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称被人贩子下药拐走,中途机智逃脱,真相让父母大跌眼镜

事件回放

近日,江苏南京溧水区警方接到报警:一名小学生康康(化名)在上学途中被人贩子下药带走,后孩子中途机智逃脱。

康康父母说,当天8点,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对面就离开了。

康康说,他还没进学校,就有个穿黄色衣服的人来问他要不要去玩,并强行往他嘴里塞了药用车把他带走了。


小学生称被人贩子下药拐走,中途机智逃脱,真相让父母大跌眼镜


警方立刻对这起事件展开了调查,他们调取了康康学校周边的监控,并没有发现可疑人员和可疑车辆,在民警要求康康将整个过程进行梳理时,发现康康前言不搭后语,破绽百出,而且表现得极不耐烦。

最终在民警和老师的开导下,康康才说出实情:他那天不想上学,又怕被父母责罚,所以跟父母谎称遇到了人贩子,本以为可以蒙混过关,没想到父母去报了警。

为人父母者最痛恨就是人贩子,一听说孩子被人贩子拐了,那心情肯定是又害怕又气愤的,可哪里想到,所谓的被拐,不过是孩子为了逃避责罚的自编自导自演,这真的让父母大跌眼镜!

很多家长对孩子说谎的行为都是零容忍。

说谎意味着孩子对家长隐瞒了重要的信息,家长无法了解到孩子真实的情况,就没有办法进行适当地监管,孩子缺乏自制力,心智也不成熟,如果脱离了家长的监管,过早地放飞自我,从长远来说,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无利的。

小学生称被人贩子下药拐走,中途机智逃脱,真相让父母大跌眼镜


要想避免孩子说谎,先得弄明白孩子为何会撒谎。

1、 分不清幻想和现实。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0~6岁的孩子身上。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时间、空间、事件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容易混淆,比如,明明是昨天发生的事,他会说是今天发生的,他明明没有去过一个地方,却说自己去过了。之前就有幼儿园的老师抱怨,明明给生病的孩子喂药了,孩子回家却对父母说老师没喂药,父母跑来指责老师,老师真是一脸蒙圈,有苦难言。

这个时期孩子所说的“谎”有可能是从一些电视、书籍里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但孩子因为分不清幻想和现实,把这些想象当成了现实。他们会说在柜子里看到了怪兽,或是别的让你觉得不可思仪的东西,他们撒谎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也不是为了逃避惩罚,是一种幻想型的撒谎。

2、 获得好处,逃脱责罚。

孩子五六岁以后,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会为了获得好处并逃脱责罚而撒谎。

我有个表弟初中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读寄宿制学校,有时周末回一次家有时一个月回一次,他父母因为忙着做生意,也没空管他,他成天逃学,成绩一塌糊涂,最后没考上高中。

表弟怕回家被他爸打,就谎称自己考上了,还让他爸给他寄学费和生活费,那个时候通讯没现在这么发达,老师联系不上他爸,他爸也没和老师沟通,他拿着这些钱吃喝玩乐了三年,等他爸问他要毕业证才知道这小子在外面玩了三年,早就辍学了。

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好处而逃避坏处,从这点上来看,孩子撒谎的根本动机跟成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小学生称被人贩子下药拐走,中途机智逃脱,真相让父母大跌眼镜


3、 对家长行为的模仿。

成人世界充满了谎言。这是事实。我们在外面为人处世,每天都会说很多违心的话,说很多善意或非善意的谎言。谎言对于成人来说,并不一定是伤害,而更像一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比如,我们会去朋友圈给朋友点赞:你孩子好可爱!而我们心里想的却是:这孩子真丑!

但孩子的世界相对要简单很多,他们不能理解太复杂的信息,比如潜台词,比如善意的谎言,他们的世界非黑即白,他们的价值判断体系比较单一。

如果父母在家里不注意言行,可能被孩子抓到你撒谎的现形,孩子会模仿你,并认为撒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那样他会在他需要撒谎的任何时候对你撒谎。

4、 影视节目的误导。

现在孩子接受信息,不单是从老师和家长那里获得,更多时候,他们会从手机、电视上的一些影视节目里获得很多有误导作用的信息。

记得我初三的时候,班里有个男生就出了件大事。

这个男生谎称自己被人绑架,而且被用了刑,后来趁坏人不注意逃脱了。当时他还成了我们学校的风云人物,是与坏人斗智斗勇并成功逃脱的典范,有很多一二年级的学弟学姐都专门跑到我们教室一睹“英雄”的风采。

这个男生把过程描述得很详细,而他的双手手腕甚至还有勒痕和割伤的伤口。

结果跟本文开头那个事件一样,他父母报了警,警察调查后发现他在撒谎,他被绑架的那两天,其实是跟几个社会上的孩子出去玩去了。这个男生最后受到记大过的处分。

试想,如果没有影视剧里的情节作为素材,一个初三的孩子,毫无社会阅历,又如何能编出这个充满了细节和情节的绑架案呢?

小学生称被人贩子下药拐走,中途机智逃脱,真相让父母大跌眼镜


家长发现孩子在撒谎,该怎么做?

1、 看破不说破。

家长可以注意区分,孩子的撒谎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

如果孩子处于0-6岁,出现说大话,吹牛,无中生有,黑白颠倒的情况,家长不要马上去打击孩子,戳破孩子的谎言,要先判断孩子撒谎的性质,搞明白孩子撒谎是因为分不清幻想和现实,还是为了逃避责罚,给自己带来好处。

家长可以跟孩子多聊聊,从孩子的话中梳理事件经过,去推导事件的逻辑性,若是无意撒谎,家长可以看破不说破,因为这只是孩子必经的一个阶段,不用把孩子的谎言看得过于严重。

2、 反省和反思。

如果孩子已经长大,那么孩子撒谎行为就跟家长的行为和教养方式脱不了关系了。

家长在发现孩子撒谎以后,不要急于指责,打骂,说教,家长需要先对自己进行反省和反思,问问自己,是否在平时的言行中自己做了不好的表率,孩子有样学样;是否对孩子过于严厉和苛刻,孩子因为害怕惩罚而说谎;是否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从撒谎中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李玫谨教授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一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教育孩子之前,先做好自己,否则你的孩子会对撒谎乐此不疲,而你只能一直对他围追堵截,拼智商拼精力拼耐力,最后是吃力不讨好,两败俱伤。

小学生称被人贩子下药拐走,中途机智逃脱,真相让父母大跌眼镜


3、 过滤不良信息。

现在的电子产品,影视节目里有大量的不良信息,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都非常强,他们一方面会被不良信息误导一方面得到了编造谎言的丰富素材。

比如,前述的两个谎称自己被拐被绑架的事例中,这些孩子就是从影视剧里看到了这类信息,进行加工后,编得活灵活现的,这大大加大了家长甄别孩子谎言的难度。

所以,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应帮孩子过滤掉一些不良信息,给孩子提供更多优质且正面的信息,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树立正确的观念。

4、 注意沟通方式。

当发现孩子撒谎时,家长第一反应都是非常生气的,脾气火爆的家长甚至会直接上来一顿板子伺候,但这样情绪化的处理方式是无益的。

孩子撒谎,必定有原因,如果不能从源头解决,最终是治标不治本,反而会让孩子想出更精妙的办法逃脱家长的责罚,变成撒谎的高手。

家长要注意跟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千万不要采用审问犯人式的语气,那样只会增强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亲子关系越来越恶劣,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若孩子远离我们,那将会面临更大的危险。


写在最后: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能对我们坦诚,不希望孩子面对我们谎话连篇,但要想让孩子不对我们撒谎,首先我们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试错空间和包容的家庭氛围。

如果不能降低孩子犯错后被惩罚的恐惧和风险,那就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孩子撒谎。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把孩子倒逼成谎话精,家长就是自己用石头砸自己的脚。

话题:你家孩子会撒谎吗?发现孩子撒谎了,你会怎么做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我是虫儿妈妈,家有一个6岁淘气男孩,一路升级打怪不断进阶,不惩罚不骄纵,正面管教孩子,目前为止,效果不错。如果你有育儿方面的困惑,可以跟我一起探讨哦。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父母   人贩子   大跌眼镜   贩子   机智   不良信息   中途   小学生   谎言   好处   家长   现实   幻想   老师   事件   方式   发现   孩子   学校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