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族谱,看看伟人怎么说


1944年,山东小岛上突然飘来一个日本水雷,炸死了一个9岁的孩子。


一个月后,岛上的一个男孩决定去抗日。


参军男孩是马未都的父亲,不幸的孩子,是马未都的叔叔。


这个故事,是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故乡的家谱上知道的。


即使是了解许多老物件的马未都,这也是缺了家谱不能知晓的过往。


关于族谱,看看伟人怎么说


-01-


问一个大家可能不太能答上来的问题。


除了史书和地方志,另一种以前记录历史的重要文献是什么?


——族谱。


关于族谱,看看伟人怎么说



关于族谱,看看伟人怎么说


-图片来自族谱网-


-02-


泱泱华夏传承数千年,时间线比某些移民国家长太多。


对于旧时代大多数人来说,历史的追溯只能仰仗史官的一支狼毫。而除了统治阶级的政策管制,旧时代很多平头百姓尚且吃不饱肚子,穿不暖身子,更没有心思去修理族谱。


关于族谱,看看伟人怎么说


更不用说,修谱还有庞大的亲属关系网,姓氏名讳需要追根问宗,实在是没有精力。


对于中国人来讲,认祖归宗的归属感可能和种地天赋一样与生俱来。


但过高的修谱成本就跟孩子三十多了没心思结婚让父母难以接受一样,无奈且无法。


再加上修族谱本身缺乏经济收益,就又劝退了一批人。


但民众长期主动或者被动地轻视,也就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断代断承断了念想。


关于族谱,看看伟人怎么说


最后人活一世,至多存在两三代人的记忆或者谈论之中。再往后,痕迹被时间抹除。一辈辈人由家人变成亲戚,变成不如近邻的远亲,再之后可能不再往来。


-03-


从个人情感家族延续,乃至民族发展来讲,族谱是家族和世代的精神寄托,是不可忽视的历史载体。


古往今来的名士和领导者,一次次提醒我们铭记。


关于族谱,看看伟人怎么说


【欧阳修】


族有谱牒,则人知其所出,知其所出则尊其祖,尊其祖则爱其身,爱其身则修身慎行,自不容以不谨!故非从昭姓氏、叙昭穆、明亲疏、辨异同入手不可也!


【孙中山】


族谱记述中华民族由宗族团结扩大到民族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利用。


【毛主席】


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祖宗都不敬,谈何爱国。


物质条件有了保障,是时候重新捡起散落的精神文明碎片。


到现在冲浪都用上5G的时代,其实很多问题都已经迎刃而解。修谱麻烦,寻根太难,其实一个APP或者一个网站就可以解决。


-04-


四五代往上的先辈,对于大小靓仔们来讲,可能只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可能只是一方灰白的石碑。


对儿孙讲述时,也只能从记忆中摸索,没有族谱更是难以寻宗。


很多数人回溯自家的祖辈,只能一辈辈人问过去,问到三四五代基本就戛然而止,无疾而终,甚至连一张画像都没有。


关于族谱,看看伟人怎么说

所以说,试着多拍一张合照,多打一通电话,多发一条信息一段话,给未来的自己,也给将来的孙儿(女)。

想想五年十年后,爱人孩子相互依偎,拿出照片神游当年踏过的山川,咂摸曾经饮过的泉水;百年人去后,居旅各地的子子孙孙依旧可以凭借一本记录着年轻趣事的备忘录,重溯当年先人百事,乃至重聚一堂执手夜谈,多好。

血脉代代传承,世世相亲。

记得右侧关注→【族谱网全媒体号】←每天才能收到推送哦
点击→【这里】←还可以了解更多族谱知识

#族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族谱   山川   狼毫   认祖归宗   百事   重要文献   家谱   姓氏   岛上   伟人   心思   当年   中国人   民族   孩子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