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的取名方式非常奇特,有人一生要改名好几次

台湾原住民命名文化相当多元,随着主体意识建立,原住民开始向主流社会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藤文化协会理事长马跃·比吼指出,一九九五年姓名条例修正至今年三月底止,共有一千零一位原住民回复传统名字。在原住民找回名字之时,外界也该开始学习了解原住民的命名文化。

台湾原住民的取名方式非常奇特,有人一生要改名好几次

当我们认识新朋友的时,会说“请问贵姓”,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宝岛里,原住民族各自拥有不同于汉民族的命名文化;一九九五年“姓名条例”修正后,原住民取得恢复传统名字的权利,有些原住民新生儿更是直接以传统方式命名,所以名字只有姓氏的观念,可能要改一改了。

以推动恢复原住民传统名字为宗旨的藤文化协会整理了原住民各族的命名方式提供各界参考,也让台湾社会认识原住民族命名文化之美。

泰雅族、太鲁阁族与刚向“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提出恢复族名申请的赛德克族的命名方式大致相同,会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父亲的名字,特殊状况也有加母亲的名字,虽不硬性规定承袭父母名,但一般会为男孩取以往头目或勇悍者之名,为女孩取部落中温顺或擅长织布者之名。如原民会主委瓦历斯·贝林,是子父连名。

台湾原住民的取名方式非常奇特,有人一生要改名好几次

阿美族命名除了承袭长辈的名字外,也常依出生季节或时刻命名,又因为阿美族属母系社会,所以,在自己名字后面接父名或母名的状况都有。如藤文化协会常务理事该映·犁百就是子母连名。

另外,有些人也会在名字后面加上氏族,而氏族是依祖先文化渊源分类而成,因此,像花莲县阿美族噶驲佤世代祖传领域海域建设研究会理事长卬淖·彔禾·八丮羍尒?(Anaw·lo`oh·pacidal),就是自己的名字?父亲的名字?氏族的名字(pacidal氏族意指“太阳子民”)。

卑南族中,每个家族都有家名,以往分家后会自创新家名,现在大多是沿袭原本家名,以卑南社为例,主要家族就有Pasaraad、Raera、Kadadepan等,家名起初是根据居住地和特征所创造,例如Pasaraad家族是居住在两条道路交会的三角顶点而得名,而卑南族的家族继承是以母系为主,个人名的后面是加上母亲的家名。

卑南族命名没有硬性规定,袭用祖先名字很常见,但是朋友间多以绰号相称呼,家中长辈才会以本名称呼晚辈。如十九世纪末的卑南社女王Sirogo·Raera,就是自己的名字加上家名。

台湾原住民的取名方式非常奇特,有人一生要改名好几次

达悟族人的名字一生中要随家族新生命诞生改好几次,还没生小孩的叫“希”·“自己的名字”;当爸爸后叫“夏曼”·“长子或长女的名字”;当妈妈的叫“希南”·“长子或长女的名字”;当(外)祖父母叫“夏本”·“长(外)孙或长(外)孙女的名字”。

所以,只要听到达悟族人的名字,就能知道他(她)的辈分和大约的年纪,如原住民电视台台长希·玛拉欧斯、作家夏曼·蓝波安;然而,现行的姓名条例申请改名只能以两次为限,无疑地局限了达悟族人尊重新生命的独特命名文化。

达悟族大多会为新生儿创造名字,依照家族现况和对孩子的期待来取名,而且讲究谦虚,不好意思取太骄傲的名字。

至于赛夏族,是唯一氏族名与汉姓间有音义对照的族群,例如“改摆刨”原意是“住在高处的人”,两百年前就以“高”为汉姓。Babai氏族原意是风,汉姓就是风。Tanohera氏族原意是太阳,汉姓就是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原住民   台湾   太鲁阁   汉姓   连名   奇特   母系   长女   氏族   原意   族人   条例   名字   传统   家族   方式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