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不要再管我了”孩子愤怒的咆哮,令我掩面而泣

年幼或是叛逆期的孩子是否对你说出过这样令人难过的话语。亦或者你对自己的父母说过这样的话。

冷静过后是否思考过这句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明明自己那么爱孩子,为什么会像仇人一样被孩子所厌恶。

“你能不能不要再管我了”孩子愤怒的咆哮,令我掩面而泣

一、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这都是为了你好”“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正因为我那么爱你”…………以爱之名的话。这些你会不会觉得很熟悉,是不是觉得听过或是对自己的孩子说过,可是这些话的背后往往是“我这样都是害怕失去心目中的你,所以我宁可你生活在痛苦之中”

例如:如果你觉得孩子很有弹钢琴的天赋,而你的孩子却告诉你他想学舞蹈,街舞或者篮球。那么你是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我想多数家长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孩子的“他现在还小,等长大了就会明白的”家长也会用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

所有的事情如果都在父母的建议下,安排下,保护中渡过,而自己的想法却总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去做,去尝试,去探索,去掌握以及承担失败的风险,孩子就总会觉得无助和不满足,而孩子也很难成熟起来。而当这些孩子步入青少年或成人期时,许多已经习惯父母的建议安排的人,可能仍然会觉得迷茫不知所措,因为长久以来他们根本不知如何选择,在父母建议中就好。读到这里会不会觉得身边有很多类似的朋友或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妈宝男”。每句话每件事都要父母建议或“听我妈说”而父母便名正言顺的继续对他们的生活横加干涉和操控。

操控不一定是个贬义词,如果一位父母控制年幼的孩子,不让他上街,这并不是坏事,这种程度的操控十分适度。但如果这位父母十年后仍然这样做适度控制便成了过度控制,因为那时的孩子早就可以独立过马路了。

“你能不能不要再管我了”孩子愤怒的咆哮,令我掩面而泣

二、适度的放开控制,尊重孩子的选择

尊重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真的爱孩子,就不要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也不要让孩子变成自己心目中的模样。

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是一味的宠溺孩子,当孩子在做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时,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父母也不防让孩子做着看,让孩子尝试一下,同时也让孩子承担错误的结果所带来的痛苦。在事情结束以后,在给孩子分析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例如:孩子再拿一辆小汽车玩具换取一个纸飞机后,家长不防尊重孩子。事后再带孩子去看下玩具的价格可以买到多少纸飞机(仅仅是举例)

在例如:孩子不想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长也不必强迫孩子去分享,可以引导但不可强迫,事后在帮助孩子分析,如果分享了,是否可以换来一个玩伴

孩子从小受到尊重,也就会尊重别人,自己的选择被父母尊重也会给孩子更多的自信心,孩子也会变得更加的独立。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你能不能不要再管我了”孩子愤怒的咆哮,令我掩面而泣

小编有话说:操控型父母的子女成年后,对自我的身份认知会有些模糊,他们很难把自己视为脱离父母存在的独立个体,也更加的迷茫和无奈

最后明天更新:酒鬼的父亲深深地伤害了我(关注小编,不迷路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掩面而泣   孩子   心目中   年幼   这样的话   事后   愤怒   迷茫   想法   你好   痛苦   家长   事情   父母   独立   玩具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