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新移民子女入学需要准备些什么

加拿大新移民子女入学需要准备些什么

我身边几乎90%以上的人移民加拿大主要都是为了孩子教育,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加拿大的教育就一定好,国内就一定不好,其实这里的关键还在于你的评判标准,标准不同,结论自然也就会有差异。

每个家长心中都应该有自己的一杆秤,评判标准确定的核心还在于你到底希望孩子能从教育中获得些什么,以及哪种教育更适合你的孩子

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曾徘徊、纠结、沉思许久,不可否认身边环境对你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一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刺激到你敏感的神经,让你感到莫名的不安,焦躁和鸡血。

但庆幸我儿子现在还小,给我留出的时间和空间还很多,还没有那么多现实琐碎的烦事时不时地干扰我,才让我能够静下心来,至少可以看清自己当下的真实想法。

我和先生还算幸运,都早早混到了北京户口,所以孩子也不用为北京户口而犯愁,努力提前置办一套学区房可以在北京上公立学校,当然,也可以更努力一点让他上私立或者国际学校。

如果走公立学校这条路,孩子将来可能要面对比现在更为激烈的竞争,承担更大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也很可能被迫变成一名“海淀妈妈”。已经饱受应试教育折磨的我不希望孩子和我一样,学习只是为了应试,考试只是为了名次。

如果走私立或国际学校这条路,不仅孩子要最足够优秀,我也要再努努力,争取成为一名勉强合格的“顺义妈妈”,在孩子报名学校时,不会在审核和面试家长的环节因为我而给孩子拖后腿。在这条路下,孩子再回到公立体系不现实,最后肯定还是要出国留学。

无论是“海淀妈妈”也好,“顺义妈妈”也罢,在现实教育的大环境下,她们都在为孩子成长的不确定性而担心和焦虑。我身边也不乏许多这样的朋友,我也曾不理解并试图安慰和劝说她们,但当我自己可能将要面临这样的问题时,我终于也能体会这种焦虑的心情,可能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我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但其实无论你如何焦虑,都无法消除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要解开这个心结,只能做好自己,在一次次的焦虑中,调整认知,以一种更积极的姿态来面对差距。

因此,与其让过多的焦虑毁了孩子,不如把孩子的人生还给他自己,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支配权,使孩子自己拥有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的能力。

我更希望孩子能够更多地按照他的兴趣、个性和天赋去培养,有对自己的选择和未来负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如果他是学霸的料,可供他去爬藤;如果他只钟爱艺术,可专注于创作;如果他想特立独行,可任他去闯荡。

所以,我选择去拿一个移民身份,这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但至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可能的方向,这也并不是一定非要让孩子去国外上学,而是希望给孩子多一个选择权,伴随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体验,让他能够尽可能地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为子女教育而移民,心理建设很重要,尤其是家长的心理建设,因为孩子还小,可塑性很强,对新环境的适应速度远比你想象的要快,反而是家长们可能因为自身的种种原因无法坚定自己为孩子教育而移民的初衷。因此,家长如何想明白教育移民这件事、区分自己真正的目标和一时的想法、以及坚定目标后如何克服自身对未知未来的种种担心和忧虑是首要任务。

那对于那些已经成功拿到身份,正准备拖儿带女登陆加拿大的家庭来说,办理孩子的入学当然是头等大事,又需要准备和注意些什么呢?

教育体系

在办理入学手续前,还是要对于加拿大当地的教育体系大概有一定的了解。

加拿大没有联邦层面的教育管理中央机构,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系统。教育服务由联邦、省和地方三级政府共同提供、拨款和监管。因此,教育事务在加拿大的宪法规定和行政管理体系中,属于省级政府管辖范围,也由所在省(地区)政府负责监管。
各省(地区)议会通过自己的教育立法,由省教育厅督察下属各个校董局在其学区内的学校里贯彻实施,因而不同省(地区)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一张加拿大教育体系的概览图,可以看到虽然加拿大10个省和3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教育体系,而且各个体系的历史发展轨迹和依托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又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看,仍然是“大同小异”,也就魁省稍微特立独行一些。

加拿大新移民子女入学需要准备些什么

不同省(地区)对学前班、小初高的划分和入学年龄也略微有些差异。

加拿大新移民子女入学需要准备些什么

选定定居的省份城市后,遇到心仪的好学校,就可以直接向学校咨询,如果想让孩子进入公立中小学就读,需要联系学校所对应的教育局。

一般流程

1)首先去学校所在教育局的注册办公室进行登记注册。

2)办理登记手续时,预约一个测试日期,教育局会指派专人测试孩子的数学和英文能力,并会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将学校,作为ESL分级的依据。

3)等待通知,一般半个月左右,就会收到教育局通知你孩子被分配到哪一所学校及入学时间。  

4)去学校报到,见校长、班主任和同学。

注意事项

1)加拿大学校一般都是按照自然年划分年级(例如以1月份为界),不像国内的学校按照学年计算(如以9月份为界),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你的孩子来到加拿大后会与在国内的年级出现错位。
2)这里也是有学区房的概念,但是是真正的租售同权,如果说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某所学校,在买房或租房之前,一定要先到教育局的网站上看看你的房子是否位于你要上的那所学校边界之内,有时候同一条街的两侧会分属于不同的学校。

入学材料

1)身份年龄证明:孩子的护照、枫叶卡、移民纸、出生证明(出生医学证明公证)等;

2)防疫注射记录:医疗及疫苗注射记录(国际疫苗本)(注:若就读高中以上课程,不含高中,则不用免疫证明);

3)曾接受的学校教育及相关记录:学校在读证明或学籍证明原件或公证件、近2年在校成绩单原件或公证件、毕业证或学位证原件及公证件(如有)等;

4)住址证明,文件上必须有姓名和地址(如:租房合同、银行月结单、电话单、电费单等);

5)监护证明:一般未满18岁的孩子需要有监护人,且监护人需要有加拿大身份,所以这一点移民朋友们就不用担心了,提供父母的身份证明就可以了。

绿本换黄本

有很多朋友问到底该怎么办理国际疫苗本呢,也就是常说的绿本换黄本(有的省份貌似不需要,直接用绿本也可以,所以还是要提前和学校联系好,或者提前准备好黄本,有备无患)。

加拿大新移民子女入学需要准备些什么

所谓的绿本或黄本,就是证明孩子从小到大打过哪些疫苗,且这些疫苗的种类符合加拿大教育局或学校的要求。如果加拿大要求该打的疫苗孩子没有打,那么就要补充接种。

以下分享一个刚登陆的朋友于2020年初在北京办理的实操经历:

材料准备:孩子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2寸白底彩色证件照一张、疫苗本的原件及复印件(有字的页面均需要复印)。

办理地点:海关总署(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20号。

工作时间:上午8点-11点,下午13点-15点30。

办理流程:进入大厅关注公众号,先注册,预约办理(个人预约、出境体检、按照提示填写信息,每个孩子填写一次,当时预约即可,具体可咨询现场工作人员)——取号——等待叫号去窗口办理手续——缴费(约60元人民币)——到二层203先用单子扫码报到,等候——交疫苗本原件和复印件,按照取件时间到外文表窗口取本——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加拿大   顺义   原件   复印件   疫苗   教育局   焦虑   移民   子女   差异   家长   孩子   环境   地区   学校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