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家训中的学习之道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可以说,没有比我们更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了。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只是学习国外的教育理念是很难做好家庭教育的,一切理论都还是要落实到中国的土壤上,才能盛开出茂盛的花朵;仅仅只靠自己摸索也是很难的,人不学不知义,中国传统家训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可以给我们启发。今天分享给大家家训中的学习之道。

1、读书可以改变气质

读书可以改变气质,胸有诗书气自华。曾国藩在给家人的信中写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相由心而生,当我们在不同的心境中的时候,我们的相貌是变化的。读书就是与善人交,与善人的心同频,心自然博大美好,当然我觉得,这里的读书是指读好书,如果读书的内容让人忧愁,那我们的相貌又会是如何的呢?

文化:家训中的学习之道

2、读书让每个生命变得美好

胡氏家训中有《四时读书》:

春读书,春风和花香,鸟娟助吟哦。五年经史须勤究,休使光阴暗地过。

夏读书,夏雨凉熏风,解热扇文房。心专自有怡心处,学力精深未可量。

秋读书,秋月明光联,烛火耀三更。圣贤旨趣无难会,妙悟须知静里生。

冬读书,冬雪菲兽炉,茶鼎伴书幛。从教砥砺功成就,消息天人验道微。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可能莫过于读书。

3、读书是为了成就更好的德行,更美好的自己

曾国藩家书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读书有两个目的,第一进德,道德的提升,第二修业,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技能。

现在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拼命地提高自己的技能,自己的物质财富,但是可知,物质财富并不能让我们幸福,人生的目标不止活着和活得更好一点。现在读书多注重第二个,而曾国藩说,读书的目的还在于进德,甚至更为重要。

文化:家训中的学习之道

4、如何学习要静要专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静能生慧,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就无法增长才能,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成就

5、学习要立志,学习要要识,学习要有恒心

曾国藩“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读书第一要立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志向就会不断努力,学习不是为家长让我学而学,老师让我学而学,否则,虽然在学,心却是空的。

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不可得少为足,眼光放长远一点。

第三要有恒心,“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文化:家训中的学习之道

6、学习是常事,活到老学到老

欧阳修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出自《礼记》,大意是阐明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欧阳修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发:那玉石即便未经打磨,好歹本性还是玉石的本性,不会变烂变坏,但人呢?人要是不好好学习,那么状况就可能十分糟糕了,堕落成小人乃至坏人都有可能!

学习并不至于知识,也不至于学校,而是人一辈子的事情,因为学习就是改变我们的心,进而为君子,外在的完美不是真正的美,只有内心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在家庭,一个家族的良好的家风,能够生生世世的培养子孙后代,传承的是什么?不是一个房子,一个物件,对家庭的传承更多的是文化,不仅对小孩,对我们,对我们的子孙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情。


旺家宝宝致力于传播家文化到千家万户,

使每个家庭都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顺”;

同时帮助亿万家庭修家谱、写家传、立家训、树家风,

让不幸福的家因为家文化的滋养而变得幸福,

让幸福的家因为家文化的护佑而能代代传承持续兴旺。

欢迎关注旺家宝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家训   玉不琢   目的   家风   有识   不成器   文化   善人   千家万户   恒心   家教   注重   气质   成就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