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马教育:更多的时刻我们要并肩席地而坐地交谈

“面对未来的智能时代,人类最不缺的就是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最缺乏的就是感受性、创造性和人性了。”——张淼

抓马教育:更多的时刻我们要并肩席地而坐地交谈

2020年6月11日-12日,由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联合抓马宝贝共同开展的教育戏剧师资培训二次线上登陆。

抓马教育:更多的时刻我们要并肩席地而坐地交谈

△抓马.培训师Coco圣三一线上培训

两天紧锣密鼓的培训中,老师们的探索与学习,逐步加深了对教育戏剧的理解,她们能否打破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模式,打开彼此的想象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呢?

学 员 心 声

这是过程性学习在体验合作中学习

几个案例真实体验了教育戏剧这个神奇的教学工具,这是过程性学习,在体验合作中学习,在真正体验的过程中可以倾听别人的观点。

同一个问题能够有多重思考角度,这是集体合作的智慧,真的可以从同伴中学到很多,培养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维,大家在过程中输出的想法也是各自生活经验的反应。同时在故事场景中,事件、人物,甚至冲突,都能让人自发参与,这也是游戏和故事的魅力。——唐琳真正的起到教育的作用教育戏剧产生的学习是很广泛的,一个事件的背后会有很多种可能,我们同孩子在思考各种可能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是无法量化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其中产生的学习超出了“知识”的范畴。

在戏剧中产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当进入故事中时不自觉的就会带入情感,那种同理心的产生不是外力强迫的是发自内心的,这可能就是教育戏剧的魅力所在,真正的起到教育的作用。——于杨

戏剧能够让孩子打开内心勇于探索表达

培训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不希望给孩子理所当然的世界”:Coco老师分享了一个学生说的关于苹果为什么要叫苹果的案例。我接触的群体里,还是有很多家长会不那么重视孩子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更常常有家长会把自己理所当然的认知强加给孩子,不倾听。

而戏剧能够让孩子打开内心,勇于探索表达,我觉得这是教育戏剧迷人的所在。另一个让我颇有感触的是Coco老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我们感受故事,展开想象,分组讨论,怎样有逻辑地把故事表达完整......这种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让大家能够在同一个情境里自然地交流,从而使故事更丰富完整。感恩遇见。——林梓楚

抓马教育:更多的时刻我们要并肩席地而坐地交谈

△抓马.圣三一线上培训

更多的时刻我们要并肩席地而坐地交谈

今天最大的感悟是心理坐姿的调整。因为过去职业的关系一直习惯的是采访者和被访问者隔一米远坐在椅子上的对话交流状态。今天的课上,Coco展示了很多抓马线下课堂的照片,引导者和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坐在地上紧密又自由地对话。

“椅子其实是一种被限定的框架”这句话让我瞬间对戏剧教育引导者的教学相处状态有了很强烈的理解和共情,带来很强的差异性感受。这会是我接下来要逐步逐步调整的教育者心理坐姿:挪开椅子,不仅仅是蹲下来和孩子面对面对话,更多的时刻我们要并肩席地而坐地交谈。——方舒怡

有给到我大大的惊喜

这两天有给到我大大的惊喜,太佩服抓马能够把一个线下体验课程在非常时期通过在线上也不失精彩与互动碰撞。身为一个戏剧工作者,以前对戏剧的认知停留在台前幕后和演员层面,虽然接触过应用戏剧,但认知仅停留在其功能性上面,同时也在剧场工作中思考所谓“戏剧的意义”。3年前小白的身份上过抓马的暑期中级培训,完全打破我一惯对戏剧的认知,通过教育戏剧与孩子工作实践后再次回来学习和倾听各位老师的观点碰撞,以及教案体验,让我再次深入对于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教育?孩子与我们的关系,什么是儿童的沉思和探讨。——黄慧贤

“我认同你的想法,不认同你的行为”

“我认同你的想法,不认同你的行为”这一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作为老师,作为家长,都很想尊重她的个性,想让她可以尽兴地玩。又同时为她带来的麻烦而苦恼。在尊重个性,与限制自由两者之间矛盾。

今天通过故事情境的模拟,我忽然想明白了,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跟她沟通,或者设计故事情境让她去感受:我尊重你的个性,但当你的行为对他人,或者大家共同构建的秩序造成一定影响的时候,我并不认同你这样的行为。——杨柳

抓马教育:更多的时刻我们要并肩席地而坐地交谈

△学员互动

踏进未知的领域,获取信息,不断练习,形成自己的个人经验。只有经历才有经验,给孩子亲自去做和记住体验共建知识的机会,全身心注入学习,找到自己的内驱力学习力!


抓马宝贝.教育体验中心是一家面向中国现代家庭的整合教育与发展中心,区别于传统的以孩子为教育对象的“单边教育”,抓马将父母、学校和环境建构在一个同步、完整、有目标、有原则的教育观中。

抓马宝贝针对3-12岁的儿童采用英国教育戏剧鼻祖Dorothy Heathcote的方法及社会建构主义的发展教育观,用10年在中国的深入探究设计出针对中国父母教育选择、身份焦虑及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工作坊和咨询机制。专注于中国教育和戏剧的创新,专注于中国教育戏剧的开发与传播,是中国首家引入并践行英国教育戏剧的权威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席地而坐   都柏林   马宝   引导者   英国   情境   中国   认知   戏剧   深刻   内心   想法   时刻   老师   孩子   故事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