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裁员:有人申请仲裁,有人乐于转行

8月5日,关于字节跳动大力裁员的消息在许多社交平台上流传,给本就不稳定的教育轨道增添了一丝波澜。

2020年,张一鸣在致全体员工的信中指出,教育正式成为继图片、短视频之后的第三大战略重点。一年后,将教育视为关键战略的字节跳动也没能逃过裁员风暴。

据后期LatePost报道,字节跳动教育品牌正在大力调整相关业务:为3~8岁儿童提供AI动画课程的瓜瓜龙开始取消导师,计划在8月底前取消50%以上的体验课导师;为3-12岁儿童提供思维动画课程的优派易和为4-12岁儿童提供一对一外教英语业务的GOGOKID也已从申请中移除,接下来将停止运营。

在裁员的同时,字节跳动也在寻求业务转型,比如瓜瓜龙正在准备编程课程。据悉,蓬勃教育下的综合学习平台雪浪之前专注于成人业务,暂时受政策影响较小,或将成为教育方向字节布局的重点。

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实施,对校外培训机构提出了各种限制。惩戒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营;严禁超标和超前培训;加强对培训费等政策的监管。有教育赛道布局的教培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开始裁员。

在政策环境的影响下,曾经在K12行业任职的员工的业绩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跳槽、离职、被裁员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向学习硬件、成人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转型,也意味着人才等组织结构的变化。

在业务优化升级的背景下,校外培训机构经历了怎样的裁员?公司是如何应对这场风暴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问题,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联系了被裁员或被迫离职的员工,试图了解裁员的真实趋势。

裁员风暴下员工与公司的“博弈”

豌豆思维是一个在线学习平台,专注于3-12岁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双减”政策中提到,“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培训班等名义对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含外语)培训”,直接击中了豌豆思维的核心业务。这意味着豌豆思维中与思维训练相关的大部分员工都将面临失业。

豌豆思维上海公司员工于刚接受公司采访已经五天了。这五天,他拒绝了赔偿条件,目睹了同事和领导的争吵,努力为自己争取到更合理的赔偿。

根据凤凰网发布的报告。com 8月8日消息,豌豆思维的钉子户“广东开心种子科技有限公司”人数已从高峰时期的8300多人下降至发稿前的6823人。基于此,估计裁员不到20%,否认了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裁员70%-80%的传言。

但根据余刚和同事整理的数据,7月30日上午,公司以双减政策为由列出了裁员名单,各级领导对被裁员人员进行了口头约谈。余刚的部门有160多人,这次裁员有100多人受到影响,远超“预估的20%”。

于刚向刺猬公社提供了“广东开心种子科技有限公司”钉钉组的截图,以此来说明自己和同事被禁止在组内发言。刺猬公社试图进一步联系豌豆思维HR确认,但对方听到裁员消息后挂断了电话。

豌豆思维最初提出的补偿方案是N,即按照本单位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但“一个月工资”的算法并不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提出的“辞退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于刚表示,面试中提到的月薪是按照基本工资计算的,平时的表现和奖金都没有考虑在内,但这些通常都是每个月默认发放的。如果以基本工资作为月薪标准进行补偿,像于刚这样被裁掉的员工得到的钱会少很多。

7月30日下午,公司再次约谈员工,称如果不接受薪酬方案,将被HR强制解除劳动合同,下周一不用来上班,公司将介入后续调动,并在官网公布个人信息。

于刚和同事并没有因为公司的态度而妥协。他们8月2日星期一照常来公司上班,8月3日正式申请劳动仲裁。但由于公司并未真的单方面强制解除合同,因此无法正式进行仲裁,应由能够代表公司的调解员、HR和员工代表进行调解。

8月4日,来上海代表总部与员工签订储蓄合同的HR,完全否认公司会单方面解除合同,并发表恐吓言论。同一天,豌豆思维微信官方账号也针对大规模裁员发布了官方声明。声明指出,受“双减”政策影响,公司业务线被迫调整,部分岗位被承包。也意识到与员工沟通存在问题,会认真改正,继续与员工友好沟通。他还表示,未来将提供创新的互动素质教育产品,艺术、编程、口才、表达艺术等课程即将推出。

余刚和他的同事不同意豌豆思维的这种说法,因为整个声明中没有提到“裁员”,他们说公司是用员工节省下来的薪酬来支持新业务的运营。此外,他们认为,2021年7月22日,公司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地标广场外墙上贴了一个巨大的广告,说明公司不是没钱赔偿员工。

2021年7月22日,豌豆思维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地标广场外墙张贴巨幅广告

来源:图片受访者

直到8月6日晚,于刚和同事再次接到电话,公司提出给予n+1补偿,其中月工资标准以税前工资为基础;年假、调休会自动清空,不会结算到工资中;工资只结算到7月31日,不包括8月份的工资、社保、公积金。

于刚和他的同事们仍然认为赔偿不合理,但他们也意识到在这里继续游戏只能拖延自己的时间。8月9日,于刚去公司签合同,但仍有10多位同事不同意最新的薪酬方案,没有签字。

随着大部分员工的签字离职,豌豆思维与员工之间的“博弈”暂时告一段落。在“双减”政策下,断臂生存的教培机构将面临资金困难,减少从业人员和薪酬,将成为其自救方式之一。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这时教辅机构的工作人员都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兴趣。在这场裁员风暴中,无论公司用什么样的“小聪明”来捍卫自己的利益,都不能忽视员工在“博弈”中的力量。

裁员中的众生

一些参与在线教育裁员的公司形影不离,不断与员工拉上薪酬方案,而另一些公司则像作业助手一样,与员工“和平分手”。

作业帮员工的影子告诉刺猬公社,虽然还在试用期,但公司已经承诺按照N+1赔偿。据他所知,公司里没有拿不到赔偿的员工。很多员工离开公司都会感到惋惜,因为工作待遇很好,团队之间也很尊重对方,很人性化。

和作业帮助一样,高图也为员工提供了“满意”的补偿。

据LatePost报道,在“双减”想法产生后的第二天,高图集团创始人兼CEO陈向东召开管理层会议,定下裁员目标:8月1日前,全国13家本地中心关闭,只剩下郑州、武汉、成都三家辅导中心。每个中心平均有几千人,裁员涉及几万人,相当于高路的1/3。

高图Xi安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本次薪酬方案中,试用期和正式员工整体按照N+1方案执行。N的月工资标准按过去12个月平均应付工资计算,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等。如果工资代替股票,恢复计算;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月工资高于本市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照本市月平均工资计算。所有在职(含HC招聘)且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实习生,均按正式员工对待。补偿金8月10日发放,如有未完成业绩,9月10日发放,社保8月正常发放。

在裁员风波中,还是有一部分员工根本没有机会拿到赔偿。他们因为降薪被迫离职,负责教育南昌分公司的包仔就是其中之一。刺猬公社联系包子时,她已经找到了新工作。

据宝姿介绍,头部教育南昌分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主营业务为全国营销。“双减”政策后,她所在的课程咨询部在业绩等方面没有受到影响,照常开账单。

直到离开公司的前一天,包子还在正常工作。8月1日来公司后,被董事叫去开会,基本工资从4500元降到3000元。如果没有达到KPI,他会继续扣基本工资。

在双倍降薪的压力下,宝子这个岗位的员工基本都选择了离职。包子说,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公司并不意味着裁员。整个部门的气氛很沉重。他们想走法律程序,但他们发现合同中没有“漏洞”对他们有利。公司法律事务完善,所以他们放弃了。

包子和同事也想过留在公司等裁员的消息,拿到N+1的薪酬。但是要多久才能下岗呢?下岗时得到的补偿是否合法合理?在整个教培行业“低迷”的环境下,宝子和同事们都不敢冒这个险。

裁员背后的机遇和转型

在这一波裁员浪潮中,不同岗位、不同工龄、不同家庭的员工对裁员的反应各不相同。

即使公司能够给予合法合理的补偿,裁员对于一些深耕教育培训行业的员工来说,仍然是“致命”的打击,未来很难转型。但对于原本不喜欢教育,一直想转行的人来说,裁员可能是一个机会。

作业帮员工的影子就属于后者。毕业后,由于专业和经验的限制,他从未离开过教育行业,工作只是为了“吃饭”。

听到被公司辞退的消息,影子“松了一口气”。这件事迫使他思考自己的未来。离开家庭作业帮助几天后,他一直在提交简历。

虽然想着转行,但Shadow认为自己过去做过的功课真的可以帮助孩子。一门课程涉及的各个业务线的工作人员、老师、设计师、R&D人员,不是“白活”,大家的辛苦也不是“制造垃圾”。虽然在各种因素的平衡下,结果可能会比预期的差,但这些结果是基于大量的分析和不断的修正。课程可能会帮助孩子提高成绩或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转型并不容易,但如果你留在教育行业,将来可能会面临裁员的风险。影子说,这是一道选择题。“一个人在悬崖下面,上面有一根稻草。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根稻草。抓它没用,但人会放弃,在危机中不抓吗?除非你能找到另一种方法,否则有些人也许能做到,但有些人还是会抓住稻草。”

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迫接受,这群离职员工开始成为“捞人才”群体的目标。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公司向教育行业的下岗员工伸出橄榄枝,包括运营、销售、R&D等岗位。在脉脉等社交平台上,很多公司的HR也向教育行业的人才发出邀请。

一个行业的“病变”,可能会为更多的行业提供活力。就教育赛道而言,K12的“没落”让其他细分领域有了更广阔的市场。

早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教育机构、资本、互联网公司等各方就已经将营销重心转移到职业技能培训等成人教育方向。据App Growing统计,5-7月教育培训细分行业广告占比中,职业技能培训在巨量引擎广告占比27.87%,在腾讯广告占比24.88%,在百度信息流占比27.1%。K12行业广告数量从5月份的12.91%下降到7月份的11.99%。

智能学习硬件产品受到大厂商的青睐。网易有道2021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一季度智能学习硬件产品净收入达2亿元,同比增长279.8%。在AI的加持下,学习灯、学习平板、学习音箱等硬件产品一度成为资本和市场的宠儿。

素质教育也成为学科培养转型的方向之一。8月4日,斗神教育发布《行业政策变化对公司经营影响提示公告》,指出学习服务的主要业务主要是中文专业的服务。

2021年一季度,国学业务现金收入为8978万元,确认收入为1.2829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3.66%。双重减持政策下,公司面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下降的风险;减少学习中心和学员数量的风险;公司全资子公司Chinese未来主要从事中文重大学习服务,未来业绩承诺无法兑现的风险。对此,斗神教育指出,未来将通过多业务条线布局(如“斗神美育”等),积极缓解这一政策对上市公司经营的压力和影响。);继续推动和大力支持智慧教育业务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和实践与公办学校的多元化业务合作模式。

中小学剥离已成为上市公司或即将上市公司的经营重点。据字节跳动的员工称,字节跳动将在年底前剥离其教育业务,因为它必须在明年上市。之后,涉及员工的工卡将由字节跳动改为活力教育,不再享受字节跳动给员工的福利。

根据影子理论,教育机构在一条流水线上工作,履行各自的职责——专业课为课,垄断课为卖课,专业课为做课,最后形成链条,然后按照时间步骤定时输出。教辅机构的转型意味着对人才的新需求和新的生产流程,由此新的生产线再次呈现在市场上,就像K12一样。

薛兆丰在《经济学讲义》中提到,一旦精心组装、高度协调的流水线安装成功,工人们就必须每天开工;高温炉一旦诞生,就无法熄灭,需要一直生产。在K12以外的流水线,比如素质教育、成人职业教育,会有更多的高温炉具燃烧得很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基本工资   作业   豌豆   刺猬   薪酬   字节   同事   思维   工资   员工   课程   政策   业务   行业   在线教育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