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年前甘肃-陕西的巨型河流(甘陕古河)是如何变化的(2)?

前面文章我们介绍了2亿年前的甘肃——陕西有一条超级河流——甘陕古河。这条河流存在了很长时间,至少有1000万年,经过这1000万年时间,这条河流又是怎么发展变化的,本文将在这里进行介绍:

2亿年前甘肃-陕西的巨型河流(甘陕古河)是如何变化的(2)?

图1:大河奔流

一、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

介绍这条河流的发展,我们不得不理清一下时间顺序。三叠纪和侏罗纪的时间界限是2亿年,2亿年过后,进入侏罗纪时代,也就是恐龙时代。我们人为地把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进行了进一步的时间分段: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为了突出地方特色,我们把陕西在早侏罗世沉积的岩石和地层称为富县组,中侏罗世沉积的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延安组、直罗组、安定组,晚侏罗世沉积的地层称为芬芳河组

那么前文介绍的甘陕古河就是存在于早侏罗世的富县期(地层用组表示,时间用期表示),富县期的时间界限约为2亿年到1.9亿年,过了富县期,随后进入延安期。

2亿年前甘肃-陕西的巨型河流(甘陕古河)是如何变化的(2)?

图2:侏罗系砂岩

二、延安组和延安期

延安组是由王尚文等1950年在延安西杏子河枣园一带进行石油地质调查时命名的延安系,后经石油、地质、煤炭等系统地质工作者的多次修改与补充(王思恩,2000)。目前一般是指富县组之上、直罗组之下的一套灰白色砂岩与黑色页岩、泥岩不等厚互层的含煤地层。

延安组地层是一套砂泥岩互层间夹煤层的河流沼泽相沉积的地层,按沉积旋回及岩性组合特征,将含油砂岩分为十个段,即Jy1~Jy10。

2亿年前甘肃-陕西的巨型河流(甘陕古河)是如何变化的(2)?

图3:陕西侏罗纪地层表

三、甘陕古河

富县期后,整个盆地曾有短暂的抬升,造成了富县组与延10之间的侵蚀间断关系,延10期的沉积面貌,大体上继承了富县期冲积扇一河流沉积体系的特点,为盆地中侏罗世主要的填平补齐期,盆地西缘的构造抬升较富县期趋缓,沉积区面积增大。

此时的古地貌高地有盆地南缘的演武高地、子午岭高地,东缘的古峰庄高地、姬源高地,五条水系仍然存在,但河谷宽度扩大,前期的高地则进一步缩小,靖边高地不存在,形成了更为广泛的低弯度河流沉积体系,其中尤以近东西向的甘陕河道更为突出,形成横贯盆地,宽达数十公里的宽阔河谷,其它水系分别汇入其中。

2亿年前甘肃-陕西的巨型河流(甘陕古河)是如何变化的(2)?

图4:甘陕古河

在五条水系中,甘陕、庆西、宁陕和蒙陕河道为低弯度砾砂质河道,河道中砂砾岩沉积厚度大,纵向上一般见有两个由含砾粗砂岩到泥岩的正韵律旋回,表明了河道经历了两次迁移。河道两侧均有宽阔的边滩、沼泽、河漫滩和泛滥平原等微相沉积发育,其顶部广泛发育煤层。

2亿年前甘肃-陕西的巨型河流(甘陕古河)是如何变化的(2)?

图5:泛滥平原

东北部的晋陕河道为网状砂质河道,河道层序中无砾质河床滞留沉积,河流下切作用弱,沉积物以中、细粒砂、粉砂和泥岩为主,网状砂质河道之间有牛扼湖、河漫滩、洪泛湖及决口扇等微相,其粉砂岩的累积厚度大,层数多。

2亿年前甘肃-陕西的巨型河流(甘陕古河)是如何变化的(2)?

图6:弯曲的像牛轭的淤塞水道为牛轭湖

在吴起至延安一带,甘陕主河道由于有四条水系交汇而变得宽广,宽达数十公里。延10期,古地形虽然经历富县组的沉积充填成为冲积平原,但彼此切割叠置成巨厚砂体,这个反映当时坡降仍然较大,河流流量变化快,所以地层厚度变化也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陕西   河流   鄂尔多斯   泥岩   弯度   延安   富县   砂岩   地层   侏罗纪   甘肃   水系   盆地   高地   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