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男孩妈妈跪求儿子不要再玩游戏!跪着的母亲教不出站着的儿子

2020年因为肺炎疫情,大家都在居家隔离,全国的孩子上学时间延后,在家的时间延长,一些自觉性比较差的孩子,没有老师管着,整天待在家,一直玩电脑,打游戏,也不做功课,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家认真学习,努力充实自己,而自家的孩子就这么废着,做父母的有时真是特别着急。

前两天就有一位初二男孩的妈妈在网上求助,说孩子在家天天打游戏,整夜整夜地上网,她是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孩子还是一点也听不进去,她为了让儿子别玩游戏,急得给儿子下跪,孩子这才不打游戏了,可好了不到一天,孩子又开始打游戏了。现在她是彻底没辙了,跪也跪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初二男孩妈妈跪求儿子不要再玩游戏!跪着的母亲教不出站着的儿子

这条贴子触动了家长们的神经,下面有很多家长留言,有家长说,自家的孩子也是沉迷游戏,连学也不上了,家长感觉自己老了好几岁。还有家长说,自己软硬兼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孩子还是书一眼没看,天天通宵,什么话也听不进去。

孩子们油盐不进的样子让家长抓狂,有的家长直接用高压政策,断网断电手机欠费,甚至直接上拳头,用暴力来制止。但,收效甚微。

现在国家已经明文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在学校,老师也会对手机进行管控,在很多学校,老师在上课前会要求同学们把手机交上去,等课后再去拿回来,孩子要接触到网络和游戏,只有在家中,而这也是监管最难的一个区域。


初二男孩妈妈跪求儿子不要再玩游戏!跪着的母亲教不出站着的儿子

家长的控制力直接决定了家庭监管的效果,不要轻易向孩子亮出你的底牌,贴子里这位妈妈用下跪的方式求孩子不打游戏,真的是下下策。

正如有位网友说得好:跪着的母亲教不出站着的孩子。

要让孩子"站"起来,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改正,父母先要立得起来,否则,你第一次跪,你的孩子会因为对你有愧疚而服软,但这种愧疚不足以让他抵御游戏带来的快感,当他再次犯错,父母再去跪,就再也收不到第一次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危害极大


会导致孩子现实感缺失

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孩子能得到极大的掌控感和成就感,孩子们可以组队,可以领导自己的团队去完成各种任务,他能一呼百应,这种极大的满足感是他在学习和生活中很难得到的,所以,孩子会更愿意留在游戏的世界,导致他的现实感严重缺失。


初二男孩妈妈跪求儿子不要再玩游戏!跪着的母亲教不出站着的儿子


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很多沉迷游戏的孩子由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或是长时间埋头玩手机,大多都会有背部和肩颈的问题。我们单位就有一个小伙子,他上初中时就特别沉迷游戏,经常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现在他不过22岁就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睡觉只能趴着睡。

此外,长时间对着电脑和手机,还会加速和加重孩子们的近视。

同时,因为太专注于打游戏,孩子们食欲低下,饮食也变得极不规律,在长身体的年纪,却没有摄入充足的营养,直接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偷窃,逃学,厌学,离家出走等问题的出现

沉迷手机游戏的孩子,会为了玩游戏,偷刷父母的卡,给游戏充值,买装备,或是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出现逃学,辍学的情况。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则报道,上初一的儿子期末考以后,就跑到同学住的出租房里,蹭吃蹭喝蹭网一个多星期,他的父亲还以为儿子失踪了,报了警,后来因为同学一家回老家过年,就只剩这个孩子一个人在出租屋里,他每天除了吃睡就是上网,把屋里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完了,当警察找到他的时候,他还窝在床上玩游戏,已经2天没吃饭了。


初二男孩妈妈跪求儿子不要再玩游戏!跪着的母亲教不出站着的儿子


对于沉迷网络的孩子,家长的干预越早,效果越好。如果等孩子到了14,15岁再去打压,已很难改变。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值青春叛逆期,如果家长用力过猛,可以会逼孩子走极端。

也有家长因为怕自己管不好,直接把孩子送去一些管教中心进行行为矫正,但结果都不是太理想,一些不正规的机构用电击或虐打的方式造成了很多孩子身心受到重创,甚至死亡。


对于沉迷手机的孩子,父母应有所作为


延迟给孩子买手机的时间

现在网吧已不再向未成年人开放,孩子们唯一能接触网络的途径就是手机。孩子们有了手机以后,让家长的监管变得特别困难,所以,建议家长在孩子高中之前都不要给孩子买智能手机,只买个有联络功能的普通手机即可。


用教育机智消解孩子的游戏快感

游戏是在用不断的刺激让孩子们产生兴奋和愉悦的感觉,只有消除这种愉悦感,才能让孩子对游戏的热情减低,放下对游戏和手机的痴迷。

曾有一个孩子吐槽说,自己曾特别喜欢王者游戏,有段时间特别沉迷,后来他发现总有一个家伙来打他,经常把他打得落花流水,让他受尽挫折,后来就没兴趣再玩。直到多年之后,他才知道那个打他的家伙居然是他老爸。

为了让孩子在游戏中受尽挫折,失去游戏的兴趣,这位老爸也是够拼的。


初二男孩妈妈跪求儿子不要再玩游戏!跪着的母亲教不出站着的儿子


用愉快的事物置换孩子对游戏的痴迷

孩子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能给他现实生活中不易得到的快乐,所以,父母可以给孩子找更多好玩有趣的事让他做,比如跟孩子一起去露营,或是去户外登山探险,孩子天性好玩,若有好玩的,他是不会太在意游戏的方式的。

只是这种方式只对10岁以内的孩子有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会更喜欢跟同伴一起玩,会更容易受同伴的影响,家长用这种方式收效不大。


让孩子在亲子关系中获得极大的愉悦感

越小的孩子对父母的认可度越高,相对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越强,所以,经常有专家说,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带,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各种有益的活动获得源源不断地认同感和成就感,这样去激发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若能在现实中得到成就感和掌控感,孩子就不大会去虚拟世界寻求认同了。当孩子长大以后,他也能更好地抵御周边环境中的不良诱惑。


初二男孩妈妈跪求儿子不要再玩游戏!跪着的母亲教不出站着的儿子


家长以身作责,你放下手机,孩子才能少玩手机

很多家长见不惯孩子玩手机,看电脑,觉得特别焦虑,特别心烦,其实,大多数家长自己也有手机综合症,手机一刻不离身,上个厕所,坐个地铁,排队买个东西,都是机不离手,好像离开手机就不能呼吸一样。作为成年人的家长都是如此,更何况是个未成年的孩子。

家长可以跟孩子约定,大家都不玩手机,多点交流和互动。

要管孩子,先管好自己。


把孩子对游戏的兴趣转为未来的职业规划

若孩子对游戏真的很喜欢,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讨游戏,甚至可以一起玩,把游戏中的感受和心得,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更高级地玩游戏,从游戏的场景设计,人物设计,剧情设计等去理解游戏,让孩子从一个玩游戏者的思维转变为一个游戏设计者的思维,其实也是蛮好的。


初二男孩妈妈跪求儿子不要再玩游戏!跪着的母亲教不出站着的儿子


虫儿妈说:

我们过去的教育环境特别单纯,那会儿也没那么多电视节目,更没有网络,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少,除了课本就是老师和家长,只要管住他们不交往坏孩子,基本不会跑偏。

如今,获取信息特别便捷,一机在手,各种信息充斥,孩子越来越精,也越来越容易迷失。家长靠打骂,靠下跪自残,终是收效寥寥。任重而道远,家长需终身学习。

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儿子   厌学   控制力   成就感   好玩   家长   兴趣   父母   母亲   男孩   妈妈   老师   方式   孩子   喜欢   手机   网络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