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家长学会理解,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每个人都经历过叛逆期,不论是青春年少,还是婴幼儿阶段。叛逆,更像是一种自我反抗和宣泄的方式,但这样的方式往往受到伤害最多的是家长,在面对孩子“无理取闹”和“发泄情绪”的时候,既无奈又生气,而且还不能打骂,只能默默忍受。但家长有没有想过,其实叛逆并不是孩子的错,多数情况下,反而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管教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为什么会叛逆呢?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的一句话,导致他们情绪不稳定,而不服从管教;也有可能是小伙伴不和自己玩耍,所以心里面不高兴,紧紧地把自己伪装起来,和外界划清界限。不同的孩子,经历不同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他们在叛逆的时候,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共同的特征是:拒绝别人的要求、容易冲别人发脾气、喜怒无常等等。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家长学会理解,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叛逆对于孩子来说,会感觉到自己被外界和身边的人误解了,所以才会做出很多父母不理解甚至厌烦的事情,而这些举动,都是在寻求父母的关注。特别是在早期教育阶段,孩子的成长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心智和情绪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弱,因此家长更需要理解孩子的叛逆,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在家庭教育的氛围下成长。

如何理解孩子的叛逆?

首先,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排解负面情绪,在与孩子交谈的时候,保持和孩子的眼神交流,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家长是在真诚的倾听,而不是只是听自己发牢骚;同时,最好不要受到其他事情的打扰,专心并且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语言,让孩子知道家长是尊重自己的。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家长学会理解,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切记,不要在孩子话还没说完的时候,家长就立刻打断或者抢话,即便是孩子说错了,我们也需要等孩子把观点说完,这样才算是合格的倾听者。

其次,理解孩子面临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不要觉得孩子的想法很幼稚,叛逆期的孩子需要家长的爱和认同,而不是指责和批评。我们可以把自己身边的类似故事,讲给孩子听,并引导孩子学会正面解决和处理,提供给孩子正确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让孩子能够正视自己的叛逆,并且能够顺利的跳出去。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家长学会理解,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最后,经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多数情况下,误解,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例如:家里面丢失了贵重物品,家长始终没有找见,最后怀疑是孩子偷偷拿去,然后就逼问孩子,并进行训斥,而孩子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物品,亲子之间的误解就开始了,亲子关系也就出现隔阂了,而这个误解,在早教阶段埋下缺乏信任的种子,在青春期,会以叛逆的形式反馈到父母身上。

解除误解最好的方式,是在于平时和孩子的交流和亲子时光中,建立信任的基础,是父母首先言行一致,然后教会孩子诚实守信,并选择相信他们,而不是等待事情发生了,才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不足,进而体罚和斥责孩子的行为。殊不知,此时的孩子会变本加厉,反而不相信家长的教育和培养。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家长学会理解,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总而言之,叛逆并不是孩子的错,家长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叛逆,以平和的心态和成熟的见解,耐心的倾听,并进行沟通交流,来引导孩子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和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变得不再叛逆。

更多关于早教和育儿相关的知识,大家可以关注纽哈顿国际早教,我们会及时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留言区评论互动,转发关注,点赞分享给更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子时   叛逆   家长   孩子   青春年少   家庭教育   误解   外界   情绪   父母   事情   阶段   身边   物品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