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万亿城市宣布“联手”,又一超级都市圈或诞生,影响1亿人口

在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城市群或者经济圈的崛起,比如长三角城市群,以直辖市上海为中心向四周实现经济辐射,对苏南城市的经济带动效果极为显著,苏南的经济发展也整体要高于苏北地区,其中上海的经济辐射起到了重要作用。

2大万亿城市宣布“联手”,又一超级都市圈或诞生,影响1亿人口

除了上海,最典型的就是深圳,从一座默默无名的城市到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只用了30多年,这也创造了深圳自己的经济奇迹,更加离不开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同时,深圳也拉动和辐射了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发展。

如今,珠三角和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最发达的两个城市群,也是中国经济的“两级”。其中,珠三角城市群2020年GDP总量已经高达8万亿,作为拥有1亿人口的工业大省,山东也无法匹敌一个珠三角城市群。

2大万亿城市宣布“联手”,又一超级都市圈或诞生,影响1亿人口

长三角地区由于城市数量较多,面积更广,所以整体GDP体量更加庞大,GDP已经超过25万亿,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长三角地区拥有8座万亿GDP城市,位居各大城市群之首,综合实力最强。

那么,我国除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以外还有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群吗?答案是肯定的,如今2大万亿GDP城市宣布“联手”,又一超级都市圈或将诞生,影响近1亿人,这就是成渝都市圈。

成渝都市圈也被称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自2021年以来,这一超级经济圈动作不断,前不久就与其他三大经济圈并列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第四级”,这也是对于成渝经济圈的重要肯定,未来潜力巨大。

2大万亿城市宣布“联手”,又一超级都市圈或诞生,影响1亿人口

根据统计,成渝经济圈的人口规模接近1亿,2020年GDP总量已经高达6.8万亿,仅次于珠三角的经济规模,未来这一经济圈的发展将影响到参与其中的近1亿人口。

其中,成都和重庆是这一超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成都和重庆人口总和超过5000万,占整个经济圈的一半以上,两大城市GDP之和占整个经济圈的62.8%,那么成都和重庆的经济表现究竟如何?

2大万亿城市宣布“联手”,又一超级都市圈或诞生,影响1亿人口

在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后,西部多个城市抢尽风头,比如西安、成都,西安人口规模突破1200万,10年间人口增长了400多万,而成都更是以一己之力抢占了热搜榜首,人口规模首次突破2000万人,人口增加580万人。

如今,成都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发达的城市,人口规模如今也站上新的台阶,成为国内继重庆、上海、北京之后第四个2000万人口级别的超级城市,广州、深圳都被一一反超,可见成都对人口的吸引力有多强。

2大万亿城市宣布“联手”,又一超级都市圈或诞生,影响1亿人口

在《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北上广深依然稳居国内一线城市地位,而成都以100分的成绩位居国内新一线城市之首,力压杭州、重庆、苏州、武汉和南京等其他新一线城市,一时间风光无限,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除了成都,重庆也是这一超级都市圈的核心成员,我国有18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其中重庆人口达到3205万人,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名。

在经济规模方面,重庆2020年GDP达到2.5万亿,位居全国第五,与广州的差距非常微小,未来超越广州成为中国“第四城”只是时间问题,发展潜力很大。

2大万亿城市宣布“联手”,又一超级都市圈或诞生,影响1亿人口

要说20多年前,成都与重庆之间的距离还有些远,坐火车出发至少10个多小时,如今随着高铁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建设和普及,大大缩短了成渝的距离,如今只需要1个小时,这对于成渝经济圈的建设大有裨益。

目前,成都的城市发展,正在向东推进,而重庆向西扩张,两座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这将非常有利于成渝的产业合作互补,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领域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向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目标进发。

2大万亿城市宣布“联手”,又一超级都市圈或诞生,影响1亿人口

此外,成渝经济圈的快速发展,也将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崛起,西部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笔者对于成渝经济圈的未来非常看好,既有产业集群优势互补,也有大量的劳动力人口,而且在新兴产业领域发力较早,潜力巨大,你认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苏南   人口   城市   都市   成都   重庆   广州   深圳   上海   经济圈   城市群   规模   未来   地区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