国又为伊朗扫清了一个中东的强敌,提升了伊朗在本地区的地位,这着实又坑了沙特一次。

如果美国继续这样不断犯战略性错误的话,我们真的只能说:祝你好运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伊朗   美国   中东地区   沙特   以色列   中美   伊拉克   中东   阿拉伯国家   俄罗斯   中国   石油   原因   战略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