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把______装进行囊(7篇)

【2020陕西】

真题放送


题目:合唱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③不得透露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考题回顾


2019年陕西中考作文题是“做个诚实的人”

2018年陕西中考作文题是“阳光”

2017年陕西中考作文题是“会玩,才好!”

2016年陕西中考作文题是“为我心中的那片海”

2015年陕西中考作文题是“我的老师”


命意背景


近几年,陕西省中考作文命题一直采用全命题作文形式,在观点式和比喻式文题中交叉取材。我们知道全命题作文的审题,比喻类文题的选材立意,观点类文题的构思突破都非常值得重视。或许是出于避免宿构、防止押题的目的,命题者命制了一个很少见的作文题目。这是一道看似容易,实则不易的作文题目,题目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合唱”题面干净、没有过多的解释,也没有过多的“指令”,所有的要求都蕴含在文题本身。 “合唱”是大众化词语,本身是指集体演唱的艺术门类,考生都有所耳闻。“合唱”只有一个词,属于独词式文题,没有修饰语,没有支撑语,留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合唱”是一个范围相当宽泛的话题,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人与自我之间、人与社会(他人)之间、人与时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和谐,就连物与物的配合、光与影的衬托、声音的协调、色彩的搭配、动静的结合、诗画的融合、音乐的交响……没有一个不与“和谐”相关联的。在这众多的关系中,我们要善于选择写作角度,找到生活中对应的人和事,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以叙述感人的故事、描绘优美的图景、倾听真挚的情感、阐述精深的哲理。

大多数考生、特别是农村地区学生有过集体学习唱歌的经历,但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合唱训练,对合唱特点缺少切身体会、深刻领会,容易导致出现选材扎堆、立意肤浅的现象。根据“合唱”的特点,梳理出了一组观点,可用作本文的主题。

合唱是集体行动,集体行动必须步调一致、相互配合,所以可用“相互配合、步调一致才能打胜仗”作为主题。合唱是集体行动,集体行动应该目标一致,所以可用“用目标一致来激励人、凝聚人”作为主题。合唱的成功,取决于大家齐心协力,所以可用“齐心协力才能克服困难”作为主题。合唱的推进,离不开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所以可用“科学分工,发挥个人特长,是提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作为主题。合唱的组织,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所以可用“选好总指挥,才能组织好合唱”作为主题。合唱的成功进行,需要科学发声方法作为关键支撑,所以,可用“科学方法是克难攻坚的保障”作为主题。合唱离不开提前准备,所以可用“打好有准备之仗”作为主题。合唱中容易出现“南郭先生”,所以可用“不让一个队友掉队”作为主题。

上面列举出若干立意点,大家选材可写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也可选用想象生活。一句话,选材范围很广,表达上也很自由,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文章开头最好就对“合唱”一词进行定向式阐释,便于后面展现自己的选材立意。结尾处,也要注意回扣一下“合唱”一词,与开头相呼应。(部分观点来源于网络)


试题分析


一、记叙文角度

记叙文角度多种多样,但建议考生从自我角度切入,从身边小事入手,要"说人话",切忌“说大话、鬼话、神仙话”,方能写出真情实感。

1. 从具体的某次现场音乐合唱角度出发。可以是我作为合唱团成员之一,记叙合唱团为了排练好一首曲子从头至尾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最后终于演奏圆满成功,由此而来的感受和体悟;也可以是我作为合唱演奏的观众之一,记叙在现场观看合唱演奏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2. 从抽象的角度出发,可以是个人与同学、老师、朋友、亲人等人之间的某次配合或情感默契;记叙的时候要侧重介绍你们是就什么具体问题,如何协调处理,最终达成一致,并且这件事让你有了“合唱”的感觉,最后可以提出自己就“合唱”的想法;

也可以是个人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社会、国家,或者社会内部各组织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某种协调、共识和一致。比如记录疫情期间,在党中央的领导指挥下,社会各组织是如何各司其职、有序运转,社会秩序井然,共谱了一曲举国抗疫的宏大交响乐;也可以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例如述说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取得的卓越成绩,物种得到保护,人类生活环境也随之变的更好,人与自然共吟一曲美好地球的颂歌。

二、议论文角度

合唱二字,可以分而论之。

合乃合作,适合,默契,可以是协调,可以是和谐,可以是融合,也可以是衬托。

唱可为低吟,可为高歌,可为忧郁婉转,也可以为欢乐高亢,但最终要在合的范围内发挥。

1.大到国家层面,合是国家的高速发展,唱是个人的默默努力。国家要不断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个人在自己岗位的坚守。

2.小到个人成长,合是一个人健康发展,唱是各个方面的磨合协调。一个人要成长,挫折和磨难是无法避免的,面对挫折,与磨难合唱,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3.回顾历史,合是璀璨的诗歌文化,唱是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李白爱美酒,苏轼邀明月,合唱成历史的歌声,传唱千年。

4.回想童年,合是情感的共鸣,唱是当时的陪伴。童年岁月,与奶奶在槐树下唱歌,与爷爷在院子里乘凉,共同谱写童年的乐章。

5.疫情当下,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唱是每个人对自然的爱护和敬畏。要平衡人类跟自然,就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

6.看传统文化,合是中华文化百花齐放,唱是对每一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色彩,合唱共奏,才让中国文化出彩。(点评来自”三秦初中优学”)

片断摹写


片断一

客厅里传来一阵子吵架声,正在做作业的我一听就知道爸妈又吵架了。

我放下笔,仔细想了想,这是“第N次世界大战”了,我这个“联合国秘书长”历经劝解并警告还是无功而返。这种“战争”也并不比打击恐怖分子容易。我曾经去跟他们“谈判”过,但每次都是他们想“拉拢”我,所以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我也想过很多方案,但每次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去去去,大人的事小孩子管什么!”一句话就把我给打发走了。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立竿见影呢?我叼着笔,冥思苦想。终于有了一个最佳方案:那就是生病。虽然这个想法有点荒谬,又有些危险,但为了“世界和平”,我咬咬牙忍了。我先实行第一步计划:制造生病。晚上我用凉水洗澡,上床睡觉时偷偷把被子掀开,让自己着凉;接着我实行第二步计划:藏起药品,把所有能治感冒的药品藏在没人能发现的角落里。我心里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场好戏就要上演了。

可偏偏就事与愿违,一周下来,除了有一点点受凉的症状外,我压根就没感冒。我的苦肉计眼见不能成功,我心里忙叫苦不迭: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关键时刻怎么就是不感冒呢?这次,垂头丧气的我只好趁爸妈买菜的时候把藏起的药品放回了原处。没过多久,他们就回来了,我强打起精神说:“你们回来啦。”妈妈说:“回来啦,今天有好吃的,有鸡肉,有西红柿鸡蛋汤,还有,还有……”“还有什么呀?别停呀!”我问,“还有你的脸怎么苍白苍白的,没有一点血色?”妈妈问。我心里想:这完全是我装病而没成功的后果。妈妈跟爸爸在一旁小声谈话后妈妈就去做饭了,爸爸帮我烧好开水,让我喝下去,并让我去洗个热水澡,还让我多穿点衣服。吃饭时,妈妈把好吃的菜都往我碗里夹,说:“多吃点。我和你爸商量过了,我们轮留请假带你去医院做检查。”“啊?不用了!”我急忙说,并把事情原原本本讲给他们听,他们先是一愣,然后边笑边保证,不再吵架了。

这件事就这样摆平了,坏事还变成好事了。

片断二

“天空的和谐,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和谐,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和谐,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和谐,留下了最后的美丽;而我所追求的和谐,是和好友一起去采撷——每一份友情,每一丝快乐,每一片希望,每一线阳光……”

时光匆匆,流年似水。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童年的记忆是一片片叶子,从童年的大树上悄然飘落,便再也无法重新回到树上,只是那片片叶子依然翠得耀眼。还记得,那个蹦蹦跳跳的小女孩总爱张开好奇的眸子仰望蔚蓝的晴空,想融入那片蓝;总爱和小伙伴们钻在“小房子”里,看调皮的雨滴在微风中嬉戏。那时的天很蓝,那时的草很青,那时的大自然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卷,那时的我徜徉在微风中,真的很幸福。

而幸福是什么?在我眼里,幸福不是一叠厚厚的钞票,一件华丽无比的衣裳;也不是遮掩痛苦的工具,贪图片刻欢娱的美酒。幸福,应该是心灵深处微妙的感受,是一个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在你颓丧无助时,路人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会带给你幸福;幸福是你口渴难耐时一捧甘甜的泉水;幸福是你筋疲力尽时一张松软的大床;幸福是你孤寂时一封远方的素笺;幸福是你噩梦后一张慈祥的笑脸。找到了幸福,我便看到了和谐的微笑。

又是一片澈然晴空,丝丝阳光温暖如昔。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其实怎样的世界才算和谐,答案就在你眼里,就在你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中考   装进   立意   陕西   人与自然   行囊   命题   合唱   童年   角度   集体   和谐   妈妈   幸福   社会   国家   主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