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逻辑的三个性质的那些事

提及逻辑,提及必然性推理,一直都是广大考生头痛点;考场上有关逻辑推理的题目不算多,却是足够的让考生伤神费力。不说国考中的那些朴素逻辑的一拖五,也不谈如果……那么……的是是非非,就单单是所有、有些之间的事就足以在心中掀起一场所谓的“血雨腥风”。心中无数的小问号:“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句话这么理解怎么就不对了”、“我怎么读不明白” ……一系列的问题打击这我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就带大家一起走入逻辑的世界,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要想真正的转变思维,就不得不提的就是:大家要明确逻辑和生活话语的区别,虽然逻辑脱胎于生活,但是成为独立学科,其自然有着自身遵守的准则:也就是逻辑的三个性质—严谨性、形式性和非专业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严谨性,何为严谨性,就是指在做题的时候不要轻易添加自己的主观思维;举个例子,“在红灯亮起的时候,未越过停止线的汽车不允许继续前进,那么越过停止线的汽车应该如何呢?”,可能有很多的同学会回答,可以继续通行,因为日常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嘛。但逻辑的答案真的是这样么,其实正确答案应该是“不一定”!,为什么呢,我们看下题干是否明确告知越过停止线的汽车就可以通行呢,没有告诉我们,所以能通行是我们在自己的脑海中主观添加的,并不是从已知推理得来的,自己主观认为的东西未必是符合题干的。这也就是常常我们做错题目的原因。

有关逻辑的三个性质的那些事

其次,我们一起看下形式性,形式性也就是在做题的时候不要轻易添加客观事实。何意呢,也就是说在逻辑遵循的是严格的形式推导,不能轻易用客观事实的存在去衡量逻辑的正误。举个例子:已知“所有张腿的动物都是猪,所有的马都张腿”能否推断出“马是猪”的这一结论?答案是必然的,因为“所有张腿的动物都是猪”,意味着无论是什么,只要张腿就是猪,既然马张腿,那么马自然是猪。虽然这个结论和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是有冲突的,但是只要所给的已知能够必然的得出结论,那么在逻辑中所得的结论就是正确的。

最后,那非专业性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侧重的则是在我们做题的过程中不要轻易试图去理解题干中给出的专业词汇的含义,也不要轻易添加自己的专业性知识。因为既然逻辑遵循的是形式推理,那么题干中所给出的概念的含义自然就不甚影响推理的过程,我们只需要保证概念的对应一致性,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心中无数   逻辑   专业性   主观   严谨   考生   含义   结论   题目   客观   性质   思维   事实   形式   概念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