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皆学问之虫趣篇—培养优秀孩子必备技能之一百六十三

女儿学龄前我就给她买了一套法布尔《昆虫记》,女儿通过看《昆虫记》,掌握了好多观察昆虫行为的方法。

生活处处皆学问之虫趣篇—培养优秀孩子必备技能之一百六十三

法布尔不仅是昆虫学家,还是了不起的文学家,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他的《昆虫记》文笔优美,细腻,这套书不但阅读性强,趣味性也强,通俗易懂,并且可以培养小孩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非常值得大人陪孩子一起阅读。

女儿二年级的一个周日,我们去体育馆打球,她又照例抓了一些小昆虫,至少得有十个瓢虫,我俩又出去抓了几只蚂蚱,一只蛐蛐,那只可怜的蛐蛐在我们抓它前后腿就已经掉下来了。它带着一条长长的产卵管,已经蹦不起来了。只能在地上爬。女儿告诉我这是一只雌蛐蛐,是不会叫的。雄蛐蛐叫和雄蝈蝈叫起来也是不同的,蛐蛐是大腿像张弓似的摩擦翅膀来发出声音,而蝈蝈是靠翅膀摩擦共震发出声音的,所以蝈蝈声音悠长好听。女儿讲起来头头是道。

我问她昆虫的触角是干什么的,她说是触觉器官,分辨气味的。她大大的脑袋一晃:“如果昆虫犯了罪,就把它们的触角剪了,再放到野外,这惩罚就很可怕了。它没有了触觉,它都不知道往哪走了,也不知道躲避天敌了。”“这样啊,如果森林王国真有这样的法律的话,这项刑罚真是相当于判了死刑了。”我非常认真地说,女儿也非常认真地点头表示同意!

有一次我们带她出去玩,农科院实验基地上扣着很多的网棚,女儿起初以为是大棚,我告诉她这是网棚,蔬菜大棚用得是塑料布,网棚用的是塑料网,这种网既透风还能阻挡住蚜虫。棚里种的是马铃薯种薯,种薯最怕的就是这种蚜虫了,这种蚜虫不仅吸叶子的嫩汁,还传播病毒导致马铃薯种薯减产,而这网棚是专门用来防蚜虫的,可以有效地把蚜虫挡在外面。女儿听了很是感兴趣。

先生在家里面养了好多花,像玫瑰这类的香型花特别爱生虫子,尤其是蚜虫和红蜘蛛,女儿和先生面对着虫子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先生是必除之而后快,而女儿则是饶有兴致的拿着放大镜观察个不停,有时还放到我给她买的显微镜下去观察。而自从知道了蚜虫是马铃薯受病的最主要杀手,她还上了心,她给花上抓下来的白色的蚜虫染色,细心地观察,那模样像极了农学系的学生。

女儿对小虫子的兴趣一直持续到初中。有一天晚上,她兴致勃勃的把电话给我,说是在窗户台上发现了一种蜘蛛留下的痕迹,她就用法布尔的手法,成功地诱捕到了这只蜘蛛。

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啊。有一天,她喊我去看花的叶子,我懵了,什么状况?这盆月季花的叶子,有好几片好像被用工具修剪过似的,一大块一大块的圆弧型的缺失了。女儿说,这些叶子被切叶蜂切去筑巢了,她刚才看到一只黑色的切叶蜂,以极快的速度切下来叶子,并迅速的抱着叶片飞走了。说真的,我活了四十多年,从来没关注过昆虫界还有这么酷的一种虫子,简直是“超虫”一样的存在嘛!肆意的随着它们的心情切割着它们眼中的叶子,哪管你是不是花儿正开着,花蜜正浓着,花香正甜着。哈哈,简直是太有趣了。

女儿现在初四了,对昆虫的兴致已经转移到化学实验上去了。但通过昆虫养成的观察、分析、思考习惯却贯穿了她学习的整个过程,对学习帮助甚大。

有心的家长朋友们,如果你的孩子还在幼儿阶段,强烈建议你们买一套法布尔的《昆虫记》,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陪孩子一起观察小昆虫,小小的昆虫会为你的孩子打开一扇启迪心智的大门。孩子学会自我思考,比上再多的辅导班都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叶蜂   蚜虫   孩子   蛐蛐   蝈蝈   马铃薯   触角   触觉   昆虫   虫子   摩擦   大棚   学问   叶子   技能   女儿   声音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